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3年始倾资创办的集美学村,享誉东南亚。它位于厦门集美半岛的集美村,是厦门岛外集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区。</span></h5> <h5>这里环境清幽、风光旖旎,有独具特色的闽南人文景观以及华侨风格的建筑艺术,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也是厦门市除鼓浪屿和厦门大学之外又一宝藏旅游景区。</h5> <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一)游览路线图</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二)海上地铁</font></b></h1> <h5>乘坐地铁1号线去集美学村。</h5> <h5>高崎站到集美学村站经过跨海大桥。天气好的时候就是:现实版千与千寻!!</h5> <h5>过了一号线美丽的跨海段,便是嘉庚故里-集美学村站。</h5> <h5>集美学村站前身是集美老火车站,新地铁站设计融入了火车元素与嘉庚建筑风格。这一改造,一“站”成名,让厦门海上地铁成为集美学村站的旅游招牌,也成为游客们来厦必去之地。</h5> <h1><b><font color="#ed2308">(三)集美学村</font></b></h1> <h3><b>1、龙舟池</b></h3> <h5>集美学村站出来,穿过街道就是龙舟池。</h5> <h5>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池畔建有“启明”、“南辉”、“长庚”及“左”、“右”、“逢”、“源”七个式样各异的亭子。</h5> <h5>每年端午这里都会举办赛龙舟,十分壮观,热闹非凡。</h5> <h5>没有活动的时候龙舟也会停在旁边,可以尽情拍照。</h5> <h3><b>2、华侨大学华文学院</b></h3> <h5>龙舟池旁边路上,首先看到的是华侨大学华文学院。</h5> <h5>极具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很有特色,但是现在不让进去,只能外部观看,站在门口拍拍照片。</h5> <h3><b>3、道南楼</b></h3> <h5>华文学院往前是道南楼。</h5> <h5>道南楼建于1962年春,是集美中学”嘉庚式“建筑中最迟完工的一座,为晚期代表作。”道南“源自《论语》”我道南矣“句。</h5> <h3><b>4、南熏楼</b></h3> <h5>继续往前是集美学村标志性的嘉庚建筑——南薰楼。由主楼及两侧翼楼组成,Y字形,共15层,高54米,1957年6月建成。“南薰”二字取自《诗经·南风歌》里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寓意陈嘉庚先生“教育兴国,科学兴国”的伟大理想。</h5> <h5>集美学村的印象就是高耸又优雅的建筑群,其中最拔群的当属“南熏楼”,南洋风格与中式复古在它身上得以完美体现。整个学村把这种东西风格结合的建筑称作“嘉庚风格建筑”。</h5> <h5>南薰楼和延平楼都在集美中学内部,外人无法进入。 但是可以欣赏楼下超长的看海石梯(网红拍照地)。</h5> <h5>楼梯对面是集美鳌园游泳池。</h5> <b>5、归来园&归来堂</b> <h5>离开南薰楼,背着龙舟湖往学村里面走,按照动线图游览。</h5> <h5>首先来到归来园,1983年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而建的,是一个占地14亩的花园。</h5> <h5>花园后部的正中竖立着一尊陈嘉庚先生铜像,后方是一堵白色花岗岩砌成的屏风,上刻着“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个大字,这是对陈嘉庚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h5> <h5>“归来园”后面是“归来堂”,为闽南宫殿式建筑。</h5> <h5>陈嘉庚生前拟建归来堂,以便海外亲人回故里时歇宿和祭祖,但他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归来堂的建设计划久久未能实施。1962年,归来堂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建成,先生遗愿得以实现。</h5> <h5>归来堂由厅堂、拜亭、会客室、厢房和庭院组成,主体是宫殿式大厅堂,飞檐翘脊,庄严典雅。</h5> <h5>厅堂正中安放着陈嘉庚的石雕坐像。</h5> <h5>厢房供海外亲人归来食宿用,现辟有展室,主题是“嘉风嘉训”。