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拉车🚙夜抵拉合尔。这座号称是印度次大陆上“文化与艺术之都”的历史重镇,其来自莫卧尔帝国时代的盛名,至今不衰,就连路边就餐的这家饭店,也都是很文艺的样子😁……据说当年英国王妃戴安娜来访时,也曾在这座餐厅里用过餐🌹……</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由当地友人安排的“巴铁”警卫人员,江湖情愫油然而生💪……来到拉合尔,主要的访问内容有三个重点:一个是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两座古建筑群,另一个是历史风情浓郁的老城区,再一个就是去看一看印巴两国边境口岸的开闭关仪式了。接下来就跟据交通的便捷顺序,边走边看吧……</p> <p class="ql-block">清晨,从老城区开始漫步,要先感受一下古城的文化氛围……关于拉合尔古城的名字来源,古印度教中有一个说法,说是由一位大神的两个儿子的名字联在一起、慢慢地演变而成的……但非印度教的民族并不认可这个说法,认为印度教里面的故事,大都太过光怪陆离了🤭……从历史学上看,拉合尔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在成为重要城市之前,这里是一个驿站性的小村镇,1600多年前的中国玄奘路过此地,对这里当时的田园风光亦有过记载……在600多年前,莫卧尔帝国将首都迁到了这里后,拉合尔一跃成为了印度半岛上的中心城市……现在这座古城也是巴基斯坦最具历史底蕴的城市,中国的西安作为与之对标的友好城市之一,也成为了这座古城的一个重要背书👌……上图为进入老城的城门,德里门。当时建这座古城的时候,没有太多象皇家城堡那样军事用途上的考虑,所以城墙并不高,几公里的周长上竟然开了十几座门(现存只有四、五座了),而且也都没有安装大门🧐……历史上南亚次大陆的人给城池的大门起名字,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大用方位词和有政治、文学意义的词汇,而通常是以出门后道路通往的方向来命名,如这座大门外的路就是去往东南方向的德里……与之对应,在印度的古城德里,朝着这里的一座门,也按着这种习惯被命名为“拉合尔门”。这在没有什么地图和路标的年代,也算是能为人们起到一个指示方向的作用吧😁……下图为几座相邻城市彼此间的地理位置。现在这里分成了印巴两个国家,而当时都属于莫卧尔帝国的治下。</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德里门的城门内侧,城门最下边的一道拱券是后来重新加固了的,而最上面的一圈,则还是由老泥砖构成的🙏……</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居民们正在慢慢醒来……从星级宾馆仅用十几分钟,就能实现一步从现代的生活氛围,进入到久远前的生活环境中。这种穿越时空(时代)的感觉,令人既兴奋而又有些恍惚😇……</p> <p class="ql-block">在世界上的很多古城中,虽然建筑物是凝固了的历史,但人们的生活却已经是现代化了的……而在拉合尔老城,不仅建筑物都是古老的,而且人们的生活,也仍然有着历史的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虽然时光过得很朴素,但这里的人们依然在用心享受着每一天的生活🌹……本图为正在出售早餐的一个流动小摊位,摊位上用彩色棉毯裹起来的陶罐里,是加工好了的热牛奶,摊主可根据人们不同的口味,调制出多种风味的奶茶……如今的巴基斯坦,仍然是世界奶茶文化的大本营,品种之多,口味之丰富,令人百尝也难尽、无杯不入魂😋……下图为一位普通人,他正一边守着没有什么生意的杂物地摊,一边用心品尝着奶茶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烟草有着古老的味道,烟民也在用着古老的吸烟方式……本图中的物品一一说一下:首先这里烟叶是用于吸水烟用的烟叶,还有一些用于水烟配套增味的香料型植物的茎叶等,也在一并出售……图中的那台老秤,也很有特色,是这里民间特有的一种立式天平秤🧐……图中右侧的三个红色陶罐,是水烟壶的储水罐,弯弯的蓝色管子是插在水烟壶里的吸烟管,把它们都接连起来后,就是一个漂亮的水烟壶了……</p> <p