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捷奥三国之行(3)捷克-布拉格

韶华舞流年

<p class="ql-block">  昨晚住的布拉格宾馆。12月31日上午八点我们准时出发。哲学家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布拉格(英语:Prague;捷克语:Praha)别名千城之城、文艺之都,是捷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参观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今天由地陪导游小张带领我们游览城堡。城堡位于布拉格伏尔塔瓦河西岸山丘上,是捷克的要塞,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堡。</p> <p class="ql-block"> 城堡由圣维特教堂和大小宫殿组成,建于公元9世纪,最初为波希米亚的皇室宫邸。远远望去,乳黄色的楼房,铁灰色的教堂,淡绿色的钟楼,黑色的尖顶。自1918年捷克共和国成立以来,这里成为历届总统的办公室,因此又称为“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17年7月22日∽8月2日首次跟遊佰旅行社的张总游览东欧,来到城堡的照片。城堡是波希米亚皇帝为过豪华生活而建造的宫殿以及护卫宫殿的碉堡。为了便于防守,城堡全部建在高高的山岗上,城堡四周橡树环绕,堡前一条深沟,卫兵持枪肃立于古堡门前。</p> <p class="ql-block">城堡门口的警卫,已是换了冬装。</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夏季城堡门口的警卫。正好换岗,我录了换岗视频。这次没游览到的地方我用2017年的照片补充。</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17年夏季照片,右侧背包客就是张总。一进大门就来到第二或中央庭院。城堡以圣维特教堂为中心,周围有三个庭院、几条古街、王宫、画廊、大厅、喷泉、塑像等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呈放射状向四面伸展。</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央庭院中的雕像喷泉。城堡建筑群是历经数百年扩建、并经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装饰和完善,保留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从古罗马到后现代风格,每个时期都在城堡留下了痕迹,成为历史建筑的博览会。城堡是最吸引人的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中央庭院右侧大楼的门廊,进入总统府前院。这里三面建筑环绕着一块不大的广场,每逢外国元首来访或是大使递交国书时, 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前院的大门,门柱上的雕塑威武雄壮。六年一晃而过,当年的小朋友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了。😄</p> <p class="ql-block">  这次地陪导游小张直接带我们穿过左侧大楼门廊进入这个庭院,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哥特式教堂--圣维特大教堂,始建于1344年,它是城堡内最高的建筑物,教堂尖顶高达97米,教堂长60米、宽12米。它高耸入云,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内部装饰精美,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帮团友在雄伟壮丽的教堂前留个影。我们没有进教堂参观,可能是教堂没开门或是时间来不及?我将2017年参观的教堂内照片展现如下。</p> <p class="ql-block">  圣维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p> <p class="ql-block">  圣维特大教堂前方及穹顶景色。教堂历经3次扩建,公元929年的圣温塞斯拉斯圆形教堂,在公元1060年时扩建为长方形教堂,公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由于战事及其它原因, 教堂直到1929年才最后完工,历时近千年,因而打上了各时代建筑风格的烙印,是整个城堡建筑群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教堂由中央大厅与二个侧厅组成。中间两排科林斯式柱,花形石梁支撑着穹顶,正前上方彩色玻璃窗和后上方的椭圆形镂空窗格等,无不展现出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精美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教堂后方一侧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圣维特教堂不仅是座雄伟的建筑,教堂内还有许多艺术雕塑品、壁画和木刻画等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  这幅木刻画从左到右为老城区、查理大桥和布拉格城堡,是1620年的作品,价值连城哦。😄</p> <p class="ql-block">  教堂另一个参观重点就是20世纪更换的彩色玻璃窗。走进教堂入口,左侧色彩鲜丽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画家阿尔丰斯·慕夏的作品,为这个千年历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现代感。</p> <p class="ql-block">  当阳光穿过这些画有圣经故事的彩绘玻璃,色彩缤纷的光线就会洒向窗户边的墙壁上、地面上,明亮而绚丽。</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教堂大门侧外墙上的石雕塑像和花纹图案。该建筑表面浮雕繁复,整体黑中泛黄,给人一种强烈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圣维持大教堂一侧全景。</p> <p class="ql-block">  地陪导游小张还简单讲解了外墙上壁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教堂顶是马赛克铺成的花纹,飞扶壁也装饰的相当华丽。</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跟随导游小张来到北楼旧皇宫参观游览。旧皇宫(Stary Kralovsky Palace)是以往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历任在位者对不同部分进行修缮。</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旧皇宫,高挑宽敞的弗拉迪斯拉夫大厅呈现眼前,它是整个皇宫的重心,也是总统府里最神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地陪导游小张介绍,大厅穹顶没有梁柱,全靠花形石柱撑着,地面还是原始的。</p> <p class="ql-block">  大厅建于1487~1500年,长62米,宽16米,高13米。