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疆散记

时光留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新疆行</b></i></font></h1><div> </div><div> </div><div><br></div><div> 行前,几次坚持,又几次犹豫。其有三,一是行程三十余天,时间太长,出门一时难呀!二是新疆我去过,北疆从吐鲁番到霍尔莫斯口岸,贯穿东西走过一遭,也算是对新疆风土人情不陌生。三是起早贪黑,舟车劳顿,身体能否承受。<br>  当然,诱惑也是巨大的。新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六月的新疆是它最美的时节,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旅游的乐趣也是无穷的,美景,美食,地域风情,历史人文,都是值得一探究竟。为此,三十天的深度新疆行,从青海入疆,甘肃出疆,围绕新疆画了个圈。沿途也感概不断,不时抒发情怀,真是一次美好的旅行。<br><br><font color="#167efb"><i>没有抵达的地方<br>远方呼唤虚拟存储<br>如果是面镜子<br>没镶嵌永恒<br>体验不同河流<br>风吹鸟鸣枝条摇<br>喘息落下星星<br><br>从南向北行<br>盛夏热火,山头雪<br>湿地,绿草,泥土扮彩虹<br>山与水,绿色透水灵<br><br>我朝大山呼喊,换回飘渺回音<br>我向蓝天招手,白云铺下绿茵<br>等候到达,换上无尽彩装<br>轻松覆盖眼球</i></font><br><br> </div> 途中,车从中原出发,一路向西。过秦岭,过麦积山,过日月山,窗外景色青绿转枯黄,不由得来了诗性。<br><br><i style=""><font color="#167efb">我正在去旅行<br>离开舒适的生活<br>由一支鸟的翅膀牵动<br>穿越大嘴狰狞空洞<br>脚下沙石吱吱作响<br>大地像喧闹的植物<br>绿色变灰黄<br><br>看见陌生。远山,峡谷<br>跌落在宇宙投射不变<br>环境,时空,从青春穿越<br>野蔷薇看见黄土寂寞<br><br>他,不能呼唤风<br>只能看着倦鸟离去<br>我,渐渐走近<br>絲绸牵手的西域</font></i>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格尔木</b></i></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i><b><br></b></i></font></div><div> 我们是从青海入疆,在青海到达格尔木市,就给我一个惊喜,擦过西宁市就行在青藏公路,看到一路荒凉,车行八小时,陡然见到绿树,绿草,公路旁还有炼油厂,化工企业。格尔木到了。<br> 格尔木是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藏、青新、敦格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青藏铁路也贯穿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十年前乘火车去西藏途经格尔木,是在夜间,一觉醒来,知道过了格尔木,此后就进入西藏。<br> 安顿住下,我就急于去市内转转。<br> 城市不大,街道人不多,风格与内地城市没多大差异,没有內地的车水马龙,没有行人匆匆,与内地时差原因,已经九时了,城市还在白昼。走在街上莫名产生了兴奋感。<br> 不觉来到河东清真大寺,夜幕下清真寺一片安宁,古扑带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在夜色映衬下,一些身穿长掛,头顶白帽的信徒在教室讲课学习,桌上摆着书,手握手机,朗朗书声飘入夜空,这情景既新奇又震撼。<br> 街尽头一座灯牌显示“格尔木车站”,红色灯光,十分醒目,我即拍下照片,此时,已是晚上十一时。