class="ql-block">本图中的这位摊主正在往一只水烟壸的烟钵中配放烟丝和香料……水烟壶上也插在储水罐中的那支细管,是直管型的吸烟管,它可以转动方向,供不同的购买者随时品尝,不用的时候立起来也不占地方……如今这种水烟经过现代工艺改造,以“土耳其水烟”之名已成为世界上不那么小众的一种休闲方式了,而水烟的真正发源地,就是印度次大陆这里,这里的人在玩了几百年之后,才由过阿拉伯人在十二世纪左右带到了中东、然后才传到了土耳其等地区😄……</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心最重要的古迹是瓦齐尔汗清真寺。它是拉合尔人心中的一处神圣之地,人们之所以把拉合尔称为巴基斯坦人的“心灵之城”,也正是因为这里有着这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也正如一句著名的民谚:在巴基斯坦,没有到过拉合尔的人,只有那些还未出生的人🙏……这座清真寺的宣礼塔(本图及下图)曾是当年俯瞰全城的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位于清真寺前街的一所附设经学校……</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在清真寺院内看到的城堡式大门。在从大门穿过庭院到主礼拜厅的一路上,铺了左右两条长长的地毯,脱鞋后走在上面,也就舒适了许多,尤其是在天热时,瓷砖铺的地面会被晒得温度极高,而走在洒了水的地毯上,就能防止脚底被烫伤了😁……下图为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着左侧的地毯……</p> <p class="ql-block">此时太阳正在升起,晨光之下从礼拜厅内看到的院落,静谧而神圣🙏……这座建于17世纪初(1634年)的清真寺,是由当时旁遮普邦的总督主持完成的,所以也就用了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座清真寺……这座建筑物有着显著的波斯风格,但建材相对朴素,只是在砖墙上外贴了瓷砖,这比当时正在用举国之力修建泰姬陵所用的大块的沙岩和大理石,明显在成本上要低了不少……但整体做工却毫不含糊,建筑物以精美的磁砖工艺(见下图)等而成为了莫卧尔时期的首座精美清真寺(其它的著名清真寺都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才陆陆续续开始兴建的),它被誉为拉合尔老城中的古建典范,也是名至实归的👍……</p> <p class="ql-block">接着穿过了这座在莫卧尔时代就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多个街区后,来到了伊克巴尔公园。这是一座以该国著名诗人、建国理论构建者的名字命名的公园……在公园遇到了很多快乐的年轻人,看到这些青春靓丽、自由自在的孩子们,心情也格外愉快,从而对质量不太好的城市空气,也就不那么在意了😂……</p> <p class="ql-block">本图中是公园里的独立纪念塔,它是纪念1940年全印度的穆斯林联盟在这里开过的一个会。在那次会议上,通过了《拉合尔决议》,确认了穆斯林群体实现民族独立、单独建立国家的政治方略……下图为在巴德夏希清真寺内远眺这座独立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巴德夏希清真寺(本图)与拉合尔城堡只隔着一条街,后者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前者则没有。从观光者的角度,二者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观光价值,但是作为世遗,在拉合尔只能选择莫卧尔帝国巅峰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物,而不可能将所有的重要建筑物都考虑在内……说到这里,也就有必要把莫卧尔帝国的来龙去脉简单梳理一下了,因为在印巴大陆上有分量(列入世遗)的古建筑物,也大都是那个时期的……</p> <p class="ql-block">莫卧尔帝国的历史要从蒙古帝国说起。