过去,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国王加冕典礼,故又称加冕大厅;现在,是总统举行选举仪式、就职典礼等大型政治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式宫殿大厅,大多数的房间在公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毁坏,因此部分是后来重建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大厅右侧的玻璃柜里展出有公元14世纪以来历代捷克国王用过的王冠、皇冕和权杖(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墙上有历代国王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  从旧皇宫出来向后走,即圣维特教堂东面,一座双塔红色教堂跃入眼帘,称圣乔治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城堡内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也是捷克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罗马式建筑。这个教堂由波希米亚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Vratislav I) 公爵在公元920年建造,在1142年的一场大火后重建,其巴洛克式的门面是17世纪后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方中间是圣·约翰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进入后这侧拦着不让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2017年照片此处好象是圣约翰墓碑。</p> <p class="ql-block">  教堂呈长方形, 是布拉格最古老的罗马式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  里面还有个圣鲁德米拉小礼拜堂,有圣鲁德米拉墓地,她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捷克第一位天主教殉难者,</span>是圣瓦茨拉夫(sv. Václav) 的奶奶。(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还有块天然石头,很像Ye稣受难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圣乔治教堂旁边的圣乔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曾在18世纪被拆除改建为军营,现为国家艺廊,收藏14至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哥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我们没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维特大教堂东侧,对面就是圣乔治教堂,右侧是圣乔治女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跟着地陪导游小张穿此小巷去“黄金巷”游览。</p> <p class="ql-block">  黄金巷(Zlata Ulicka)是城堡的必打卡景点,这条神秘而狭窄的小巷,位于圣乔治教堂和玩具博物馆之间。曾经是皇家金匠的居住地。(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黄金巷不长,才200多米,两侧有很多小房子,现在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巷,有许多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在这里展示他们的作品,成为一条出售手工艺品的商业街,也是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黄金巷22号一间水蓝色的房子就是一百多年前作家卡夫卡的居所。是卡夫卡的妹妹曾把她哥哥接到黄金巷22号小住,想让他安心写作。可卡夫卡住了一个月便又跑回到查理大桥边。妹妹的好心没能改变哥哥,却留给了后人“卡夫卡故居”这样一个走马观花的景点。现已成为一家小书店。</p> <p class="ql-block">  小巷不大,任何建筑都是小小的,色彩丰富,像童话王国里精灵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在城堡围墙高处,俯瞰那些在中世纪就存在的红顶屋,文艺气质相当醒目。站在高处远眺,时光仿佛瞬间倒流。</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是二战中全欧洲唯一没有被炸毁的城市,所以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和古迹,从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布拉格建筑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被称为“千塔之城”、“金色城市”。1992年,布拉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分布在老城区、新城区、城堡区以及小城区,非常适合步行浏览。从城堡穿过照片右侧伏尔塔瓦河上黑色古老的查理大桥,就来到布拉格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地处欧洲大陆中心,伏尔塔瓦河(Vltava)两岸。面积约为496 平方千米,人口约121万。布拉格市共分为22个区,而且每年都在不断扩张。其中的1∽6区为市中心区域。主要景区集中在布拉格1区及伏尔塔瓦河两岸。</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步行从城堡端来到了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它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此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桥,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和城堡的交通要道。此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成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是个山清水秀的多桥之城,碧波粼粼的伏尔塔瓦河穿城而过,共有18 座大桥横架在河水之上,而查理大桥是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距今已有660 多年历史。大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以前这里还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走在这座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团友Susie摄)。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17∽18世纪捷克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是一座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的石桥。