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路,北起愚园路,南至衡山路,长4320米,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清同治元年至三年(1862-1864年)越界筑路,因通往徐家汇,命名徐家汇路。民国10年(1921年)以英国将领名改名海格路。民国32年(1943年)改现名。 华山路229弄-285弄(大胜胡同):包括229弄、241弄、251弄、263弄、275弄、285弄六条弄堂,建于1912至1936年间的新式里弄住宅,阮玲玉、杨振宁曾在此居住过。在上海数千弄堂中,叫“胡同”的只有这一条。 大胜胡同街面房 华山路229弄 华山路229弄,弄内有很多楼房 华山路241弄 华山路251弄 华山路263弄 华山路275弄(左)285弄(右) 华山路303 弄,弄内16号是蔡元培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现已新辟为蔡元培故居陈列馆。小区保安甚好,询问陈列馆怎么走时,很热情,不仅指路明了,还告知赶紧去,上午12点要闭馆的。 华山路303 弄,弄内 华山路303 弄12号 华山路303 弄16号,蔡元培故居外貌。还好不远,闭关前10分钟赶到,没有吃闭门羹。 华山路303 弄16号,蔡元培故居外貌 华山路303 弄16号,蔡元培故居陈列馆,陈列的物品全部是原物,资料详尽,图文并茂。 华山路303 弄16号,蔡元培故居陈列馆 华山路303 弄16号,蔡元培故居陈列馆,遇见四位前来参观的大学生 华山路323弄(四维新邨):建于1937年的新式里弄。 华山路325号 华山路常熟路口,华山路在此拐了个大弯,南北向变成了东西向。 华山路343号,属于351弄(海园)的街面房。 华山路351弄(海园):建于1937年的新式里弄。 华山路363—419号:幸福公寓,原建筑为三层,后加三层。 华山路457号 华山路乌鲁木齐北路(东北角) 华山路488—504号,496弄(融安坊):建于1912年的旧式里弄。 华山路488—504号,496弄(融安坊):建于1912年的旧式里弄。 华山路555 号(华山医院5号楼):建于1910年的古典主义风格外廊式建筑,红瓦坡顶,红砖清水外墙,木制矩形门,钢制拱券形窗。1911年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后几经易名,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华山路630号:建于1930年代的联立式花园住宅,两幢,一字排列,浅色卵石墙面,红色平瓦坡屋顶,上有老虎窗和烟囱。原为旅沪德国人的乡村俱乐部,1956年起为上海戏剧学院使用。前身为市立实验戏剧学校,由教育家顾毓琇与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创立,熊佛西为院长。 华山路630号:1949年改名为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后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命名为戏剧学院,系文化部高等艺术院校。 华山路630号:2000年划转为由上海市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原上师大表演艺术学院、戏校、舞校并入上戏。大名鼎鼎的作家余秋雨曾在此担任过几年院长。 华山路639号:中国福利会托儿所,1950年由宋庆龄女士亲自创办。 华山路639号: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p class="ql-block">华山路639号:外墙上有宋庆龄女士题词:愿小树苗健康成长。</p> 华山路643号:建于1920年代的独立式花园住宅,1930年扩展西翼,1937年加盖第三层,原为面向英国来沪的官吏子女为主的寄宿制女子学校,1945年被美国学校租用,1952年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迁入使用至今。 华山路688号 华山路699-731号(枕流公寓):建于1930年的西班牙式公寓大楼,因著名文化人周璇、孙道临、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余红仙、乔奇等曾在此居住过,故名“文化名人楼”。 华山路708-720号 华山路728号 华山路758号 华山路803弄 华山路823-827号:建于1937年的西班牙式建筑公寓,形体简洁,公寓北面有半开敞楼梯间,两跑楼梯与贯通三层的券门率直连接。原产权人为钟氏兄弟,他们的祖父是当年的赴美幼童钟文耀,后来担任多年的外交官,又历任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局长,北京政府财政部参事,1921年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谘议,上海华商银行行长等职。 华山路823-827号 华山路831号(孙家花园):建于1930年的独立式花园住宅,西班牙风格,红色筒瓦坡屋面,鱼鳞状水泥刮毛墙面。孙家花园原是当年上海阜丰面粉厂创办人“面粉大王”孙氏兄弟住宅。 华山路831号(孙家花园) 华山路847号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建于1862年,园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原为李鸿章幼子李经迈住宅。英国乡村式风格,南立面上下两层的木柱敞廊带有中国式样。双坡屋面,中部为双坡山墙露木结构,大花园有山、池、亭、桥、多植丁香。后数易其主,曾改名大沪花园。