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街小学高年级鲨鱼公园科学社团课程期末总结

s

<h3>为培养具有创新型、综合型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和学习科技类的知识,我校与鲨鱼公园倾力合作,成功引进了STEM主题科学课程,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上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感知体验、积极探究,辅以奖赏性激励,让孩子们在身心发育的早期,感受到了科学和人文的魅力,充分体验了STEM主题科学课程学习的快乐。</h3> <h3>回顾一学期的学习过程,孩子们究竟接触了哪些有趣的科学主题,经历了什么样的科学学习之旅,让我们一起进入课堂看看吧!</h3> <h3>lesson 1 《螺旋桨小车》</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扇叶的大小、形状等会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了解速度大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概念。 知道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需要螺旋桨作为动力装置提供动力的,比如直升机,潜水艇等。</h3> <h3>lesson 2 《起伏玩偶》</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们通过认识曲轴,并制作起伏玩偶来了解曲轴的工作原理。 这个曲轴舞台利用曲轴原理,使小鲨鱼上下起伏,吸管上的圆片是偏心,转动的时候会使接触的木棍上下移动。</h3> <h3>lesson 3 《投影灯》</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了解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的时会形成影子,当光遇到彩色的半透明的物体时会形成“彩色的影子”,这即是光与影的结合体-彩色的光;学生们制作了一个光与影相结合的小艺术品-投影灯。投影灯星星的大小和光源距灯罩的距离有关,当手电筒与灯罩很近的时候星星比较大,距离越远,星星越小。</h3> <h3>lesson 4 《天然气的生命旅程》</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课堂活动了解天然气的“一生”。运用天然气形成过程卡去了解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运用中国地图及省份地图了解天然气在“西气东输”工程中经历的省份和地区;运用泡沫球和牙签模拟天然气分子的立体结构,了解天然气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最终透彻的了解天然气的“一生”所留下的意义。</h3> <h3>lesson 5 《粗盐的“新装”》</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速搅拌、增加温度、将固体溶质颗粒变小等等。粗盐经过提炼后得到细盐是物理变化,因为在溶解和蒸发的过程当中只是滤去了沉在量杯底部的泥沙,其他的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含主要物质还是盐。</h3> <h3>lesson 6 《走马灯》</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了解走马灯的原理,进行走马灯的制作。蜡烛点燃后,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热空气即上升,而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使走马灯成功转动起来。走马灯模型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和普及性强的特点,让同学们在科技实践中学习更多知识。</h3> <h3>lesson 7 《步步高升》</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不同的实验及生活来感知并探究伯努利原理,并分析其在生活中的现象及应用。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实验了解到,同样是伯努利原理,在小球上方用吸管吹气,形成低气压,小球下方的空气形成高气压,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则会把小球带上去。</h3> <h3>lesson 8 《不吸血的蝙蝠》</h3> <h3>课程总结: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对蝙蝠的深入了解,探知蝙蝠的生活习性,了解蝙蝠倒挂着的奥秘以及为飞行而做出的自身结构变化的秘密,并且知道了蝙蝠的血液循环系统、骨骼及飞行特点共同决定了蝙蝠倒挂状态。并不是所有蝙蝠都吸食动物的血液,只有三种蝙蝠是依靠吸食动物血液维持生命的,不可以把蝙蝠作为宠物饲养,因为蝙蝠身体内携带很多病菌,需要尽量远离。</h3> <h3>永安街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们在本学期的STEM主题课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的热情。通过多主题的课程探究,孩子们发现科学不仅仅是枯燥无味的死知识,还可以自己运用身边材料去探究其真正的原理,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究学习,同学们的整体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h3> <h3>亲爱的同学们,期待下学期我们在科学的海洋里再次重逢,一起学科学,玩科学!</h3>

课程

本节

蝙蝠

了解

总结

科学

天然气

同学

走马灯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