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往事 | 上海第一任沪军“都督”——在湖州陈其美墓地想起的

红火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蔡元培称其可与历代侠士齐名列传,并盛赞陈其美为“民国第一豪侠”。1906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警监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期间与蒋介石、黄郛结为金兰兄弟。1908年奉孙中山派遣回国,往来于浙沪京津各地联络革命党人。1909年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br><br>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辛亥革命人物传记以及辛亥革命研讨的有关书籍、资料和文章中,都看到有陈其美(1878一1916,字英士,号无为)的介绍,海峡两岸对他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从此就对这位辛亥革命的功臣、上海第一任“都督”充满好奇和敬意。我当时的理解是,“都督”,就是军政一把手,也就是说,陈其美是上海的第一任的“军政首长”,对这位颇有争议、传奇式的人物,我总是想多了解一些他的生平、故事。<br><br>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公派墨西哥城筹建中餐厅,回国以后,在空闲时光,我有时去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汇德疗养院帮助筹建、培训等工作,我多次叫司机从湖州,到长兴方向,然后再转到溧阳,司机不解,问我为什么兜圈子?我说顺路去湖州瞻仰陈其美的墓地。<br><br>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竟然一无所获,没有找到,我不甘心,第二次又去了。<br><br>我们在深秋季节清晨,天还没有亮就出发,道路上坑坑洼洼,到了湖州的地界,那时没有导航,没有手机,也没有相机拍照,只是靠手中的地图,一路开车,一路问,几经周折,直到下午,才找到陈其美的墓地。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忆清晰墓地的场景,尤其是孙中山在陈其美的墓碑上题“陈公英士之墓”的几个大字,笔酣墨饱,雄浑有力,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从右至左,毅华,作者,文宝,许平在湖州陈其美墓园墓道石牌坊前。<br><br>这次我在湖州南浔古镇石淙镇花海酒店小住时,多次去湖州烈士纪念馆和钱壮飞烈士纪念馆。2023年9月21日,我去了湖州烈士纪念馆以及钱壮飞纪念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陈其美的墓地只有一路之隔,于是我又去参观、瞻仰了。<br><br>回到上海,在11月4日,又去瞻仰、参观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在上海和湖州烈士纪念馆里,我惊喜地看到,在这两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展示厅的第一部分“辛亥伟业”的介绍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都是对陈其美等辛亥革命烈士的简介,其中有上海烈士纪念馆陈其美的介绍,更是精彩,有珍贵历史照片作为见证。 墓园墓道。<br><br>陈其美出生湖州,在上海建功立业,上海的革命大舞台成就了他。展示中有陈其美与孙中山的合影照片,有陈其美和上海光复后成员的合影照片,有陈其美作为沪军“都督”颁发的劝民剪发的公示等,还有在湖州的烈士纪念馆,他排列在湖州有名有姓808位革命烈士之首,对他评价同样是“捍卫共和的革命党人”,他被孙中山赞誉“东南半壁,君实锁钥”,还有他身配大刀,戎装铜像,英俊威武。<br><br>在铜像两边,是他的题词:“有万夫不当之慨,无一事自足于怀”。第一任沪军“都督”陈其美,就是在这样形势下产生了。他可谓是戎马生涯,跟随孙中山先生,在短暂的革命一生,出生入死,为了推翻满清政府,功不可没,立下汗马功劳。 陈其美纪念馆中陈其美铜像。<br><br>2023年11月23日,我和旅行者李毅华、许平,书法家胡文宝以及景德镇新生代南山雪堂窑主安安等去湖州,一早出发,顺路去了青浦“粥会创始地”之一玉石纪念馆参观,大开眼界。<br><br>到了湖州,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我们饥肠辘辘,导航到了湖州新华路上的“老梁干挑“面店,先肚子充充饥,马上就去参观了湖州烈士纪念馆、钱壮飞烈士纪念馆,接着又去了烈士纪念馆对面的桃源路,这一路之隔的陈其美墓地。<br><br>在陈其美墓前,首先看到的是竖立在墓地前的国务院在2006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子。左边是陈英士墓简介,墓地修于1916年,占地约八千五百平方米,由牌坊墓道、平台、墓茔等组成。墓室正面有孙中山题写的“气壮山河”四个大字。<br><br>在正面的陈其美墓碑的牌坊,中间有孙中山的“成仁取义”四个大字,两边刻有蔡元培的“轶事足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蒋介石“精神不死”等人题词。墓道长201米,宽12米,向前走进去,两边几十米长的高大的白玉兰树木,苍劲挺拔,一眼看去,高大、深沉、厚重,不由得使人肃然起敬。<br><br>一瞬间,我甚至自然而然地把上海城市的市花,那洁白如玉的白玉兰花,和陈其美墓碑道路两旁高大白玉兰树,联系了起来,以往我见到的一些墓道,一般都是松树、翠柏,上海的白玉兰“市花”是不是和眼前这位“都督”的墓地两边的白玉兰树有关?<br><br>一路走去,两排挺拔的白玉兰树相伴,更显气派,孙中山书写的“陈公英士之墓”,字迹有力,笔锋厚重,墓碑下还有人献花,苹果、香蕉等贡品,周边围墙经过岁月的磨练,显得沧桑、有历史陈旧感,地面夹缝中还见青苔等,富有厚重、深沉的沧桑感。<br><br>从辛亥革命以后,陈其美1916年遇刺、逝世至今,已经107周年了,眼前这一切,充满历史的沉重、厚实。这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陈其美是推翻满清后,上海地方政府“军政首长”的“鼻祖”啊!