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件简要回顾】1988年11月8日早上,湖北省襄樊市武警某部某个中队的执勤排,按照往常等待代理排长江波带队出操。但是左等右等,一直不见排长出来。一个班长以为排长病了,前往寝室查看。这一看不打紧,发现排长江波盖着被子,但鲜血已经把被子渗透,20余岁的江波已经死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案情迅速上报给了武警保卫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与此同时,该部队迅速开始自查行动,发现同一个排的两个战士邵江彬、耿学杰不见了。后发现二人盗取折叠式冲锋枪2支、子弹1000余发,在一路逃窜中,又打死打伤多人。在自贡市荣县某乡被治安室人员夺下1支冲锋枪,缴获部分子弹,二犯拼命反抗,仓皇出逃过程中打伤治安员和周围群众(重伤),继续逃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8日下午,邵江彬和耿学杰逃亡到了乐山市井研县高凤乡的白岩沟,二人钻入该沟谷底的洞里负隅顽抗。白岩沟大约两公里长,怪石散落沟里,小溪淙淙流淌,易守难攻。在山洞里,邵江彬依靠自己的枪法和56式冲锋枪负隅顽抗。由于其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躲在暗处打黑枪,再加上枪法确实不错,几名参与围捕的公安干警、武警战士伤亡。截至这个时候,参与围捕的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当地民兵武装,总人数达到了1500多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山洞内的面积很大,而且对山洞的构造和情况并不了解,为了压制火力,解放军官兵先后使用了手榴弹、40毫米火箭筒和82毫米无后坐力炮。但是,这些武器无法拐弯,二人仍在抵抗。当时,先后有几位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中弹负伤或者牺牲。鉴于自身不断出现伤亡,指挥部决定改变战术,先后使用了水淹、烟熏、火烧等办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当地群众的描述,洞内面积很大,而且有多个通气口,水淹和烟熏的效果都不好。最终,指挥部决定采用火烧的办法。当地干部动员群众,连夜下山扛来了800多公斤汽油。使用借来的油泵,通过输油管道将汽油灌入洞内。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洞内燃起了熊熊烈火。二犯最终被燃烧起来的大火窒息而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岩沟围剿战斗总计进行了三天两夜,长达60个小时。为了围剿二犯,总计出动了公安干警、武警官兵600余人,解放军官兵129人,动用了解放军某师的侦察连、防化连、喷火连,各类参战人员(包括当地民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围歼二犯的过程中,总计牺牲8人、伤9人(含3名围观群众)。后来,牺牲的8位解放军战士、武警战士、公安干警和民兵,被追授为烈士。案件结束以后,央视曾经花了10分钟时间报道了四川军警民齐心合力围剿持枪逃犯的事迹。(文字辑录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围歼二犯的现场情景(真实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现在的高凤镇(时为高凤乡)政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现场所在的井研县高凤镇红星村村委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高凤镇街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现今去往白岩沟的村道。案发时无此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通往现场小道上10来米长的龙马桥,桥下是流向白岩沟的小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接近案发现场的小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白岩沟沟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罪犯当年藏身并负隅顽抗的乱石丛。乱石丛中部石块遮挡着的沟底小溪对岸另一块巨石下有一个洞,二犯就藏在这个洞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箭头指向的位置是罪犯藏身洞的洞口。据附近住户何先生(当年他还不到十岁,曾围观围歼二犯现场。他家就在离现场小溪下游二三百米的地方)介绍,洞口上的巨石后来发生了向下位移,洞口已被巨石盖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当年二犯藏身的洞穴外的巨石被多种枪炮射击后留下的密集孔洞,至今依然清晰可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