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二八淞沪抗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癸卯兔年小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2年1月28日夜11时30分,日本海军第一外遣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少将,指挥日本海军陆战队2300余人,在北四川路西侧,突向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日军在强大炮火及20多辆铁甲车掩护下,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从闸北向靶子路(今虹口区武进路)、虬江路、横浜路等各路口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占领上海火车北站。中国19路军78师156旅第6团,在团长张君嵩指挥下,当即予敌猛烈还击,上海128淞沪抗战打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 日军发动淞沪事变之目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外交界转移欧美各国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关注,在舆论界转移全球新闻媒体对918事变的报道,在军事上减低中国军队在北方的反击、以牵制中国军队主力、缓解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压力,在政治上掩护日本密谋建立伪满洲国的阴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陆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中国东三省,极大刺激了日本海军,他们对陆军轻松侵占中国东三省,获得军方及天皇嘉奖,赢得大笔的军费及资源,垂涎三尺。因此海军对在上海搞两线作战,并顺手牵羊占领上海,特别感兴趣,而犬养毅政府,已完全受到军方与军国主义牵制,对于上海的紧张局势,只能听任海军处理。 日海军认为,说不定上海中国守军,象东北军一样又来个“不抵抗”,那么海军还会顺手牵羊拣个大便宜了,再创奇迹占领中国富庶的工业中心。海军图谋在上海重演关东军918之战果,进而侵占中国东部沿海和工业中心。迫使中国政府承认其占领东北的即成事实,达到一箭三雕的多重目标,日本侵略者决定在上海发动进攻。开战前日军狂言:“三小时占领闸北”“十二小时占领上海”。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任日本驻上海陆军付武官田中隆吉少佐,在东京审判法庭作证时的证言指出,128事变是坂垣征四郎令花谷正少佐制造,宪兵上校重藤宪史和田中隆吉的情妇川岛芳子,雇佣杀手攻击上海日莲宗和尚,释放假情报煽动,并借机引发事端,挑起战火。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 中国政府的判断与反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略意图的判断,将日本的战争行为,判断为日军将“占领南京,控制长江流域”(见蒋介石《第二期抵抗方案》),认为战火将迅速扩展至全国,甚至认为“国亡即在,表示绝不屈服。此电发表后,影响甚大,“人心士气,为之大振””(见蒋介石《告全国将士电》)。有鉴于这种判断,政府认为国家军阀割据、内乱不已、财政拮据,无力与日本全面开战,目前应积极备战、加速工业发展,竭力避免冲突,忍让为上。对日交涉原则为: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绝不能让丢失东三省的悲剧重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鉴于918事变的残酷现实,19路军蒋光鼐、蔡廷锴及戴戟态度激愤, 他们说: “日本人处处都在向我们寻衅,处处都在压迫我们,我辈只有尽守土御土的天职,与倭奴决一死战。”蒋光鼐三人发《告全体官兵同志书》写道:不抵抗无以为人,不抵抗无以救国,认清楚此次与仇日拼命,” 固然19路军的武器落后,连粮饷都不济,但基于兼济天下的民族主义精神,他们决心为了中华民族同日军血战。156旅旅长翁照垣建议: “应该趁着在上海日军只有2000余人,以我们现在十倍于敌的兵力,可冲入日租借把他们消灭“。在得知国民政府态度后,蒋蔡等人感到沮丧,但也表示会服从军令撤出上海。蒋光鼐说:“遵照政府命令就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关东军坂垣征四郎大佐等策划成功918事变后,10月1日,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助理武官兼上海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应关东军坂垣电召,前往沈阳,坂垣要他在上海挑起事端,坂垣从关东军特务经费中提取2万日元交田中隆吉。田中将2万日元交其情妇,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即金壁辉),让她具体策划实施。金碧辉,清朝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第14女,民国元年清朝灭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复辟,将女儿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从此更名川岛芳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2年1月18日,川岛芳子唆使2名日本日莲宗和尚与3名日本信徒,到毗邻上海公共租界东区(杨树浦)华界马玉山路的三友实业社总厂,向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同时田中雇佣的混在人群中的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本和尚殴打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亍医院。制造“日僧事件"。随即以此为借口,操纵指使囗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焚烧三友实业社,砍伤三名中国警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田中隆吉又煽动1200余日侨集会,并沿四川北路游行,前往该路北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要求日本海军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虬江路时,开始骚乱,袭击华人商店。日本暴徒滋事后,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日军还向上海大量增兵,积极备战。当时,日军在上海集结了军舰24艘,飞机40余架,海军陆战队1830余人及武装日侨三四千人,分布在日租界和黄浦江上。1932年1月24日,日本特务机关,派人纵火焚烧日驻华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诬称是中国人所为。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前对四项要求给予满意答复,否则采取必要行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2年1月27日,接到日方村井最后通牒后,上海市长吴铁城于28日13时45分复文村井,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28日夜11时5分,上海市公安局接日方村井给吴铁城和公安局长回信,对接受日方四项要求表示"满意",但又变本加厉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吴铁城接到该回信已是11时25分。