<p class="ql-block">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p> <b>汉白玉石桥</b><br>定陵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br> <b>神功圣德碑</b><br>过了汉白玉石桥便是高大的神功圣德碑。明朝时这里是有碑亭建筑的。原碑亭毁于清朝初年,乾隆时重修,不再建亭,只在四周修建了宇墙。亭内的石碑为螭首龟趺形制。龟趺高1.45米,碑身高6.12米,宽1.79米,厚0.67米。碑首的部分有六条高浮雕的龙,首尾交盘,头部下垂,古代称为“螭”。也有的文献记载碑上的龙是“龙生九子”之一的“赑屃”,因为它喜欢文章,所以雕在碑上。碑趺,俗称碑座,是个龟形。但古人也有叫它“霸下”或“赑屃”的。说它们也是“龙生九子”之一。因为喜欢负重,所以,让它驮碑。陵前竖立神功圣德碑的目的是为了歌颂皇帝的功德。但由于万历皇帝的父亲、祖父的昭陵、永陵都没有刻上一个文字,其前的献、景、裕、茂、泰、康六陵也都无字,所以,定陵也未刻字。人们称其为“无字碑”。<br> <b>定陵正门</b><br>定陵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br> <b>祾恩门台基</b><br>外罗城内,在宝城之前,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第一进院落,无建筑设施。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二间(通深11.46米),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祾恩门因当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而被烧毁,如今只剩下台基。<br> <b>祾恩殿台基</b><br>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通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跺式台阶一出。祾恩殿也被当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烧毁,如今只剩下台基。<br> <b>两柱牌楼门</b><br>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br> <b>石几筵</b><br>石几筵也称石五供,位于方城前,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br> <b>方城与明楼</b><br>石几筵之后是方城与明楼。定陵的方城与明楼是仿照嘉靖皇帝的永陵建造的,全为砖石结构,通体上下无片木寸钉,四角柱石下起台基,上至阑额,全系整块石料,上下檐的斗拱、额枋、椽、飞、望板和上下檐之间的匾额,均为大块石料雕刻组装而成,施以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楼内则用砖起券,作券顶,不仅巍峨壮观,而且坚固耐久,历经400余年风霜雨雪至今完好无损。<br>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榜额,书“定陵”两金字。明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刻有“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大字。<br> <b>从明楼看石几筵</b> <b>宝城</b><br>方城后为宝城,定陵地宫就在宝城封堆之下。<br> <b>宝城墙上的马道</b> <b>发现定陵地宫的入口</b> <b>地宫</b><br>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br> <b>地宫入口</b> <b>地宫内部</b> <b>从地宫出口看明楼</b> <b>定陵地宫随葬品</b><br>定陵地宫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br> <b>万历皇帝皇冠</b> <b>万历皇帝头盔</b> <b>万历皇帝龙袍</b> <b>皇后凤冠</b> <b>织金缠枝莲妆花纱绣“玉兔万寿”补方领女袄</b> <b>白玉革带</b> <b>黄金洒壶</b> <b>带柄金罐</b> <b>金壶</b> <b>金盆</b> <b>印玺</b> <b>“吉祥如意”金钱</b> <b>其它随葬品</b> <b>定陵游客</b> 明十三陵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是我国皇家陵园和古代建筑的优秀典范,体现了三百至五百多年前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