</p> <p class="ql-block">  这是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他是查理桥的守护者。游客都抚摸雕像下两侧的铜雕图案来祈福。(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这尊雕像下的铜铸图案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净光发亮。</p> <p class="ql-block">(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结合。有关这尊圣约翰的故事就不赘述了。</p> <p class="ql-block">  桥两侧石栏杆上的30座雕像,为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等。每座雕像都有典故,且被巴洛克雕塑的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卡夫卡出生在查理大桥边,3岁时便开始在桥上游荡,他不但能说出大桥上所有雕像的典故,还把查理大桥称为他生命的摇篮。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称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心灵的呼唤,而历经几百年风雨血火的查理大桥,则是他心中的祖国。他将这生命的源泉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中,我拿其中最著名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为本美篇之背景音乐。😄</p> <p class="ql-block">  桥栏中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  大桥两端都建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这是老城区端门楼下的门廊。我们在大桥上匆匆而过,主要是到午饭点了。午饭后开始自由活动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城区桥端入口处右侧耸立着查理四世的雕像。(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午饭时我们路过看到的布拉格查理大学门廊下放满了祭奠的腊烛和鲜花,因12月21日凌晨该校发生了枪击事件,当时造成至少15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这是捷克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事件。犯罪嫌疑人是一名24岁的学生,目前嫌疑人已自杀身亡。</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自由活动,我和老伴俩人先来到“布拉格之春”的瓦茨拉夫广场(Vaclavske namesti)。它建于十四世纪,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昔日曾是骏马的交易中心,后来是捷克许多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所在地。它曾见证了捷克共和国的成立、二战的结束、布拉格之春、天鹅绒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2017年我们大巴车就在此地下车,先游览了这个著名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瓦茨拉夫广场狭义就是这张照片下方那一块,广场中央耸立着古代皇帝圣瓦茨拉夫的雕像。瓦茨拉夫广场和延伸下去的长750米、宽60米的瓦茨拉夫大街构成了布拉格新城区的中心。很多网络和文献把广场和大街统称为“瓦茨拉夫广场”,可能是广义吧。</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中央有一尊高大的瓦茨拉夫国王骑着骏马、手持战旗的塑像,安放在高大的大理石台基上,显得威风八面。这广场是布拉格不可错过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照片右侧黑上衣的就是张总,他的背包往前背了,意思大家懂的。照片中斑马线以下的这块是广场。如果说老城广场是古建筑的代表,那么瓦茨拉夫广场就是现代化生活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有位行为艺术艺人。这些都是2017年照片。因这次广场和大街中间都搭建了许多圣诞树、小吃摊甚至溜冰场,不能充分显示大街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  瓦茨拉夫广场是捷克首都布拉格最重要的、日夜繁忙的贸易、社交中心。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变迁,这里渐渐地变成了人民表达对社会发展不满的论坛,这广场见证了多次示威游行、抗议侵略等历史事件,这广场已被赋予了一些独特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之春(<span style="font-size:18px;">Prague Spring)是</span>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二战后,该国经济有所发展,但管理体制落后,引发社会各阶层不满。1968年1月,亚历山大·杜布切克任党中央第一书记,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模式”,得到全民的热烈响应,西方称之为“布拉格之春”。但苏共领导却强烈反对,于8月20日夜出动50多万华约军队占领该国全境。1969年4月,杜布切克被解除书记的职务,改革运动夭折。</p> <p class="ql-block">“天鹅绒革命”,狭义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于1989年11月(东欧剧变时期)发生的国家瓦解,分为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的历史事件。从广义上讲,天鹅绒革命与暴力革命相对比而言,是指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治制度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亲美化的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广义的“天鹅绒革命”类型。😄</p> <p class="ql-block">  这条与广场相连的瓦茨拉夫大街,被誉为布拉格的“香榭里舍大道”,街道两旁有许多二十世纪初建造的高雅古典建筑,各式商店林立,严然也成为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广场树丛中的地面上二块雕塑纪念碑,没有任何介绍。1969年1月16日,为呼吁人民不要屈服于苏联的霸权,还不到21岁的扬•帕拉赫(Jan Palach)用汽油自焚;一个月后,一模一样的悲剧又上演了,他的同学扬•扎吉克(Jan Zajíc)如法炮制。两个年轻人的自焚震动了布拉格,人们再次掀起示威抗议的高潮。现在雕塑周围总会摆放着鲜花和蜡烛,这是布拉格人对两位年轻人为追求自由而献身的尊重和缅怀。</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12月31日拍的瓦茨拉夫广场,这条大街前方横向的大楼便是国家博物馆;广场中央耸立着古代皇帝圣瓦茨拉夫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瓦茨拉夫大街中间也有适合憩息的绿地和座椅,现在都是像票亭一样的摊贩卖着小吃。