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今非昔比

~道~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腊八。又是一个传统节日,首先祝亲人朋友们生活顺利,节日快乐,万事如意。愿您们能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收获,幸福常常眷顾您们,好运时时伴着您们。</p><p class="ql-block"> 腊八到,转眼又要过年了,虽然街道上己挂上大红灯笼来提前增添过年的节日气氛。可是,近年以来,一点也没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了,没有了花花绿绿的装饰,也没有挨家串门的热闹,好像少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的那种仪式感和期待感。</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每到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置办年货了,直到年三十,家里天天蒸汽弥漫,香气冲天。这才是年的味道,让人晚上都幸福的睡不着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小年夜,烧香送神上天庭;二十四,大扫除;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逛圩集;二十八,补年货;二十九,来回走;三十晚烧香请神熬一夜,大团聚,贴春联,鞭炮烟花庆新年;正月初一发红包,祝福词圆心愿,上圩逛购葱蒜,蓝球赛事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回想以前,到了腊月十几,就要开始赶集了。小时候年前赶大集真是人山人海,添新衣,买灯笼,购年货:糖果饼干,鸡鸭鱼肉,火纸蜡烛香,春联,鞭炮,挂历等,妈妈还买回家一张大大的挂画日历,一个小胖姑娘或者小胖小子抱着个大鲤鱼的挂画!</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应景,还要从集市上买一些假花,放在柜子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花花绿绿尽显</span>过年的喜庆!</p><p class="ql-block"> 到了腊月廿几,就要开始准备各种吃的;首先杀年猪,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对肉的渴望尤为强烈,能吃上一大碗姜蒜猪肉,这就是年的特权,炒一大锅猪肉,满屋子都是肉香,这种等待的煎熬和吃肉的满足,只有小时候才有!杀年猪、鸡、鸭、鹅、鱼。排骨是小时候过年的标准套餐,小时候吃的鸡都是土鸡,最有营养的鸡,皮薄发黄肉质紧实不疏松,炖出来的汤都是油黄不腻的!</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那晚是丰盛的一餐,吃的是活鱼,鸡,鹅,猪肉,米丝,山珍海味等,什么最好的食材都留到过年的那天,主食备的足足的,丰衣足食,希望明年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一年的美好愿望全都寄托在食物上…</p><p class="ql-block"> 储备粽子也是过年前准备的年货之一,包的粽子,有肉馅的,酸菜的,萝卜干的。小时候家庭条件有限,吃新鲜的水果机会不多,有点就成了最好的美味,咬一口直流甜水还嘎嘎冰牙!</p><p class="ql-block"> 散装糖果整一盘子,来小孩了给一块,没意思了吃一块,软糖、硬糖、酥糖、脆糖都有,那时候能嚼动硬糖,吃多少糖块都吃不够…</p><p class="ql-block"> 软糖中的经典就是高粱饴和杨梅糖,姜糖,糖分低脆糖酥糖大虾糖,一咬一掉渣,吃到齁嗓子,散装硬糖块,桔子瓣糖,五颜六色,舌头都吃变色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腊月廿四,一定要来一场大规模的全家出动的大扫除来迎接新的一年,扫天面,扫灰尘,洗床单、洗被罩、洗窗帘衣服等,能洗的都洗了,擦玻璃,擦天棚,每个角落都清扫一遍,这绝对是过年前最难熬的一关,不能出去玩,被父母抓去大扫除。</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七八就可以放鞭炮了。那时候的鞭炮,拆开来放,年底守着卖鞭炮的小摊儿,摔炮、大地红、串天猴、还有一种叫二踢脚,威力很大。坏坏的小男孩总是拿鞭炮往别的孩子身上扔,捂着耳朵看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小时候围着鞭炮欢蹦乱跳的我们,好像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腊月三十就可贴春联了。毛笔字写的好的人家,基本上都被包围了,这家拿着红纸来找他写,那家也是,一大堆人围着这个“文化人”,看着一笔笔写出来的春联,每家每户的春联都不一样,后来都买现成的,春联也越来越好看,但少了那一股年味!</p><p class="ql-block"> 贴春联就少不了接财神,不管这一张薄薄的、劣质的财神画值多少钱都得买,财神都送到家了,哪能拒之门外?</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那一顿,是一年中最丰盛的。那一整天,妈妈都是围着厨房在转,炒肉,炒菜,炖鱼,酱肘子,大锅里煮着整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几乎所有肉类都齐聚了一堂,而且每样的分量都很大,记得小时候每道菜上来都要闻了又闻,急得团团转,就想吃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这一桌满满的幸福,看哭无数人,那时的我们以为每一次过年都会更加快乐,没想到长大以后的过年竟是这般无味。可能真正的过年,永远是那些孩子们吧!</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中央电视台有了春晚直播维持到现在。大年三十晚,痴痴地盼着春节联欢晚会。</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像现在这样,当时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饭,一家子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茶水,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春晚出现!那时候全家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到了12点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才叫过年!</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后,过年才可以穿盼了好久的新衣服。除了年夜饭、压岁钱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买不了几件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没事就拿出来瞅瞅试试,叠的板板整整的压在箱底下,想象着明天穿上新衣服的开心,睡梦中都是甜甜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新年第一天,爸爸妈妈看上去都慈祥了很多呢,你可以调皮放纵都不会被一顿揍骂,没事,过年嘛!只是有一个禁忌,尤其不能说“死”字,那多不吉利。</p><p class="ql-block"> 过年的嘴一定要甜,因为不仅能得到好吃的,还能得到平时不敢想的金额压岁钱!那时候的红包只有几块钱,但对我们来说那是巨款了!放在兜里怕掉,放在其他地方怕偷。当然,到了第二天妈妈一定会说:你的红包拿来,我先帮你保管着。去亲戚家拜年的时候,大人们总会抓一大把零食塞你口袋里,你揣着一大兜的好吃,心里比吃了蜜还甜!</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最喜欢正月里的亲戚大聚会;年初的时候家里的亲戚都会回来,他们带着好几个孩子,平时不常见的亲戚也都能见到,结交超级多的新的玩伴,一群孩子跑里跑外,叽叽喳喳的才叫过年!</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年是爸买回来的肉,是妈给我买的新衣裳,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渐的一挂小鞭儿。小时候年是期盼着…</p><p class="ql-block"> 长大了,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饭菜谁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当做白天的混乱。生活越来越好,可那份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p><p class="ql-block"> 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不同。</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农村,不再是我们孩时的农村了。如今的农村,不再有乡愁,而是严重的空心化和老年化,只剩下一些农村的守望者。在生存的时代,他们的生存相当艰难,希望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做到真正关注农村,关爱农村,关心农业!否则“振兴乡村”就毫无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近年回乡村,归来泪满山,田野长野兔,不见种田人,难寻儿时伴,多见老少孙,青壮搓麻将,翁妪带幼孙,儿童多留守,未见爹娘亲,偶见两书生,手机玩不停,蓝天依旧在,碧水无处寻,乡音虽未改,面容己陌生,红砖碧青滕,豪宅无人住,父母今尤在,病痛缠枯身,儿女回故里,盛待如上宾,偷挠双流泪,强忍哽咽声,辞别送村口,嘱托一声声,车箱己装满,全是故乡情,深吸清新气,奔向雾霾城,穿的化纤衣,吃的转基因,异乡难留心,家乡难留人,生计迫无奈,年年乡愁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