在成吉思汗身后,除了大本营成为了中国历史序列中的元朝之外,其余部分被分成了四个(名义上从属于元朝的)国家,都分别由“黄金家族”的后人进行着管理(可详见本图中的分布)……这其中的窝阔台汗国(图中“1”)由于得罪了元朝,只存在了几十年,就被元朝给消化掉了🤔……钦察汗国(图中“2”)由于蒙古人口比较少,时间一长,也就被斯拉夫人等给吸收了……伊尔汗国(图中“3”)名义上存在的时间还挺长,但也是早早就被当地的阿拉伯等民族从基层上给架空了,形存实亡…… 这其中的察合台汗国(见图中的五角星),由于后来与中国的明朝接壤,而在双方较劲中,前期是明朝占上风,察合台的东部被打散了,西部的人在中亚地区也慢慢地被突厥化了……再后来,西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王室,招了一位名叫“帖木儿”的人为上门女婿……说来这位东床也很了得,他主政后打下的疆土堪比半个成吉思汗……他后来还想为岳父一家找回历史上的面子,就亲自率大军东去,欲与明成祖对决。但人算不如天算,当他走到了吐鲁番那里后,由于葡萄吃得多了,结果闹肚子死在了那里🤭……在他之后,其王位只传了五代,帝国乱了,他孙子的孙子巴布尔,被赶出了中亚,跑去了阿富汗……这位巴布尔,应该被视为是莫卧尔帝国的开国之君了。他原来还想打回中亚收复老家,但力不从心……于是他就改了主意,开始南下,逐一欺负了一下印度半岛上的大大小小的一众苏丹国🤭……</p> <p class="ql-block">本图中,由中间黄线圈的范围,是“巴布尔”的孙子“阿克巴”打下来的最大地盘,图中的白色箭头所指,就是当时的首都拉合尔……最上方红线与中间红线之间的部分,是由“阿克巴”的孙子“沙贾汗”拓展得来的疆域……范围再扩大到最下面的红线,则是“沙贾汗”的儿子“奥朗则布”干出来的业绩了😎……如今在拉合尔能看到的古堡、古清真寺、和“欢乐宫”(世遗花园)等,都是由“沙贾汗”和“奥朗则布”这父子二人前后修建的,其间派生出来的故事(如父亲修泰姬陵、儿子将父亲囚禁在泰姬陵边上的红堡中等……)也是由这二人上演的🤔……</p> <p class="ql-block">首先拜访由儿子夏朗则布主持修建的巴德夏希清真寺。该寺的波斯风格是莫卧尔时期建筑物的核心风格。这也自然,因为从伊朗高原到中亚及南亚次大陆,所有的文化源头都可以溯及到古波斯文明……这座清真寺也是当时该帝国范围内最大的一所清真寺,最多可容纳十万人同时进行活动……本图是进入大门后看到的清真寺主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在清真寺的右侧回望寺院的大门,开阔的寺前广场,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中还有一口泉水井,它原来是作为礼拜前小凈之用的,由于现已将小凈处改在了进门后的两侧,这处泉水水池也就成为了广场上的一处单纯景观了。</p> <p class="ql-block">礼拜寺内部华美,金粉描摹的经文庄重……据说在楼上的密室中还珍藏有先知穆罕默德用过的一件斗篷、他的独女用过的一块手绢以及先知的女婿阿里手抄的《古兰经》等圣物🙏……</p> <p class="ql-block">由于不是礼拜时间,诵经的人和游客都不多,可从容留影……本图中的这位当地女士很大方,允许拍下了她的端庄容颜🌹……</p> <p class="ql-block">本图中的这对夫妻也很喜欢让中国人给他们拍照(小贴士:在巴基斯坦各处,尤其是在公共娱乐场所,巴基斯坦的年轻人特别愿意与中国人合影。但如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你就会挪不动步了😂……所以一定要有,只是互相问好、而尽量婉拒合影的决心,才有可能按计划去完成自己参观😄)……</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巴德夏希清真寺的右侧……下图为走出清真寺后,大门外的一处仿古新建筑,里面是提供冷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清真寺对面,隔着一片草坪和一条街,就是大名鼎鼎的拉合尔古堡了……下图为巴德夏希清真寺旁边过去的皇家专用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拉合尔古堡是自十六世纪中期开始,由莫卧尔的阿克巴大帝建造的,当时是以红色砂岩做为主要建材的。