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打开微信,赫然发现缘分星空老师的留言,修改文章的要求,附着我那篇需要修改的小作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第一次结缘情感领域美友之家,是我参加百花暖冬征文,我的两篇作文有幸入围,紧接着就是缘分星空老师发微信,要求我修改作文。我的第一反应是懵,为什么要修改,怎么修改,还需要这样的环节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带着疑问,我请教清雅竹韵老师,老师非常细致耐心的跟我讲解了修改要点、要求,还告诉我,缘分星空老师要你修改文章,说明你的文章还可以,好好修改吧,以后还可能有意外惊喜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于是我字斟句酌的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真叫我发现了问题,《我去看大海》一文,我补充了一下文章的内容:下山以后我写作文题目为《我去看大海》,和文章看大海题目遥相呼应,一下子升华了文章主题,清雅竹韵老师还表扬了我,给我送了花儿,让我激动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下来写作文的日子,缘分星空老师让我修改作文,成了常态化,我也从容淡定了许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给自己的一封信,修改以后我发现我的作文前后呼应,有一气呵成之感了。《缘》我增加了我与“爱笑的老头”,因缘结缘的具体事例,让我们的缘一下子丰满有嚼头了。再比如,《忆母亲》一文,因为是饱含深情去写的,刚开始,我自认为我的作文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读着读着,我就明白了,我缺的是细节描写,于是增加了老母猪之死和母亲车站接我的细节描写,老师一下子就通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改着改着,我对修改文章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就仿佛通过修改,我又赋予作文新的生命,她重生了一般。又好像我回到了高中时代,通过老师的作文解析课,给了我新的指引,我有了新的灵感和顿悟,让我醍醐灌顶,如饮甘露一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寸金莲的前尘往事》,最初写文的时候,我只是因为奶奶小脚的痛苦,我心疼奶奶想发泄一下,这大概就是自己在家小情绪的发泄罢了,成文就不一样了。我搜罗了我了解到的事例,一层层深入,如果没有“裹脚”文化的历史渊源,文章只是说说,纵深度就浅薄了许多。增加了“裹脚”文化,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文章也拓展了宽度深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再比如,《一件旗袍的记忆》,原意只是记忆一下我那橱子里的旗袍罢了,通过修改,我增加了旗袍文化,于是乎我橱子的旗袍也渡上一层光环,高大上起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此,我对缘分星空老师提倡的修改文章,感觉真是棒极了。我于是在情感领域之家讨论区发了贴子,和各位老师讨论文章修改的看法,还真有老师回应了我,熠熠牧歌老师的回应让我仿佛找到了知音,受益良多,下面我把自己的发帖深入一下,谈谈我认识的修改文章,和各位老师共勉。原来文章修改大有渊源,古而有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代文人对于文章的修改就非常重视,他们有“好文章不是‘写’而是‘改’出来的”的说法,并且认为“文章不厌百回改”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一句俗语:“三分文章七分改”,这足以反映了人们对文章修改重要性的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清代文人龚炜还提出从语义和词义两方面入手进行修改的方法,他说改文章的目的在于使文章脉络更加通畅,避免文脉阻塞,使文章读起来顺畅自然云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举个例子,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他在写作过程中反复增删数载,最后呕心沥血,只完成前80回创作,便离开人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特别喜欢的小说《人生海海》,听说麦家前后用时八年,几次易稿,才成就了那么立体感人的少校形象。小说也获得矛盾文学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实,时至今日,再谈文章修改已经是旧说,毫无新意,只是我们离开学校太久了,重新遇到老师要求修改文章,触碰了曾经年轻的神经,让自己也如年轻人一样,兴奋起来。“文章不厌百回改”,诚不欺我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