当 夜11时30分,不等中方答复,日军即向闸北中国驻军发起攻击,第19路军78师156旅翁照垣部随即奋起抵抗,来接防的宪兵第6团一部也即奋而抵抗,中国抗击日本侵华的淞沪抗战爆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1 日军第一次总攻失败,司令盐泽少将被撤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海军陆战队2,300余人,及4000多人退伍军人组成的武装日侨,在北四川路西侧,突向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日军在强大炮火、20多辆铁甲车、40余架飞机掩护下,1月28日午夜,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从闸北向靶子路(今虹口区武进路)、虬江路、横浜路等各路口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占领天通庵车站及上海火车北站。其中一路日军900余人进攻火车北站,一路700余人由北四川路进攻淞沪铁路天通庵车站,另外一路1600余人,以装甲部队掩护,对闸北靶子路、横滨路、虬江路、宝山路发动袭击。国民政府随即下令还击,19路军展开猛烈还击,刚从南京下火车的中央宪兵第16团,也立即加入战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9日天亮以后,2000多日军在装甲车掩护下,连续发起猛攻,日机也由航空母舰“能登吕”号起飞,狂轰烂炸闸北、南市一带。守军张君嵩第156旅,顽强抗击日军进攻,以集束手榴弹对付日军装甲车,组织敢死队以潜伏,伺机炸毁敌装甲车,并择机在炮火掩护下,向敌实施反冲锋,打退日军连续进攻,日军当天伤亡800多人,占其参战兵力1/3。据日军自供:“战斗极为激烈”,“市街到处起火,火焰漫天,战场极为凄惨。”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军近千余人,在强大炮火和装甲车掩护下,企图占领上海交通枢纽火车北站。29日下午2时,日军趁北站起火,向北站猛攻,我守军宪兵一个连,同日军激战1小时后退出北站。29日下午5时,156旅主力加入战斗,实施反击,打垮日军,并夺回北站及天通庵车站,迫使日军退至北四川路以东、靶子路以南地区,我军将士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国防路、虬江路、宝山路的几路日军全线败退回日租界内。19路军一度攻占日军上海陆战队司令部,日军第一次总攻。以惨败而告终。盐泽幸一发动上海事变,想当然认为中国会象918事变时一样,不会抵抗,仅武力恫吓一下,即可令中国军队退出上海,不料遭19路军坚决抗击,惨遭失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参谋部尤其是海军高层震怒,决定暂时停止上海作战,以停战为名从日本国内向上海增兵。29日下午英、美国领事出面调停,中日两军达成29日夜20时停止战斗的协定。开战第一个星期,日寇损失惨重,日军“三小时占领闸北”“十二小时占领上海”豪言壮语被彻底打破,重温918美梦魂断上海,其司令盐泽幸一少将,因首战失败被撤职调回日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 日军第二次总攻失败,两次撤换司令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2.1. 日军进攻吴淞要塞失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替盐泽的第二任司令,是新组建的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将。野村到职后即开始增兵,至2月2日,日军从国内增调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增援上海日军,其兵力达万人以上,又新增24混成旅团 (旅团长下元熊弥少将)等。从7日开始第二次总攻,野村改变了战略,以日军战力居首的久留米旅团4000人进攻吴淞要塞,企图从中国守军的右翼突破。我19路军,依托坚固的吴淞要塞,及蕴藻浜水网纵横的地理优势,阻击了日军水陆两路进攻,且吴淞的要塞炮,击沉了日驱逐舰1艘、击杀炮舰3艘,并协调19路军61师,将进攻纪家桥、曹家桥以及偷渡蕴藻浜的许多日军兵力歼灭。攻占吴淞,必先渡过蕰藻浜,日军几次强渡均告失败;狡猾的日军另选择从纪家桥和曹家桥一带,从南向北偷渡温藻浜,企图从后路包抄我吴淞要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2年2月13日拂晓,日军在烟幕弹掩护下强渡温藻浜,在曹家桥附近突破我军防线。19路军6团3营营长李荣熙,火速率全营驰援,阻击敌军前进。122旅旅长张炎闻报赶至张家宅,指挥部队从后包抄,将强渡蕰藻浜河日军千余人三面包围。自早晨7时起,双方肉搏数十次,被包围日本兵无路可退,数百人溺水丧命河中。我19路军亦伤亡很大,但同仇敌忾,且于下午2时展开全线反攻。下午4时,日军已死亡过半,仍作困兽犹斗。血战至晚9时40分,千余名日军全部被歼。战斗中,坚守某阵地的60余名战士,在战斗最危急时刻将火油浸满全身,负重型炸弹,突然冲入日军阵地,使日军阵线崩溃。李荣熙营长临死前仍高呼:“前进!打倒日本!”。时任日军第二任司令官野村吉三郎曾夸下海口:“日军渡过温藻浜之日,即为日本在沪军事行动终止之时。”结果,温藻浜曹家桥一战日军伤亡惨重,被19路军全歼,野村如意算盘落空。中国19路军成功粉碎了日军第二次总攻,日军无耐,又败退回租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月8日,日军在吴淞进攻又遭失败,消息传回东京,天皇命第9师团火速增援。并由陆军第9师团长植田中将,接替作战不力的海军野村吉三郎的司令职务,日军在128淞沪大战中第三次换司令官。2月16日,第9师团登陆吴淞。2月14日,军政部将第88、89师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税警总团合编为第5军,张治中任军长,隶属19路军,加入淞沪抗战。我19路军作战已近半月,伤亡很重。故蒋介石急令作为预备队的最精锐的德械87、88师、中央教导总队及税警总团共3万多人,立即派往上海,16日,第5军军部与87师259旅夜间抵达上海南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源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 张念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22 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癸卯兔年冬至十一月十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6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癸卯兔年小寒十一月二十五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28淞沪抗战上海地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28淞沪抗战中的中国19路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宝兴路上的日本陣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女子抗日义勇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被日军炸毁的商务印书館,左侧为东方图书館未在画面中,已被炸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