</h5> <b>6、陈嘉庚故居</b> <h5>归来堂出口出来,对面就是陈嘉庚先生故居,落成于1918年6月,为罗马式建筑。</h5> <h5>故居是陈嘉庚先生与胞弟陈敬贤先生回国办学、工作和生活的场所,故又称“校主住宅”。</h5> <h5>两层楼。一楼展出集美学校校史,展示陈嘉庚先生从1913年开始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艰辛、曲折经历和辉煌业绩。</h5> <h5>二楼为陈嘉庚先生工作室、卧室、餐室、会议室、遗物展及其胞弟陈敬贤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h5> <b>7、大社</b> <h5>一个颇具闽南风格的居民区,还保留着浓厚的古厝风格。</h5> <h5><p></p></h5><h5>出陈嘉庚故居后,沿著嘉庚路往左,不远处就是松柏楼,1927年由旅居新加坡的华侨陈加耐先生所建,“中式+欧式”混血的别墅,楼体洁白,俗称“小白楼”,属于集美保存完整的八栋侨楼之一。</h5> <h5>2015年,文创青年胡先生用其深厚的工艺美术功底对这栋充满岁月痕迹的小白楼进行改造成为“艺墅家”,集餐饮、住宿、艺术展览为一体,成为大社乃至集美最火的摄影地及客栈之一。</h5> <h5>再往前就到了大社路。</h5> <h5>道路不宽。</h5> <h5>大社路96-101号,鼎鼎大名的大社沙茶面,醇厚的汤底令人一口难忘。</h5> <h5>面馆附近有大社戏台广场。</h5> <h5>广场上的大社戏台,是村民日常活动的聚集地,比起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戏台是联系宗族纽带的重要一环,据说偶尔晚上还会有演出。</h5> <h5>戏台边上就是集美大祠堂,又叫陈氏宗祠。在闽南,村社祠堂随处可见,闽商能在海内外吃得开,除了“爱拼才会赢”的性格,也靠着宗族成员之间的强力联结、互相帮衬。</h5> <h5>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两殿,中有天井相隔。</h5><h5>厅中设大神龛,内供集美始祖陈煜、二世祖陈基及陈文瑞、陈嘉庚、陈敬贤、陈文确、陈六使石影雕像。<br>堂内梁上悬有三方错彩镂金匾额:左边一方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匾;右边一方为明天启五年(1625年)熹宗皇帝御赐陈文瑞的"尊亲堂"匾;中间一方为国际小行星中心与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于1990年3月将太空中发现的第2963颗小行名命名为"太空中的陈嘉庚星"匾。</h5> <h5>大社戏台周边有很多文艺小店,整体风格自由又复古。</h5> <h5>有一家店是准备转让吗?</h5> <h5></h5><h5>继续按照动线图,来到建业楼。<br></h5><h5>主体为二层红砖建筑,正面大面积的胭脂红砖墙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正门门匾用灰塑书“建业”二字,暗合屋主,即旅居泰国的华侨陈建业之名。</h5> <h5>建业楼是集美近代大型洋楼的代表,也属于集美保存完整的八栋侨楼之一。</h5> <h5>漫步大社,很多墙壁上能看到各色涂鸦,这些涂鸦用色大胆、线条流畅、画风各异,在古文化中加入满满的创意,很多是近年闽台大学生在创意涂鸦大赛中的作品。</h5> <h5>在这里拍照连角度都不用找,只要不糊就是大片。</h5> <h5>再往前,其昌堂。原名四角头(后尾、清宅尾、塘墘、向西)祖厝,集美陈氏长房五世祖陈可赞居宅。1949年11月11日被台湾飞机炸毁,1950年,陈嘉庚重建,取名“其昌堂”。</h5> <h5></h5><h5>再往前,就到了浔江路,对面就是嘉庚公园。<br></h5><h5>浔江路115号,文确楼,旅居新加坡的著名华侨陈文确、陈六使兄弟建于1937年,是厦门离海最近的侨楼,西式砖混结构建筑,洋灰面外墙,<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因处于海边迎风处,故得名“吃风楼”。<br></span></h5><h5>现为“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和嘉庚邮局所在地。</h5> <h5>陈氏兄弟为陈嘉庚先生的族亲,也一样热心于教育事业。在陈嘉庚先生创办学校、建设集美时期,兄弟俩慷慨解囊,捐款支持。他们在厦门修建了多所学校。</h5> <h5>文确楼的右边就是大社的牌楼了。</h5> <b>8、嘉庚文化广场&陈嘉庚纪念馆</b> <h5>文确楼斜对面不远是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嘉庚公园及鳌园属于同一个景区。