没曾想这次旅行,还踏足这座高原名城。不由得有感而发作诗一首。<br><br><font color="#167efb"><i>今天行到格尔木<br>我要把这个消息公布<br>我曾经向往格尔木<br>高原名城<br>无所顾忌的远<br>中原出发行三天<br>无所顾忌的高<br>拔地二千八百米<br><br>今夜我走在街头<br>家乡传来问候<br>晚上好<br>我还淌在白昼中<br>灯火初放<br>我只想看透你<br>这是由路延伸的城<br>一路的荒芜<br>在这里有了烟火<br><br>十年前路过<br>铁轨上没看清你<br>今夜看见格尔木<br>红灯闪烁<br>晃悠到河东清真大寺<br>白帽下朗朗读书<br>霓虹下车行<br>这是高原的抒情<br><br>我今夜的居住<br>只是三万的唯一<br>关注天空上的云彩<br>没有了唯一</i></font></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通过无人区</b></i></font></h1><div><br></div><div> 格尔木出发,我们走青新(国道315线)公路,向新疆进发。</div><div> 暴烈的太阳射在无遮无掩的白沙地上,沿途尽是黄土白沙,一路无人,一路荒凉。徒看着窗外黄土,承接着阳光的辐射,有了温度,这就是常说的无人区吗?<br> 这条路就是315国道,沿途高速路与国道并列,阳光曝晒,路旁没有植物,除了沙土就是石头,公路那条黑线在黄土上划开一条裂綫,扦向天际。在这无人境地,车奔驰,而窗外公路正是烈日曝晒,除了黄土 、石块,没有生气之物。地球上有环境恶劣的生态,着实不宜人生存。<br> 沿途过来,行在高速公路上,服务区生活设施便利。而在这无人区的公路上,车辆稀少,没有人迹,一切都随着人意。车上的人解决“三急”问题,也是下车后“男左女右”就地大开方便之门。<br> 若羌,一个西域特色地名,一个当晚的住宿地,一个进入新疆的门户之城。下午六时,当奔脱戈壁的尘土,我们进入这个县城。在这里有了人气,我的心情也如同卸下了什么,显得轻松起来。<br> 而在这荒漠地域,正处在罗布泊,楼兰地域。城中有许多以楼兰命名的街道,场所。如;楼兰大道,楼兰广场,楼兰体育馆,楼兰农贸市场,这此无不显示这座城楼兰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行在街头,心里与楼兰很近,思索着如此恶劣生态环境,楼兰城的生存与消亡,闻名于世的罗布泊也只能静静地躺在那。<br><br><i style=""><font color="#167efb">满目黄色避着风<br>太阳钟情一片迷茫<br>披散在焦灼黄土<br>公路胶着戈壁<br>此时无人<br><br>不经意<br>擦肩罗布泊,楼兰<br>一片苍茫,一片枯黄<br>他们曾有过浪漫<br>如今陷入深深的狂想<br><br>丢去一天风沙<br>夜宿若羌<br>绿色重显,人声喧哗<br>小城不得不随他<br>去了另一地方<br><br>晚上九时<br>我享受大盘鸡美味<br>思索风沙枯黄</font></i></div> <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塔里木胡杨林公园</b></i></font></h1><br> 资料介绍,塔里木胡杨公园是集大面积胡杨与塔河、沙漠、戈壁、沙湖、湿地、古道以及荒漠草原为一体的自然景观。构成胡杨与沙漠毗邻,河湖相嵌,生死胡杨交替等多种自然景观。是高品质旅游景点。<br> 我们居住在距离塔里胡杨林公园六十公里的轮台县,一早驱车到达。只见景区大门修的气势十足,此时游客不多,而靠近湖泊,湿地区域正在修缮,因此门票,景观车票全免。<br> 进入景区,眼前的一切震撼了眼球。沙土上,枯木卧地,绿叶冠顶,千姿百态。怪异,苍桑,活脱脱的原生态。走在园区,如同走进魔幻世界。<br> 夏季的胡杨顶着青绿,秋季的胡杨顶着金色的叶子,众多游客趋之若骛。而人们对胡杨树的赞美更是一绝,“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杨,一亿年的历史”。