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技术分析的书为啥还是做不好股票?

上岛

<p class="ql-block">  读了很多技术分析的书籍,明白了许多基本道理,是否就能在交易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呢?不尽然也。例如,很多人都明白。左侧交易因为逆势而为,风险极高,而右侧交易体现了顺势而为的交易思想,借力发挥,可以大大地降低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人也一心想做右侧交易,顺势而为,但是,仍然不得其道,屡屡碰壁,不能成功,原因何在?</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道氏理论虽然创造性地提出了技术形态中的趋势以及支撑和阻力等概念,但只是流于形式,並没有阐明其中的内涵和本质。作为一位物理学者,一方面,我运用物理和数学(概率论)的研究成果,並结合形态心理学,对技术分析与预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了全新的阐释,系统地研究了K线形态(如趋势、支撑/阻力等)背后的内涵与逻辑,从而去解读市场心理,认识金融市场错综复杂变化中的万变不离其宗。另一方面,我也用较多的篇幅系统地阐述了成功交易的数学基础和分析技巧(如多图表分析技术),如长中短期图表对分析趋势规模的选择性以及右侧交易和左侧交易的分析与比较等。</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右侧交易的成功有二个必要条件。首先,需要K线阳胜阴,走势逆转向上。其次,必须有一个可持续性的上涨行情才有效。例如,当日线图上出现K线阳胜阴反转形态之后,随之是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至少数根阳线)。反之,如果是小幅波动,反弹之后立马掉头续跌,则注定右侧交易会失败。</p><p class="ql-block"> 在股市,交易包括买进以及卖出两个步骤。显而易见,买进时机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交易的成败。有了正确的买进,相对来说,卖出时机的选择就会变得从容得多,不会再是胜负问题,而只是影响盈利的绩效而已。此外,买进时机的正确与否对于交易人的交易心理、思维与行为以及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买进时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绝大多数散户往往不能正确地判断买进时机,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声称技术分析对于实际交易没有什么帮助,如果你不这么认为,那么就要努力找到技术分析的正确用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连续下跌的过程中,在第一波反弹以及后期的反弹行情出现之前通常会在技术面上呈现不同的警戒(预示)信号,如乖离值偏大,处于超卖状态或者正背离现象。乘势待时则要求更高,要求交易在孤独的耐心等待中,具备捕捉行情于爆发初期的能力,但绝大多数散户既没有这种耐心,也没有这种能力,依然奋不顾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概括来说,散户在跌势中的买进错误可以归纳为以下二种:</p><p class="ql-block"> 散户错误表现之一(尚未止跌):在连续下跌行情中,不能耐心等待阳胜阴反转形态的出现,在阴K线时便盲目进场买进。其实行情还未见底,股价还会继续下跌。</p><p class="ql-block"> 散户错误表现之二(暂时止跌但尚未企稳):在连续下跌行情中,终于等来了阳胜阴反转形态,便想当然地认为行情已经见底,大的反弹行情或者新的涨势即将到来,唯恐错过良机便盲目下单。其实有可能只是跌势行情中的一个小的反弹,行情还未见底,下方仍有下跌空间。</p><p class="ql-block"> 以上两种交易都属于过早交易,容易导致仓位被深套,风险极大。那么,在一个下跌过程中,怎么顺势而为?换句话说,即使耐心地等待到了K线图上阳胜阴反转形态的出现,怎样判断当前是不是一个合适的顺势而为买进机会呢?</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买进时机是战略和战术(中长线与短线)两个层面的融会贯通,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累积,而且也是对一个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衡量。要通过技术分析来掌握精确的买进技巧,就必须要理解趋势行情的演变与发展特征,其主要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二点:</p><p class="ql-block"> 1.对应性原理。一般来说,大涨之后必有大跌,大跌之后也必有大涨。换句话说,股市大跌之后往往给我们提供了买进低价股的大好机会,因此,选择你熟悉的跌幅较大的债优股,择机而行。</p><p class="ql-block"> 2.理解趋势循环的演变特征和变化规律,如循序渐进规律(趋势变化)以及强者恒强规律(多趋势循环的一致性),从中领悟乘势交易的思想精髓和技术方法,捂紧钱袋,避免在旧的跌势行情尚未终结、新的涨势行情还未启动前过早入市。</p><p class="ql-block"> 此外,顺势而为就是跟随主力的策略,这就需要散户在K线图上学会识别主力行为,将跟随主力的策略付诸为K线图上具体的操作规则。</p><p class="ql-block"> 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启智,但这只是第一步,是知其一。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在战略和战术(中长线与短线)两个层面上将顺势而为的乘势思想融会贯通,就永远只会是纸上谈兵。(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