到传到了他的孙子沙贾汗手里时,后者酷爱白色大理石(严格地说,是他的爱妃泰姬酷爱),所以他就又改用了白色的建材予以大部分重建……</p> <p class="ql-block">只是当年这位君王的泰姬,生前并没有见过为她建造的这座白色城堡和她想要的寝宫……她在38岁时因难产而香消玉殒了……其夫君,之后化悲痛为建设,为她建造了一座更为绝美的建筑物,泰姬陵🙏……</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进入城堡第一道城门后的一条长长的坡道,经过这里才能通往内宫区域。这条道路的两侧由城墙夹峙,同样起到了瓮城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因当日美国大使也来此堡访问,故当局将多数游客的访问都取消了,所以古堡内人很少,十分安静……因中国在“巴铁”的国际关系中,地位不输美国,所以当局依然准许中国人进入古堡✌……上图为古堡的一座侧门,是参观古堡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的建筑物一共有二十多座,其中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就是“镜宫”了。据说当年的这位泰姬对沙贾汗说,她憧憬睡在星空之下,想往夜间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天空中闪闪的星光……建筑师为此使用了几十万片各色的镜片,贴满了宫内的四壁和天花,晚上只需一根红烛,整个卧室内就会星光熠熠,色彩迷离😍……这位泰姬,本名“阿姬曼”,是入宫后被封为“泰姬·哈玛尔”(“后宫之冠”的意思)的。她是一位波斯女子,容颜娇美、皮肤白得几近透明……面对佳丽云集的后宫,这位沙贾汗基本上是独宠这位泰姬,在20多年的相伴中,两人一共生了十几个孩子……也正是由于这样,由皇后生的长子,担心日后生变,就发动政变推翻了他的老爹,并把老爹囚禁在了与泰姬陵一水之隔的红堡中,让他眼巴巴的看着泰姬陵,而不能走出红堡半步……</p> <p class="ql-block">在参访中,不期还遇到了几位在拍攝香烟广告的女模特。美女品香烟,还真有点老上海的范儿😜……</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伊斯兰教之国,但巴基斯坦的都市女性装束开放,文化观念也较时尚……另据民间调查,“巴铁”的年轻女性,属意渉外婚姻的比例不低,而在目标人群中,中国男性的位次也算是较为靠前的😄……</p> <p class="ql-block">该国城市中的女性,除了突出性感的款式外,服装还是非常多姿多彩的🌹……除了着装较自由外,巴基斯坦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也是比较多样化且也有一定地位的👍……本图是两位正在拍照中的女孩子。</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后宫皇后的入浴处。这等香艳的地方,也必然有着与此相关的故事……如那位沙贾汗的父亲,也以颇为传奇的感情史,诠释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这个道理……沙贾汗的父亲在做王子时,与一位名为阿娜卡丽(意为“石榴花”)的宫庭舞女相爱,二人天雷地火、情投意合🌹……但他的父亲阿克巴大帝绝不同意他唯一的这个儿子,与身份低下的女子结合。在一次差遣王子外出公干后,阿克巴要求这位宫女选择是拿一大笔钱离开王宫、还是死在王宫里……这位情重的女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阿克巴大帝遂将她封死在了一堵墙体之中)……当然,破坏了儿子婚姻的后果也很严重,这位王子后来与阿巴克闹的关系很僵,天天喝酒抽鸦片烟(当时的上层对伊斯兰教规执行得并不严格)……阿巴克也很郁闷,也开始天天喝酒抽鸦片烟,直到这父子二人后来都因酒精中毒而先后去世😳……当然,这位儿子是在老爹之后去世的,让他有时间把拉合尔最大的市场改名为了“阿娜卡丽”,以示记念🌹……之后,王位也就到了那位更加儿女情长的沙贾汗手里……</p> <p class="ql-block">后宫区内有一个宽阔的喷水池,虽然池中没有水,但也能想象出当年后宫的女眷们,在绿波环绕的台榭之上,看水光潋滟、说天晴方好的美妙画面……</p> <p class="ql-block">四十柱厅是王宫内的另一处重要建筑。