<br> 在园区门口,一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胡杨树,名牌上介绍,这棵树是“胡杨王”,已经三千年了。真的三千年?这大概是人们对胡杨树的美好祝愿吧!<br> 正在修缮的旅游綫应该更精彩,而我仅窥见公园一角,就使我尝心悦目,浮想联翩。<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 color="#167efb">胡杨林(散文诗)</font></i></div><font color="#167efb"><i><br> 什么时候看见生死为伴,什么时候看见青绿转为金黄。什么时候沙土抹去枯黄,什么时候绿叶挑起枝丫。什么时候头顶绿冠,栏腰挂苍桑,脚踏在枯木。<br> 请到沙漠看胡杨,那里随处留着魔幻。抵御沙漠无情,依然自我。生死共生,三千年不朽。<br> 我踏着梦游的脚步,看绿叶,看枯木,看残枝,看横躺立卧,看见同在蓝天构建和谐的生与死。<br> 在林间,枝丫横生,倾泄过往,绿叶成荫,诉说来世。只是摇曳与静置相对,彼此无语。<br> 一片枯木下,枝头顶绿叶,相互映衬。生,生的朝气蓬勃。故,故的栩栩如生。<br> 一枝胡杨王,凭空活了三千年,枝繁叶茂,正值壮年</i>。</font><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独库与峽谷</b></i></font></h1><br> 穿越独库公路是许多游客的心想内容。独库是穿越天山,南疆北疆通达的公路,全程五百余公里,使得南北疆行程的千余公里缩短了一半。而且境内风景美如天,自开通以来,吸引众多游客穿越,一览美景。由于地貌复杂,气候多变,独库公路每年六月才开放,通车时间不到半年,平时是封闭状态,在开通时也只允许七座以下车通过。我们的车超过这个标准,只能望路兴叹了。不过,在北疆租辆七座车去巴音布鲁克草原,走了一段独库公路,也算到独库一游。<br> 在独库公路北疆起自独山子,南端起于库车城,这也就是独库公路的名号来由。在库车端路旁有天山大峡谷,随着独库公路的建设而声名大噪,起了个独特名字“神秘大峽谷”。在北端有独山子大峡谷,这一南一北大峽谷遥相呼应着。<br> 独山子大峡谷是由奎屯河的天山雪水,雨水在平原上冲积出的沟壑,形成大峡谷这奇特景观。五年前我去过,灰黑色地貌,视野开阔。俯视深谷,河谷布卵石,土壑林立,这远观的效果,还真是有了神秘感,真想下去一探究竟。<br> 天山神秘大峡谷,则是红色沙土山脉,峡谷藏在其中。谷内的通道,时而宽敞,时而窄小,行在其中,时而跨步前行,时而葡藤过巷。阳光照射红色山峰,发出魔幻般金色光彩。仰望天空,视野的局限,窄窄的红色山石中,看着窄窄的天空,天是蓝的,身旁没有植物,只有红色崖壁和怪石,让你充分发挥想象,这就是神秘的魅力?<br> 这神秘大峽谷设施建设较完善,偌大停车场停了许多车辆,有来游玩的,也有许多车辆停在此,是等待六月十八日独库公路开通,穿越公路。我见到一辆来自宜昌的房车,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已在此等候多日,攀谈以后,我留下一句话“现在年轻人真会享受生活”。<br> 对于景点的描述,有点落俗套。走过峽谷,只是感悟到别样情怀。<br><br><font color="#167efb"><i>红色山崖包藏神秘<br>挡住的峭壁点起想像力<br>探密的脚步<br>一点点拨开迷雾<br><br>穿过红石<br>身旁矗立陡峭<br>把心灵推向高处<br>仰头,探寻天空<br>只是显露一条窄缝<br>蓝光洒进幽谷<br>步道留水的痕迹<br>牵引沙石流出峽谷<br><br>所有视觉,划开蓝天广阔<br>所有思绪,停在红墙阻隔<br>峡谷沦陷在世上某处<br>穿越峡谷,风徐徐<br>河道沙石铺地</i></font>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白沙湖</b></i></font></h1><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把雪挂在山顶<br>把沙披在身上<br>把水沉寂在肚<br>撑起蓝图,安顿自己<br><br>抛弃绿色去哪里<br>挂在蓝天映水中<br><br>帕米尔为你披白纱<br>你衬托帕米尔荒凉<br><br>看见山巅白沙<br>看见水中卵石<br>看见潋滟波光<br><br>终日坚守,不负日日春光过<br>蠢蠢欲动,弥漫喧闹荡碧空<br></font><br> 这是游览了帕米尔高原上白沙湖后有感而发。