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流派

平凡客

<p class="ql-block">艺术流派是思想倾向、艺术主张、表现风格相同形成的艺术家群体。</p> <p class="ql-block">中外艺术流派很多,西方常见的有写实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达达主义等。</p> <p class="ql-block">写实派又称现实主义,出现于1848年法國革命,主张以观察为基础表现民众日常真实生活,俗称看啥画啥。</p> <p class="ql-block">法國著名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是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带黑狗的自画像”(1844)是他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印象派起源于1860年法國,抛弃了“古典艺术”绘画中最重要的线条要素,着重展现光彩的改变,甚至轮廓模糊看不清,成为西方绘画艺术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p> <p class="ql-block">法國奥斯卡·克劳德·莫奈(1840~1926)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经典画作“日出·印象”(1872)用美妙的光的变幻与运动展现日出港口景象,称为印象派的开山之作。</p> <p class="ql-block">野兽派是1898~1908法國盛行一时的现代绘画流派,以鲜艳的颜色和直率奔放笔法著称。</p> <p class="ql-block">法國亨利·埃为尔·伯努瓦马蒂斯(1869~1954)是野兽派创始人。“舞蹈”(1910)是马蒂斯艺术成熟期作品,画面朴实没有具体情节,简洁的背景,只用三种颜色却具有幻想深度,表达出强劲的生命力量。</p> <p class="ql-block">立体派又称立体主义,1908年始于法國,这是个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改变从一个视角观察表现事物的傳统方法,而是将事物的三维空间画面“堆”在平面上。</p> <p class="ql-block">法國乔治·布拉克(1882~1963)是立体派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埃斯塔克的房子”(1908),作品将所有自然物树木、房子、道路、天空画面压扁为几何图形,不分远近不按正常前后叠加,而是自上而下同样清晰展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表现派,20世纪流行于德、法、奥、俄及北欧,艺术家作品着重表达内心情感,忽视对对象的摹写,看起来象是对现实的一种扭曲与抽象化。</p> <p class="ql-block">挪威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表现派艺术先驱,“呐喊”(1893)是其代表作,该作品四次易稿,以扭曲的人形、夸张的表情和浓烈的颜色将人物沉闷、焦虑、孤独的情感表现极致,突显出人物声嘶力竭的内心呐喊。</p> <p class="ql-block">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95~1910)在欧美及部分中东亚地区的一场以工艺设计为主涉及建筑、家具、首饰、平面设计等门类设计史上的一次重要运动。</p> <p class="ql-block">抽象派是20世纪旨在摆脱直接模仿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抽象派以直觉与想象力为基础拚弃文学说明象征等手段專注造型与色彩的综合与组织,其独特与创新成为该世纪最流行的艺术风格之一。</p> <p class="ql-block">“构图八号”是抽象绘画之父,俄罗斯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最著名的画作,作品没绘画主题没逻辑故事与理性诠释,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可观形象不反映现实生活,纯粹由几何图形与颜色组成但不杂乱,只是常人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未来派诞生于1909年于1911年至1915年流行于意大利并傳布欧洲。未来派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所谓"心境的并发性"。</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贾科莫·巴拉(1871~1958)是未来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特点是用色和形抽象符号表现运动、速度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达达主义是一战期间(1916~1924)兴于欧洲的无政府主义艺术运动,达达认为战争是疯狂的集体屠杀,主张以反理性的,无政府方式来拯救世界。</p> <p class="ql-block">法國马塞尔·杜尚(1887~1968)是达达主义创始人之一,西方绘画史上名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是其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形而上艺术崛起于20世纪,其特征是用象征和寓言隐喻来传达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情感,具有强烈想象力和象征性的作品,赋予了艺术一种梦幻般的、超凡脱俗的特质,迷人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乔治·德·基里科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爱之歌》,橡胶手套比一座建筑物更大,被置于阿波罗神的头旁。基里科用非同寻常的尺寸,将截然不同、毫不相干的物体放在一起,造就了这个时期作品的疏远感。</p> <p class="ql-block">至上主义意为至高无上,创于1915年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之间,至上主义特点是抽象,作品以直线、几何形体和平涂色块组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俄國马列维奇(1878~1935)是至上主义的奠基人,“白底上的黑色方块”(1915)为至上主义诞生作,他认为画上呈现的并非空洞方形而孕育着丰富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兴起于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和文艺运动,波及欧洲各国。涉及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各领域。它吸收了达达主义反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克服了否定一切的弱点,有肯定的信念和纲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广为流傳。</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的“内战的预兆”(1936)利用写实的手法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体部位组合,如上臂长出的小腿和脚,以及大腿长出前臂和手的形象。这些怪诞且高大恐怖的形象象征着邪恶的战争,预示着它将对平静造成威胁和破坏。</p> <p class="ql-block">行动画派20世纪产生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重要分支。创作时,以画布铺地,画家在其上滴洒颜料来显示作者感情的自发冲动和强烈的动作效果为特征,亦称“动作画派”。</p> <p class="ql-block">美國杰克逊·波洛克(1912~1956)行动画派代表,他的油画“五寻的深度 ”又名“1948年第五号”,为作者“滴画”中的珍品,没有视觉中心,浓墨重彩,大量线条表达情绪,让观者自己去想像,去感受。该画2006年以1.4亿美元拍卖史上最高价成交。</p> <p class="ql-block">波普艺术1950年初萌发于英國,后传入美國成为美國主流的前卫艺术。波普艺术将身边物品如漫画,明星,高跟鞋等通过解构拼贴或复置创作,广泛用于时装、AC-DC、香烟、胶纸、摇滚唱片等上,是商业美术形式的一种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波普艺术60年代的纽约,最耀眼的光芒当属安迪·沃霍尔,甚至可以说他就是波普艺术的代名词。他创作的“玛丽莲·梦露”不仅是艺术品同时成为流行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极简主义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是生活及艺术的一种风格,极力追求简约,并且拒绝违反这一形态的任何事物是其特征。</p> <p class="ql-block">美國唐纳德·贾德(1928~1994)是极简主义运动创始人与代表。他认为艺术不应该代表任何东西而独立存在,他拒绝一切幻想、敘事和隐喻的内容,甚至不给作品命名,唯希望参观者关注其作品。</p> <p class="ql-block">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没有美,世界只剩下最原始务实粗俗的一面,人们单一追求实用,生活将变得枯燥无趣。</p> <p class="ql-block">学点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让生活到处充满阳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