1930年代后期由美星烟草公司老板徐氏兄弟接受,因生产丁香牌香烟,方改名丁香花园。新中国建国初期,丁香花园为华东局机关所在地,陈毅、潘汉年、刘亚楼等先后在此办公和居住。1961年开国元勋陈赓大将,因心肌梗死病逝于此。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 华山路853号:丁香花园(西一门) 华山路855弄街面房 华山路855弄街面房 华山路868弄(总统公寓) 华山路889号 华山路891号 华山路893号:郭棣活(民族资本家,原永安集团旗下永安纺织印染公司总经理)旧居,现代派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有东西两幢,西楼建于1938年,东楼建于1947年。形体凹凸交错,有宽大的平台、阳台,楼梯间砌半圆形玻璃砖墙,设圆弧状楼梯。 华山路899号:建于1947年的现代式花园住宅,建筑外形十分简洁,坡屋顶,入口处有圆形旋转楼梯。 华山路905弄:汇益花园(北门) 华山路905弄:汇益花园(北门) 华山路913号 华山路919号:建于1930年的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前萍乡煤矿公司的经理凌子贞之妻、前沪江大学校长凌宪扬之母叶闺兰曾在此居住。1950年为上海造船学院筹备委员会使用,后为交通大学职工宿舍。 华山路921号 华山路922号(丁香别墅):建于1920年代的古典式花园住宅,四坡红瓦屋面,奶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刷。现为兴国宾馆9号楼。 华山路922号(丁香别墅)的篱笆墙 华山路978号:建于1940年代的独立式花园住宅,白色水泥外墙,俗称小白楼。著名电影演员白杨曾居住。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曾来这里做客,还在客厅里和白杨、蒋君超、王丹凤、秦怡等电影演员一起合影。 华山路1000号 华山路1006弄(华园):1925年德国商人在此租地兴建高级住宅18幢,英伦乡村式半独立花园洋房,各栋样式不一。 华山路1006弄(华园) 华山路1006弄(华园) 华山路1006弄(华园) 华山路1006弄(华园),弄内11号为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京剧梅派弟子言慧珠夫妇的旧居。 华山路1006弄(华园),弄内13号 华山路1076号:建于1916年的英国古典式乡村住宅,红机瓦陡坡屋面,半露黑色木构架,木构架间白色粉刷,二层山墙面有凸窗,底层墙而为红砖清水墙面。原为英商汇丰洋行大班住宅。 华山路1100弄、1120弄:建于1930年,两弄共有22幢新古典主义连体别墅式建筑。 华山路1120弄 华山路江苏路口,华山路再次拐了个大弯,东西方向变成了南北方向。 华山路1164号:泰利洋行大班住宅。 华山路1220弄(范园):建于1916年,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三层花园住宅12幢。业主自诩是当时顶级的花园式洋房,故名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弄内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建于1930年代,由英商太古洋行建造,一号楼为总部,二号楼、三号楼等供为高级职员及家属居住。后又建了20多幢风格迥异的别墅,有英国乡村别墅、法式和西班牙式洋楼。1941年,被日伪接管。解放后,成为上海市委办公厅招待处,改名为兴国路招待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来沪大都居住于此。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花园洋房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花园洋房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485号 华山路1500号:华山绿地,2001年底建成开放。 华山路1505号 华山路1515号 华山路1531号 华山路泰安路口 华山路1626号:原为1905年由马相伯先生创建的复旦公学,校内有建于1904年清代建筑李鸿章祠堂,以及建于1934年的复旦公学大楼。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分设大学部和中学部。1922年,复旦大学大学部迁址江湾,中学部则留原址,称上海市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1944年改名为上海市私立复旦中学。1950年,上海市市长陈毅为复旦中学亲笔题写了校名。1956年改为公立学校,称上海市复旦中学。 华山路1626号,复旦中学 华山路淮海西路口 华山路1731号:建于1922年的法国式花园住宅,双折重檐式屋顶,窗帘饰有圆拱券和较宽的弧拱券。 华山路1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华山路康平路口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校内有建于1919年的南洋公学图书馆,1921年后为交通大学图书馆;有建于1931年的南洋公学工程馆(今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由该校校友捐资建造,邬达克设计者。1960年加建至三层。 再往南,就到华山路的南端尽头,东面是漕溪路,西面是虹桥路,前面就是徐家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