<br><br>在陈其美的身上,有多种标签,如“革命元勋” “青帮大老”““流氓头子”等,莫衷一是,对陈其美的评价,为什么如此悬殊,其中负面原因种种,这是我们通常看问题眼光不同,我看最重要的是他和黄郛,以及和蒋介石拜过结拜兄弟,陈其美在三个结拜兄弟中,年龄最大,他是蒋介石的革命引路人,所以称为老大,“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br><br>其次,他生活奢侈,偎红倚翠,在江湖上,是大名鼎鼎的黑道大哥,甚至辈份超过黄金荣,整天花天酒地,看似不务正业,实际上,许多重大的革命行动,都是在妓院策划成功的。 青年时期陈其美。<br><br>他看似风度翩翩,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风流倜傥,很儒雅,显斯文,实际上,他是民国暗杀高手,是指使蒋介石暗杀了光复会的掌舵人陶成章幕后主谋,鲁迅先生曾经愤慨地说过“陶(成章)君经营伟业,福被吾族,却死于同种之死,岂命也夫”。<br><br>他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一杀手,诡异的是,在四年以后,陈其美自己也没有摆脱死于暗杀的厄运。<br><br>陈其美的出生并不显赫,也没有参加过“光复会”等什么团体,尽管这样,他仍然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在孙、黄分裂后,他全力支持孙中山,在江浙沪一些重要的革命行动,都离不开他了,在许多场合,由于他鼎力相助,以至于在孙中山眼中,他在革命中起的作用和名气越来越大了,被袁世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br><br>1916年,陈其美在上海的秘密寓所法租界萨坡塞路(今天的淡水路)14号,被埋伏在附近的两名杀手冲进屋里,举起手枪,对准陈其美连开三枪,陈其美当场牺牲,年仅38岁。<br><br>蒋介石听到陈其美遇刺的消息,马上赶来抚尸痛哭。蒋介石多年来以陈其美为其兄长,言听计从,一切唯陈马首是瞻,对陈之被害十分悲痛,冒险收敛陈的尸体,并秘密暂时保存于上海,同时撰写祭文悼念。这些经历,也为蒋介石日后成为国民党党魁,有了资本。 这是1932年在上海老西门附近建立的陈英士纪念碑,文革初被毁。(建筑师:范文照 上海档案馆提供)。<br><br>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客观、公正,不能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人和事情,人生的每个阶段,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言行、举动,这风云突变的时代,在这期间是非常复杂的。陈其美不是完人,孙中山对他评价“成仁取义”,恰如其分,在他被刺后,孙中山悲痛万分,称其为“民国起义首功之人”,并用“失我长城”等赞美之词,来形容和他的被刺后革命力量的损失,可知孙中山失去了他的悲伤之情。<br><br>陈其美的墓地,虽然在“文革”中,在“左”的思潮影响下,曾经遭到破坏,但是,早在1985年,湖州人民就按照民国时期的模样,把墓地恢复到了原状。今天到他的墓地瞻仰,依然保存很好,墓地除了有孙中山的题词外,还有蒋介石,林森、于佑任、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的题词,也是保存完好的。可知,湖州人民对这位老乡、辛亥革命的先烈是有感情的,是充满着敬意和深深地怀念。<br><br>陈其美1878年出生在湖州一个小商贩家庭,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的故居在观凤巷的鸡塞弄,故居按照过去式样,恢复了原状,他是同盟会元老,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他在湖州当地读了七年私塾,在当时,算是有文化的人,他先在家乡当地的当铺里当学徒,1905年又去上海,在一家丝栈商铺中,做了助理会计。<br><br>1906年,在其弟弟陈其采的帮助下,(也就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东渡日本留学,进入东京警监学校,还学习了法律和军事学。不久和孙中山相识,从此跟随孙中山,成了孙中山的得力助手。<br><br>1908年,受孙中山的派遣回国,联络革命党人,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爆发后,11月3日,陈其美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攻克了上海制造局,此时,武汉革命党人汉口失守,而在11月4日就传来了上海光复的喜讯,对武汉革命党人鼓舞很大,不久后,陈其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成为上海的第一任的“军政首长。”<br><br>他只活了38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其主要功绩,是协助孙中山,其中有著名的上海的起义,这对当时形势来讲,在无形之中,支持了武昌的革命党人,牵制了满清政府的兵力,使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士气大振,为接下来攻击杭州、南京等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连孙中山在多次重要场合说过:“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抵之,由上海乃能窥取南京。后汉阳一失,吾党又得南京以抵之,革命大局因以益振。”陈其美在这些战斗中,身先士卒,不顾自己个人安危,在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失败后,还被作为人质,后来被救出,他毫不惧怕,奋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作者在陈其美墓碑边留影。<br><br>湖州人杰地灵,名人荟萃,璨若星河,陈其美也是湖州近代史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湖州人民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客观,是“功大于过”,并肯定他的成绩,说他是“追随孙中山,无论在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还是二次革命,讨袁护国中,都建树了卓越的功绩”。这样的评价,是公正的和无可非议的,湖州人民也为家乡出了陈其美而骄傲。<br><br>今天我又在湖州的桃源路上,来到毗邻碧浪湖,岘山脚下的西山风景区陈其美墓地,想起了这些点点滴滴往事,从1911年11月11日武昌起义至今已经112年了,陈其美是一个绕不开的历史人物,明年是辛亥革命起义113周年的日子,以我个人之见,写了这篇文章,表示对陈其美这位先烈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