</h5> <h5>位于嘉庚文化广场上的陈嘉庚纪念馆,建筑主体秉承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风格,与集美鳌园、嘉庚公园和谐统一,交相辉映。</h5> <h5>纪念馆主要陈列是《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由于在厦门大学已经看过陈嘉庚生平展,所以没有入内参观。</h5> <h5>嘉庚文化广场边的海堤、海景。</h5> <h5>一边是鳌园,雄伟高耸的是集美解放纪念碑。</h5> <h5>一边最远处可以看见集美大桥。</h5> <b>9、嘉庚公园</b> <h5>从嘉庚文化广场走进嘉庚公园,公园内水池、曲桥、石栏、草地,结构排列令人舒心愉快。</h5> <h5>园内海边的雕塑,燃烧自己,照亮别人。</h5> <h5>红柱、飞檐、琉璃瓦,中国式的庭院是公园的主体。</h5> <b>10、鳌园</b> <h5>位于集美东南海边,与嘉庚公园相连。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为鳌园。它主要包括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陵墓和四周石雕群围墙。</h5> <h5>从鳌园大门进入,经过50多米长的门廊,门廊两侧有58幅关于历史故事的石雕,也是所有石雕中最精美的部分。</h5> <h5>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坐北朝南。</h5> <h5>寿龟形墓表由13块水磨辉绿岩镶成,墓坊形似马蹄,周边用15块青石浮雕记录了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经历。</h5> <h5>抬头仰望,高矗入云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碑高28米,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h5> <h5>回望鳌园大门。</h5> <h5>鳌园边上的无名沙滩,远望南熏楼顶。</h5> <h5>wu敌海景。绝美!!</h5> <h5>集美大桥。</h5> <h5>公园大门。</h5> <h5>在无名沙滩上看鳌园。</h5> <b>11、石鼓路</b> <h5>打车前往有名的小吃街石鼓路吃饭,路边首先看到家乡的热干面。</h5> <h5>这是一条长达2公里的美食街,美食多到数不清,价钱还十分香。 </h5> <h5>泉州、漳州、台湾、广东乃至各国美食都能在这里找到。</h5> <b>12、集美大学航海学院</b> <h5></h5><h5>离开石鼓路,沿嘉庚路去打卡集美学村牌坊,路过有名的集美大学航海学院。<br>学院内有五栋著名的嘉庚建筑,当年嘉庚先生取自孔子《论语》中“温良恭谦让”这五个字,分别命名为“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检楼”和“克让楼”,也是将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事准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其教育理念中。<br>透过铁栏杆可以欣赏五栋楼群的中间主楼。</h5> <h5>航海学院的运动场。</h5> <b>13、福南大会堂</b> <h5>往前是福南大会堂,现名是福南堂影剧院。</h5> <h5>现在门前的广告是:先锋话剧《在孵蛋的日子》。</h5> <b>14、集美学村牌坊</b> <h5>再往前,就是集美学村牌坊,背后匾额书写两个大字“诚毅”。</h5> <h5>正面书写“集美学村”,这是来集美学村必须要打卡的地方!</h5> <h1><b><font color="#ed2308">(四)十里长堤</font></b></h1> <h5>最后一站是十里长堤。</h5> <h5>在集美学村地铁站向右走,看到红绿灯过马路,就可以走到(十里长堤)海堤路的人行路上。</h5> <h5>沿着海堤路走大概500米,可以拍到来往的地铁与大海,仿佛置身小镰仓!</h5> <h5>这里也是看日落的地方、晚上还有乐队live演出。</h5> <h5>在这里散步、吹吹海风、听歌…确实很浪漫。</h5>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3bxb5kf5"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百一夫美篇 · 总目录(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