</p> <p class="ql-block">  大街中间地带有一段铺成溜冰场,让孩子们快乐地辞旧迎新。</p> <p class="ql-block">  瓦茨拉夫大街到底,沿这条小街去老城区广场。街道两旁尽是风格各异的建筑,一幢连一幢,流光异彩般从眼前闪过;临街商铺中的商名琳琅满目。狭窄的街道充满了迷人、热情、神秘、永不让人厌倦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的游人如织,来去匆匆。</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常停泊着这样的豪华车。</p> <p class="ql-block">  街道横向的小巷中还有象我们农贸市场一样的小商品市场。</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古迹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达二千多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找到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街口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察和警犬,可能是刚发生不久的枪击案后,加强了重要场所的警戒。</p> <p class="ql-block"> 已来到布拉格最著名老城广场(Old Town Square),风雨飘摇已经900多年,周围矗立着多种哥特式、巴洛克风格建筑。 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广场中全是搭建的各种小木屋和摊贩、圣诞树和高台等。</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夏季的老城区广场。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曾有旧式马车载着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广场上,耳边可闻及马蹄撞击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得得声。</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是查理大学校长扬·胡斯(1369-1415年)的雕像,他是捷克历史上的爱国志士和宗教改革家,由于他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处以火刑。这座胡斯雕像于1902~1915年用13年塑成。1915年7月6日那天,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揭幕。</p> <p class="ql-block">  老城广场中可观赏到各种艺术家的表演,这里已成为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场所。(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对这腾空的艺技感到惊奇,还与艺人握手。(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的老市政厅建于1338年,自鸣钟楼建于1410年,与市政厅连为一体,是老城广场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而钟楼上精美别致的天文钟则举世闻名。多少世纪以来,凡是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来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自鸣钟,路经钟楼的当地市民也常常停下来校对自己的手表。</p> <p class="ql-block">  钟由三部分组成,即:圣徒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设计独特的ye稣12个门徒的木偶像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出来报时,同时下方的死神还会牵动铜铃。整个过程以雄鸡的鸣叫结束。布拉格的风韵便在这历史久远的钟声里荡漾开来。(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钟盘:左侧木偶手持镜子象征虚荣心,手握钱袋象征贪婪。右侧骷髅象征死亡,弹琴象征欲望。</p> <p class="ql-block">  这是傍晚的市政厅和天文钟。这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是当年一位钳工用锤子、钳子、锉刀等工具建造的,走时准确,成为人们观赏的一件珍品。</p> <p class="ql-block">  黑色建筑是火药门楼,是老城13座城门中的仅存者。(2017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老城广场热闹非凡,才下午四点多,夕阳已无踪影。入夜的布拉格如同一个精灵的城市,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广场上辞旧迎新的人们熙熙攘攘,人山人海。我从广场左侧向右侧拍摄,高耸的建筑是天文钟楼。</p> <p class="ql-block">  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挤满了整个广场,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品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广场左侧是巴洛克风格的最美的圣尼古拉教堂;广场中间搭建了一座观景高台,人们排队登上观景台,留影拍照,一片喜气洋洋。</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圣诞树下人们热闹喧嚣。</p> <p class="ql-block">  圣诞树旁的哥特式建筑泰恩教堂。此时仿佛置身在中世纪的欧洲,或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大家都本能地忘却时间,掉进了时空隧道,迷失在布拉格老城广场中。</p> <p class="ql-block">  泰恩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上方的双塔高达80米,似火焰般熊熊向上燃烧的式样,令人惊叹、敬畏!</p> <p class="ql-block">  5点集合,晚餐是西式烤鸭。一天在繁忙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2017年布拉格城堡门卫换岗视频</p> <p class="ql-block">城堡区圣维特大教室外观视频</p> <p class="ql-block">2017年圣维特大教堂内视频</p> <p class="ql-block">2017年圣维特大教堂内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视频</p> <p class="ql-block">2017年查理大桥老城区端门楼等视频</p> <p class="ql-block">瓦茨拉夫广场视频</p> <p class="ql-block">天文钟视频</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广场视频</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广场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