这种建筑形式也是波斯皇宫建筑体系中的一个标配。在追求通风纳凉功能的同时,繁复精美的柱子,既能充分体现镂空型建筑物的韵律之美,又不失整体的庄重性……一般四十柱厅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是被用做皇帝召集大臣们办公议事的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远观“四十柱厅”(议政厅),本图为从四十柱厅的侧面所看到的该建筑物的镂空格局……</p> <p class="ql-block">由于伊斯兰教不允许有人物的画像出现,所以这几位绝世美女的容貌,均不见于丹青。但这也能激发后人的想象力(只是多数以波斯细密画形式出现的人物形象,偏古典了一些🤭)……但也不是全部的美女都是惊鸿过后,这里还有另外一位美人,其形象留下的想象空间则更大一些……这就是古堡内的博物馆中的一件珍品,“金丹王后”的手模石雕。这双美感动人的手,是金丹王后在年轻时,被艺术家摹刻下来的👍……金丹王后的公公是原锡克土邦国发展成为帝国之后的开国之主,兰奇达。说到这里,也自然就要说到莫卧尔帝国的后期历史了……下图为由原枢密院办公室改成的博物馆内的兵器陈列之一。</p> <p class="ql-block">锡克人来源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底层民众。印度教中的种姓制度与伊斯兰教教规的繁琐等,促使双方的一部分底层人开始信仰将这两种宗教某些部分合二为一后形成了锡克教,并由宗教信仰上的聚合,进而发展出来了共同的心理,成为了一个民族……当时的时间已经来到了十八世纪初,莫卧尔帝国已经没有了掌控全国的能力,以达拉克地区为诞生地的锡克势力在旁遮普一带发展迅速,于1801年自称帝国并立都于拉合尔后,名噪一时(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锡克势力在与风雨飘摇中的莫卧尔帝国掰手腕的时候,英国人在这里已经侵占了很多地方。当时生活在伦敦的马克思写道:“……正在大家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所有的人随后就都被征服了……”🤔</p> <p class="ql-block">马克思所说的这些被征服的人,就是莫卧尔帝国在1858年消失前,境内大大小小的几百个土邦,这其中锡克人的土邦国最大……</p> <p class="ql-block">锡克人的帝国时代只延续了50多年,在被英国人打败后,这群人又回到了一群小土邦国的时代。由于达拉克各土邦的统治者被换成了信仰印度教的人,这就埋下了日后英国撤出印度、印巴分治时,拉达克上层选择归属印度、而底层群众却心向巴基斯坦的纷争之伏笔……在印巴双方都派出军队交火后,至今仍未划定两国间的边界……而中国传统上也在这里据有一定的领土,所以也就有了中印之间的边界纠纷🧐……</p> <p class="ql-block">锡克帝国在首都拉合尔发生的故事也有一些令人惊奇的段落……兰奇达大君死后,他的大儿子继位仅一年,便被人投毒害死了😰……死者之子年纪很小,刚在灵堂宣布登基,出门就被牌楼上的一个大的石头构件给砸死了😱……王位只能交由兰奇达的一个私生子来继承了,而这位私生子的妻子就是金丹……过了几年,金丹的丈夫也被人害死了,他们的小儿子登基后,金丹王后成为了女摄政王……只是没过多少年,英国人收买了几位宫臣,诱捕并软禁了金丹王后及其子……当时英国上下一遍惊呼,认为是发了大财💰……</p> <p class="ql-block">英国人也确实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由于锡克人酷爱宝石、黄金,其王室也被认为是一个大金库……所以为了赎身,锡克人献出了大量财富,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这颗钻石后来被东印度公司孝敬给了英国女王,镶嵌在了女王的一顶王冠之上(见本图)。