这个近旁山上有雪,岸坡山上披沙,岸边卵石铺就,蓝色湖水静静躺在荒凉的湖,你见过吗?我这个来自千湖之省的游客,也感到新奇。<br> 白沙湖是近几年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它座落在喀什西行近二百公里帕米尔高原上,是国家5A级景区。要说白沙湖风光并不秀丽,但它以奇特吸引游人的目光。远山积雪末融,近水沙山环抱,银白色沙子如绸缎铺在山体,蓝水映衬白沙。这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就这么和谐地共存,以独特状态抚慰着游客。<br> 公路旁牌上显示距红其拉甫山口134公里,这里是边境地区,距离巴基斯坦很近。无怪景区值守人员身穿迷彩,臂戴“民兵”䄂标。</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游赛里木湖</b></i></font></h1><div><br></div><div> 赛里木湖是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说的是来自大西洋暖湿气流跨过平原,停止在天山山脉,充足的水,造就了美丽的赛里木湖。<br> 五年前,我来到赛里木湖,那是在四月,赛里木刚刚脱过寒气,初春的湖岸旁还堆着雪,残雪未尽,冰面溶化,春草萌芽。远山白雪恺恺,湖面还是寒光熠熠的冰,只是阳光下,己显出疲态,破裂的冰块布在湖面,顺应着天时。<br> 此时,我写了一首小诗<br><br><font color="#167efb"><i>凹陷得深幽,拦住的圣洁泪珠<br>索性住下,<br>山峦弥漫着雪的神韵<br>四月的太阳<br>冰面皱纹纵横,冰刀缺了刃<br>春风吹皱时闪闪亮波<br>倒影着善变的云<br>不愿万里寻海<br>阳光眷顾下袅袅升天<br>再缓缓落下<br>伴着雪,复始着源头<br><br>草,花追着季节<br>撵出一波波脚步,踏热道旁小草<br></i></font><br> </div> 今年六月,我又一次来赛里木湖,这里可是既熟悉又陌生。<br>  下午时分驶近湖泊,在高速公路上,远观,远山彩绿,除去冰的湖面,碧蓝碧蓝。宽阔水面荡漾的微波,轻柔而温顺。沿湖修的游览车道,交织在绿色草滩。草滩上开着五彩小花,这不起眼的小花,点缀在美景,更增添了赛里木湖的魅力。<br> 在入口处建设起游客中心,接待游客。游览方式也是多样,围湖自驾游。九十公里行程,沿湖有许多景点,且行,且停,且游,一天时间也不会出现视觉疲劳。<br> 当日,蓝天白云,阳光当头照,望见美不胜收的景色,心情大好。<br> 第二天,我们去游玩,天公不作美,降雨,起狂风,湖面掀起波浪。我们南方的游客穿上薄料羽绒服也冻的瑟瑟发抖,只得草草地游了一圈。<br>  不过我还是小有收获,又写了一首小诗。<br><br><font color="#167efb"><i>游行在弯曲<br>没有规则的贮藏<br>不仅仅是泪珠<br>吹绿的草<br>与你同行<br><br>我多么喜欢海呀<br>流动的情绪<br>落在高原<br>幻境的游动<br>勾勒天际的蓝<br>将飘渺落下<br><br>蝴蝶的翅膀<br>正痴迷清澈的水<br>禁锢唤醒自由的脚步<br>带来祝福<br>带你去看<br>芦苇,荷花<br>带你去听<br>蛙鸣,蝉声<br><br>此时,我落在岸旁<br>静静听涛声<br>那是多么不同</i></font><br><br> 两次不同的游历,环境发生了变化,游览方式发生了变化,心境也发生了变化。最重要的是对环境的感悟更深刻了。