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可谓是空前繁荣昌盛,各方面皆是人才辈出,在书法方面自然不会逊色,这一时期的书法大家有很多,比如说:唐伯虎、文徵明、董其昌、祝枝山、王宠等人。</p><p class="ql-block">明朝的书法主要是“尚态”(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明朝书法讲求形态的表达,追求实实在在地书法风骨、结构造型。</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落花诗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在明朝的尚态风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便是唐伯虎,提到唐伯虎,他给大家展示的形象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生得风流倜傥、浪漫潇洒,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才子,春风得意。</p><p class="ql-block">而实际上的唐伯虎有才是真的,他这一生却是无比的坎坷,倒霉透顶,处处都是透露着悲凉。</p><p class="ql-block">根据史书记载,唐伯虎之父是当地开酒馆做小生意的小老板,母亲出身书香世家,唐伯虎自幼天资聪颖,异于常人,熟读四书五经、酷爱琴棋书画。</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落花诗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伯虎在16岁时便中了秀才第一名,轰动一时,19岁岁时娶了当地一名徐姓女子,两人感情较好,这时候的唐伯虎可谓是春风得意。</p><p class="ql-block">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在唐伯虎25岁时,父、母、妻子都纷纷离世,妹妹也在第二年出嫁后自尽而亡,这样的一连串打击换做是谁,都接受不了。</p><p class="ql-block">唐伯虎在当时一度濒临崩溃,终日借酒消愁,幸亏好友文徵明前往劝诫,要唐伯虎振作起来,重新振作去读书。</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落花诗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29岁那一年,唐伯虎与文徵明一同参加科考,遗憾的是文徵明名落孙山,唐伯虎却中了解元,在当时也是名震一时,声名鹊起,之后又娶了一门亲事。</p><p class="ql-block">30岁时,唐伯虎去进京参加会试,但是这一次会试却给他带来了灾难。一同参加会试的考试徐经因为考试作弊,牵连到了唐伯虎,虽然唐伯虎没有参与,但是却逃脱不了干系,两人一同锒铛入狱,后期唐伯虎被释放出狱,却已经声名狼藉。</p><p class="ql-block">从此唐伯虎便与科考无缘,再也无法入仕。回乡后的唐伯虎,妻子也离他而去,他又变成了孤家寡人。</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落花诗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的唐伯虎便寄情于山水,以卖字画为生,度过自己的余生。</p><p class="ql-block">而这期间,唐伯虎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最大的特色是能够有自己独特的造型之美,再加上本身对于王羲之、王献之的了解,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写境界。</p><p class="ql-block">唐氏书法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对于明朝后期、清朝的书法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导向作品,其代表作有很多,比如说如《题画诗· 善和坊里》、《吴门避暑诗轴》、《落花诗册》等等。</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落花诗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行书《落花诗册》可以说是代表了唐氏最为精湛的书法造诣,这字堪称是“明朝第一”,精妙绝伦。</p><p class="ql-block">此作乘赵子昂风韵,流媚娟秀、温柔雍容,以秀美的笔法和结体传达出风流潇洒的姿态,无论是笔法、字法,都极其严谨大气,透漏出浓浓的“书卷气”,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这幅作品现如今流落到美国,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展出,此作一经展出,便令当今书法家汗颜。</p> <p class="ql-block">而今,我们将唐伯虎《落花诗册》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毫无二致,还进行了纯手工装裱。为了便于您临摹和欣赏,我们还制成一款经折装。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p> <p class="ql-block">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p><p class="ql-block">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p><p class="ql-block">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p><p class="ql-block">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p><p class="ql-block">“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p><p class="ql-block">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p><p class="ql-block">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p><p class="ql-block">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江南四大才子”中,唐伯虎是书法天赋最高、行书成就也最高的一位。明代以后的文人墨客争相收藏他的作品,能得到只字片纸都会当成“传家宝”。时至今日,唐伯虎的真迹在拍卖市场上都是“顶流”。</p> <p class="ql-block">相传前些年,他的国画《庐山观瀑图》在纽约拍出5亿美元天价,折合人民币超过30亿。而他的书法估价更高,美国普林斯顿博物馆的《落花诗册》被拍卖师估值13亿美金,折合人民币接近100亿。</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一生多次书写《落花诗》,国内苏州博物馆还有一卷,而这一件不论是尺幅还是字数,都是最完备的。此作纵27厘米、横945厘米,共214行、1600余字,单字大小约3厘米,看过这件作品的网友和专家称赞它是“500年来最美行书”“才子书法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书法功力深厚,从晋唐宋元诸家汲取笔法,从这件作品中能看到王羲之、李邕、米芾、赵孟頫的风采。《落花诗册》落笔干脆爽利,书写动作丰富,或藏锋、或露锋、或中锋、或侧锋,衄挫调转灵动自然。笔画刚健有力、姿态婀娜,横竖撇捺、钩挑转折各尽其态,提按顿挫、粗细对比、浓淡虚实毫无雷同。</p> <p class="ql-block">中宫紧实、外部开阔,既有布白,又不疏离。重心稳实,左右高低错落,结字平和端庄中也有欹侧,如横画的倾斜、上下之间的收放等。章法呼应有序、字与字间疏密得宜,起收笔衔接到位,一气呵成。</p> <p class="ql-block">《落花诗册》不论是章法、墨法还是字法、结构,可谓笔笔不虚、处处到位,既严谨合度,又韵味高雅醇正,是学习行书技巧、提升审美水准的必临字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