但这是一个位于“世界五大诅咒钻石”之首的宝贝,传说“拥有它的男人将拥有世界、也包括拥有世界上的不幸😱,仅女人除外……”事实上,在到了英女王手里之前,这颗钻石已有七位君主佩享过它了,他们也确实是皆亡于非命😰……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镶着这颗巨钻的王冠,现在只是放在泰晤士河边的伦敦塔中供展出用……记得上小学时看过一篇小说《女皇王冠上的钻石》,就是演绎的这个故事……也还记得去伦敦塔参观时,为了看到这顶王冠,还排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队呢😄……</p> <p class="ql-block">除了拉合尔古堡内的博物馆外,当地还有一座巴基斯坦最大的历史博物馆(本图),里面最著名的一件文物就是这尊苦行的佛祖造像(见下图)了。其也被人称作为“斋行佛”或“释迦佛苦形相”,他再现了佛祖在成道之前的苦修形象。他当时一天只吃一麻一麦,瘦的骨瘦如柴,饿的晕头转向🙏……在恍惚间他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吃苦,并不是悟道的必要条件……于是他吃了牛奶煮的粥(奶糜),恢复了元气,并在吃饱喝足的一段时间之后,证悟成佛🙏……</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佛经记载,一牧羊女“金钵盛乳糜”,前来奉献……佛祖入口后赞称“乳糜极甘美”……吃饱后,佛祖感到“其身力气充”,便“行诣佛树下”,经过了四十九天的悟道,终于“建立菩萨行”🙏……这种乳糜还被传为是今天中国八宝粥的原始来源。由此一说后,每年腊八节食用八宝粥时,若加上一些牛奶,就是最正宗的佛祖吃法了🤭……</p> <p class="ql-block">与拉合尔古堡同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一座夏利玛尔花园,其又名“欢乐宫”。花园的整体设计深受波斯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属于波斯文化中“天堂花园”系列的一种类型。它也是拉合尔的旅游名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堂花园”,是源自《古兰经》第五十五章中的描绘,文中称,穷人只有死后才能见到此类花园,而富人则活着就可以见到或建造这种花园🤔……其如同泰姬陵的花园设计类似,整体上也是一个四边形的设计思路,里面分别隔出了三个不同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花园的第一进园中,有一个小高台,是接待大臣及来宾的地方……见上图、本图及下图。</p> <p class="ql-block">这座花园最早是当地一位贵族的花园,后来他赠给了沙贾汉,才成为了沙贾汗的行宫。第一进园林是他与众多臣下共娛共乐的地方。当时宫廷人士的出行是乘坐象辇,所以这座花园还有为大象修建的专用门……《一千零一夜》中对此花园也曾有描写,说是在星空之下,这座东方都城,泉水喷涌、似繁星四溅……</p> <p class="ql-block">另据史载,当年玄奘从中土一路过来,也是经拉合尔而转入北印度的,在他记载中,这里确实是有许多天然泉水的。现在天然的泉水没有了,而代之以人工喷泉,人工喷泉的面积也很大,有400多个喷头,其优点是喷发时景色壮观,缺点是费水、费电,也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才会被开启🤭……</p> <p class="ql-block">穿过面积很大的第一进园林,就到了第二进园林,这里是国王及后宫人员休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过去这座花园建筑物的墙壁上都镶嵌了许多宝石(如同泰姬陵),但在锡克人主政期间,不但将这座花园改成了军火库,而且那些宝石也都消失了……所以现在还有不少非锡克族人士对此耿耿于怀,意图追索😎……</p> <p class="ql-block">图中远方的建筑物为具有独特莫卧尔风格的“瑙拉卡亭”,“瑙拉卡”(Nsulakha)在乌尔都语中是“无价之宝”的意思,宛如华盖般的拱形屋顶,其设灵感是来源于一种巴格达式的帐篷……</p> <p class="ql-block">拉合尔还有一处活着的人文景观,即在印巴边境瓦加口岸的升降旗仪式。