从两首诗里,是不是觉得我更加亲近大自然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游喀纳斯</b></i></font></h1><br>  最早知道喀纳斯湖是说湖中有水怪,上世纪九十年代传说更盛。如同当初神龙架有野人,媒体大肆渲染,考察队去考察,一时间云里雾里,似乎真有其事,现在看来都是噱头。神龙架的松柏镇,木鱼镇成为人们旅游避暑之地。而喀纳斯湖也修建有1068级台阶的观景台,取名“观鱼台”,登高是看鱼,不是寻水怪。<br>  对此,我感概一番。<br><br><font color="#167efb"><i>想着水怪<br>踏进喀纳斯<br>深藏不露在深中<br>表述只是言中<br>那么轻松<br><br>我喜欢<br>这个方向<br>开花的季节<br>水面蒙在绿色中<br>松林追寻<br>只有水笑盈盈<br><br>站在高处观鱼台<br>云天下绿色<br>蔟拥碧蓝<br>也许是<br>碧水突发奇想<br>唤来大鱼<br>作水怪<br><br>顺小路下坡<br>绿草随风摇摆</i></font><br><br>  喀纳斯湖位于阿勒泰境内,从地图上感知,在新疆最北角,与境外多国接壤。湖处在深山密林中,我们的车只能停在位于湖区有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坐景交车去湖区。坐在景交车上一路观景,沿途山林风光,河水流淌,到达景区只见人流如潮。<br>  来到湖边,美丽风景果然名不虚传,正值中午,阳光直射。不大的湖面(湖域有45平方公里)被不高的山峦,湖边松林蔟拥。岸旁停靠小游轮,游客可入湖一游。湖水被游轮推出小波浪,挠得浅水岸边水草一晃一晃。此时,湖面无风,我静静地欣赏这被誉为“人间仙境、神的花园”。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一个叫禾木村的地方,它是喀纳斯景区景点之一。 <br>  这藏在深阁无人知,群山环抱的绿地,散布着图瓦人居住的小木屋。走进村,看见院落零散分布,居屋构造简洁。一户一个小院,生长着杂草,一条禾木河从村旁哗哗流过,两岸白桦林新绿通透,过铁索桥登高观景,山峦,绿地,木屋尽收眼底。看似无序的禾木村透写浓厚生活气息,无怪摄影爱好者,美术师们趋之若骛。<br> 我观察到,这里商业气息太浓,几乎所有小木屋都成为小商店,小餐饮。不过,从整体大环境看,还没有影响他美的格局,只是会丢失人文传统吧。<br>  对于木禾村的美,我产生了联想,我们是夏季游览,见到的是浓浓绿色,如果是秋季那就是黄色艳了,冬季则是白雪皑皑。<br>  这自然风光,透显着异域风情,童话世界,不似田园,似桃园,似仙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吐鲁番叙怀</b></i></font></h1> <div> 吐鲁番,我是第二次踏足这里。参观吐鲁番愽物馆,概述了解西域重镇,曾经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里聚焦。古丝绸之路,交河故城遗址,王爷府。再现的文化在这里刻下烙印。<br> 神奇的气候使我领教了他的不一样,这里古称“火洲”,常年温度较高,最高可达四十度以上,这也有了火焰山”奇景”。五年前的四月,我来到这里,那时正值江南仲春,万物复苏,大地铺绿。而这里气温己达三十五度,没有绿色遮掩的山,面对的是火红,拍下的照片是一座座红色山壁。果然名不虚传,连山都是火红。<br> 这次在太阳还没升起时我来到这里,只见壁陡的山是一袭褐色土层,与一般山岭无异。当太阳升起,阳光射在光秃秃褐色土山上,山土呈现红色,似火爬在山上。原来是阳光照在山土上,拍出的照片才出现火红的效果。<br> 大自然真的好神奇,可以让土冒出火的味道。<br><br><font color="#167efb"><i>逐一脉红焰山石,埋去青绿<br>火与土,阳光与粉丝<br>独享芭蕉扇的热情<br>竖起的金箍棒<br>欲与江南火炉试比高<br>捧住老天洒的十六毫米<br>脚下栏坝蓄雪水甘汁<br>茫茫红土,四月就钻进丹炉,<br>燃着吐鲁番的风景</i></font><br></div> “坎儿井”即当地人对“井”的称呼。