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园的亭

盛爱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亭台楼阁是中国园林建筑的重要元素,亭独占鳌头。我衷情亭,我喜欢那小巧玲珑的亭子。当你游览中国古典园林,最亮丽映入你眼帘的是各式亭子。它们建在池塘边、假山上、庭园中,最显眼的地方总能找到它的影踪。文人墨客们的诗词、字画给亭子又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2010年春天,我出差上海,住上海徐汇区漕宝路,清晨我游览了座落在漕宝路上的桂林公园。桂林公园非常有特色的建筑是公园内的亭台楼阁,尤其是园内的亭子。它们布局合理,取名有趣。一亭一景、二亭一景、三亭一景。有哈哈亭,醉月亭、四面八方亭、鹿亭、半山亭、颐亭、双鹤亭、多角龙头亭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春天,海棠花盛开的季节我游览了莫愁湖公园,俗话说烧香访和尚我登上湖堤南岸竹林西坡的凤来亭上观公园景色。凤来亭1959年仿古重建,1974年复建。唐时登凤来亭可观南京凤凰台,今高楼林立、城墙高砌,已挡住了人们的视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4年元月,我重游瞻园,被园中的亭子造型和围绕亭子造景之美所折服。小中见大是瞻园造园的特点,几个亭子就分布在园西池和北池的周围。</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长方形横臥于园子西边的西池塘,池塘的西岸高坡上建有扇亭和岁寒亭。岁寒亭也称三友亭 ,“岁寒亭” 三字为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所题。亭之坡下, 遍植松、竹、梅, 暗合岁寒三友。其梅多为蜡梅,我游览的几天正逢蜡梅盛开。池东边是回廊,回廊中间有观鱼亭。观鱼亭临水而建,与“岁寒亭”隔池水相望,成为对景。康有为的女弟子萧娴题写了“观鱼”的匾额。北假山顶有薇亭,穿过薇亭,沿着回廊可以去到北园主景区,北园主景区中间是北水池,池东北部临水建 “春波亭”,离春波亭仅一步之遥的东北假山上座落着“稊生亭”。园中还有两个亭子,一个名延晖亭,位于一览阁的东南方,碑廊转角处,意为延迟太阳的光辉;另一个亭叫翼然亭。翼然亭是瞻园旧十八景之一。登亭远眺,园内景致尽收眼底,成为瞻园东区的最佳观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瞻园内几个亭子中以扇亭的故事最多最精彩。西水池西岸高坡上一条石头铺就的小道。小道错落有致迤逦于灌木、花草丛中。在这小道上座落着两个亭子,两亭南北相距大约十米,南者因形如扇子称为扇亭。扇亭曾叫铜亭,据史料记载,扇亭用铜铸成,亭下方有一山洞。 冬天,天寒,前人在石洞内燃烧炭火,用铜建筑材料传热取暖。这些情节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书第五十三回 “国公府雪夜留宾,来宾楼灯花惊梦” 中这样介绍扇亭,有一年冬天 “积雪初霁,瞻园红梅次第将放”。那年月,瞻园是明国公府。徐达十一世孙徐咏请表兄陈木南。只见那园里高高低低都是太湖石堆的玲珑山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俩人拉着手择级而上,走在高坡的石头小道上。石头小道上积雪还没有融化,两人沿着小道,“扶着拦杆,曲曲折折,来到亭子”。书中这样描写这个亭子,“那亭子是园中最高处,望着那园中几百树梅花,都微微含着红萼”。“表弟府里不比外边,这亭子虽如此轩敞,却不见一点寒气袭人”。徐咏在铜亭宴请陈木南。酒刚过一巡,陈木南感身上烘烘的,十分烦躁,就脱去外衣。席间,两人话语投机,陈木南又觉身上燥热,忙再脱去一件衣服边说:“尊府虽与外面不同,怎么如此太暖?” 九公子徐咏回道:“四哥你不见亭外面丈外雪所不到。这亭子是先国公在时造的,全是白铜铸成。内中烧了木炭,所以这般温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从吴敬梓书中所述这扇亭在明朝时叫铜亭,应该有徐达后辈用白铜铸成,亭下洞穴中点火烧炭,如今西方用壁炉取暖。可想我六百年前人就知道用建材传热的道理和实践!现山路两边树木茂盛,从池塘东岸望扇亭,亭隐藏在翠绿树木丛中。古铜亭早就不见其踪,今天看到是砖木结构的扇亭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衷情亭子,因为它靠四根柱子撑起这个灵动的建筑。通过能工巧匠的手把一个个亭建成各种形式的屋面,有亭角翘起的、有歇山卷棚八角形,有四角攥尖顶挑檐飞角的。它们让一个个园林灵动起来了。我衷情朴实无华的亭子。我们家乡就有这样的亭子,在小村南大港边,在甪钓湾古镇南南弯港的弯子口,你能见到这样的砖木结构的亭子。它站在南来北往行人的渡口。四根木柱撑着的屋顶。园林亭子的四柱用美人靠相连,而渡口的亭子的四柱是靠半米高墙体相连。亭子给过渡的行人夏日避阳、雨天躲雨,走累了还可以在半高墙体上坐坐。游览瞻园内的亭子,我心中的这些亭子影子油然而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