这是与对面印度一方互为背景的一项人文仪式活动……本图是进入边境口岸管理区的一道检查大门,自己带的车都需要停在这里,安检后要改乘边境部门的专用车辆才能继续前行……如不愿意排队等车,步行前往也可以……下图为步行前往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上仅有的、用仪式表演来代表的军事对抗的一项活动,双方参加这一仪式的军人,堪称是两国穿上军装的篮球队队员😄,身高都在一米九以上,再足蹬厚底皮靴、头戴有着孔雀冠的缠头帽,给人的感觉高度大约有两米二三左右(与2.26米的姚明大致相仿💪)……本图是在摆渡串车上拍到的前一节车厢。下图是正在热身的巴方军人。</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仪式观摩场大门处高高飘扬的巴国国旗,远处是印度一方观摩场区飘场着的印度国旗……</p> <p class="ql-block">现场双方都有专业的啦啦队指挥,他们都是以此为职业的当地人士,如本图中这位扛着国旗的男子……下图为进入观摩场后,回首看到的大门及门口上方树立的巴基斯坦国家的缔造者真纳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边境口岸大门及印度方向(见下图)的观摩台。印度那边属于阿姆利则市,那里也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作为锡克教的大本营,其祖堂“金庙”就在的那里……</p> <p class="ql-block">巴方观礼台上的女学生们……</p> <p class="ql-block">现场的领呼者十分专业,虽然观众并不专业,但在他的带领下,声音一致、情绪也一致👏……</p> <p class="ql-block">用手机录了几小段,可以感觉一下现场。但实际气氛要比录相要热烈得多了,高音喇叭中传出的爱国歌曲和此起彼伏的口号声震耳欲聋,并排坐着的两个人,如不对着耳朵,是无法听清楚的,所以一边录象一边解说几句,也是不可能的……视频中在暖场的那位做胡旋舞的男士是位残疾人,他就是一支腿,所以转起来的平衡感绝对超过了一般的舞者👍……</p> <p class="ql-block">开闭关仪式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观光项目。当然也是双方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项目了……开闭关(升降旗)仪式的前导兵双方同为两名女兵,也都是身着军便装,这样的服饰,也会显得和平气氛浓一些🌹……</p> <p class="ql-block">临近仪式结束前,双方的礼仪官分别带领本国看台上的民众,高呼本国国名万岁等口号……这些仪式上动作都是双方规定好了的,谁也不能另加内容,时长和先后次序也是有着约定的……视频中站在分界线两侧最前面的两对士兵,因为彼此身体距离不到一米,目光直视的非礼性很强烈(如同过去北京“老炮儿”的说法,“犯照”了😎),所以都戴着墨镜,而其他位置的士兵则不需要……</p> <p class="ql-block">在开闭关仪式的最后阶段,两位士兵互致敬意后,会按着准确的时间节点,将各自国旗、国门上的拉绳甩出后,再将国旗升(或降)起、国门缓缓拉开(或关闭)。明天将再度上演,周而复始……</p> <p class="ql-block">仪式结束了,大家也就都散了……那位在暖场时做单腿飞旋的舞者(下图),也恋恋不舍的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在道路两边还常能看到介绍该国板球的照片。板球是巴国的国球,图片中这位获1992年世界冠军时的国家板球队队长,现在已经当上国家总理了✌……</p> <p class="ql-block">在旁遮普平原上,曾经有着辉煌过去的拉合尔,如今在夕阳的余辉下,仍然美丽着……</p> <p class="ql-block">突然想起电影《拉合尔茶馆里的陌生人》中,主人公谈到了对拉合尔的印象:“那么轻,又那么重……”而具体是什么轻、又是什么重呢?他并没有说出,而是端起了一杯奶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