<br>  游览坎儿井,见到巷道渠水流淌,我不由得思考,它与水井有何不同?我们一般意义的井是人工挖掘竖向向下取水,称为“水井”。坎儿井是人工开凿的横向流水渠。以我的理解,一是人工开凿,二是引水流渠,三是埋在地下,称之为井,也就名至实归了。 <br>  水井是取地下水,而坎儿井是引天山雪水。在戈壁上打竖井,横向掘渠,藏水于地下,避开地面干燥酷热环境水的蒸发。真是异想天开出奇功。<br><br><font color="#167efb"><i>戈壁上荒漠的只剩石头<br>掘条沟渠埋在地下<br>藏不露的雪水传递春<br>岁月流传下的奇迹<br>横竖在乱石下<br>淳朴的没有一丝娇柔<br>道出涓涓清流洄行大地<br>淌过来,掩住绿色万顷<br>薪火代代相传,千年不杇<br></i></font><br> 这一条条埋在地下的暗渠,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资料介绍,现如今新疆境内有千条坎儿井(称“条”,而不称“口”。)流淌着天山雪水,让戈壁变绿洲。 吐鲁番座落在黄褐色戈壁上,身旁是干燥,枯黄。绿色植物也是点缀生长在黄土砾石上,空气中弥散的是干燥。虽是高温,凉风吹来,却是习习凉意,而进入葡萄沟景区,戈壁便完全抛在身后,身旁是一片绿洲田园。<br>  葡萄沟这片绿洲,真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一条长8公里,宽2公里的沟状地貌,依山傍水,园内一条溪流。一垅垅葡萄架长廊,藤蔓叠漫,绿意葱茏。坐景区电瓶车,沿涓涓溪流慢行,立马感觉沟里气温比外面低,凉爽了许多。民居穿扦其中,游客漫步,仰观葡萄架,休闲、娱乐、避暑一网打尽。<br>  著名歌唱家关牧村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让吐鲁番与葡萄之间联系的更紧密了。在这幽静的观光地,我去时葡萄已成型结果,一串串低垂在架下,与我们内地的葡萄相比,挂果密度大,果串密实下垂,结实抱团,只是在六月,葡萄青绿,还有两个月成熟,那时是怎样的景象呢!<br><br><i style=""><font color="#167efb">寻找你,满眼绿珠抱团<br>叶下垂挂,欲滴,不愿落下<br>我眼睛融入,与你一起倒挂<br><br>目击戈壁浑黄,沟里一片绿洲<br>日光猛烈,划过酸甜比风飘的更远<br><br>六月阳光,我循声踏足<br>绿叶蔽日,珠球藏在青绿<br>我想合掌捂住,与你一起变红</font></i>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星星峡 </b></i></font></h1><div><br></div><div> 从哈密出发,一路向南,看见的又是一路戈壁,一路荒凉。</div><div> 前面要通过重要关口……星星峽。 <br> 星星峽是新疆与甘肃的分界点,是新疆的东大门。车在不高的灰色山岭穿行,沿途荒景,感觉就是穿越关口隘道,突显古时兵家之争要地,更是絲绸之路重要通道。历史上林则徐被贬至伊犁,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就是从此道入疆。<br> 过了峡口,过了星星峡检查站,也就踏上回中原内地之途。就此,三十天的新疆行告一段落。<br> 漫游新疆,我的认知己经脱离过去的“援疆”“支边”狭窄观念。新疆大,美。历史人文十分丰富,人民百姓安居乐业,美食佳肴诱人欲滴。真的是“新疆是个好地方!”<br> 新疆西域,有古丝绸之路,是另一种人文风情,历史留下太多记录。许多离开中原进入西域的情感是一些乡愁,一些悲凉。从中原走出,即是去了异域他乡,大漠朔风中只能回眸中原。<br> 我们通过星星峽,则是由大漠回中原,留下的是怀念,回忆,这些不是一闪而过的星星峽能够抹去的。</div><div>2023/9/11(完稿)</div>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照片系作者手机拍摄✊</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