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

峨眉雪

<p class="ql-block">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西工业重镇。早在清末民国初期,传统手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就已经相当发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机械制造业和军工产业迅速崛起。新中国成立后,柳州被列入国家重点投资的中心工业城市,汽车、冶金、机械、化工等产业快速发展,在广西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来到柳州,一定要去参观柳州工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柳州工业博物馆位于柳州市柳东路220号,是在原第三棉纺厂旧址上改建的,总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2012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分设工业历史馆、企业风采馆、生态宜居馆、机动展馆以及商业、休闲服务区等。展陈面积达2.5万平方米,馆藏工业文物3万件,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工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时间原因,我重点参观了主展馆"柳州工业历史馆"。它是利用原两层锯齿形的纺织车间改造而成的,展陈面积12000多平方米。展品包括上世纪初以来柳州所使用和生产的各种类型工业设备、产品等工业文物近6000件(套),它们见证了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馆,我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个蓝色庞然大物。这是一台法国20世纪50年代制造的双动压力机,上世纪80年代由柳州微型汽车厂引进,用于汽车大型冲压件生产。高10米,宽5米,厚3米,自重150吨,冲压能力650吨。</p> <p class="ql-block">展厅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的是清末民国初期柳州传统手工业的状况;第二部分介绍的是192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柳州的工业状况;第三部分介绍了解放后柳州工业的快速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早在清末,柳州的传统手工业已有一定的规模。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柳州的水陆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北至川黔、南至越、粤,柳州的桂中枢纽地位基本奠定,为柳州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其中纺织业、竹木制作业、土法制糖业、食品加工业等占有突出的地位。 </p> <p class="ql-block">西方工业革命和中国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传统手工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产业升级转型,一批新型产业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到了民国初期,柳江河上船帆如云,共有码头二十余处,成为大商户开设经纪行集聚经营的地方。无论是来自柳江上游的长安(今融安)、柳城、大埔和龙江上游的金城江、怀远、宜山等地的出口土特产,还是来自柳江下游梧州、广州、香港等地的进口工业商品,都在此集散。</p> <p class="ql-block">柳州末代知府杨道霖于1909年创办了华兴木植公司,并在梧州、贵州等地设厂,集采伐、加工、运销于一身,采用进口的机器加工木材,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1916年5月,柳州商人陈敬堂集资创办了柳州电灯公司,安装了木炭发电机组,并向城区官府和主要街道、商店供电照明,开创了柳州公用电业和城市的照明之先河。</p> <p class="ql-block">1925年新桂系统一广西后,重点投资建设柳州,曾谋划省会迁柳州。柳州的机械制造、生物化工、采矿冶炼、军工制造、城市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1925年至1927年,在柳州修建的公路居全省之冠,以柳州为中心的交通枢纽主骨架已基本形成。1928年开始建设的柳州机械厂,从事普通机械及部分军械设备的修理和制造,投资规模之大,在国内屈指可数。此外,柳州酒精厂、柳州士敏土厂等一批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柳州一跃成为广西工业重镇。</p> <p class="ql-block">在展陈的设备中,这台由南宁铁路局柳州机务段提供的"中英庚款"牛头刨床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床身铸有"中英庚款"字样,是英国政府作为退还"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提供给中国的,今天它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架名为"朱荣章号"的飞机,它是1937年柳州机械厂一位叫朱荣章的工程师制造的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抗战爆发后,该型飞机批量生产,在对日军的空战中屡建奇功。</p> <p class="ql-block">当年,白崇禧亲临试飞场,观看飞机试飞并与设计师和试飞员进行合影留念,亲自命名该飞机为"朱荣章号"。</p> <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日军发起豫湘桂战役,相继攻陷桂林、柳州。柳州绝大多数企业仓促疏散,来不及撤走和无法运走的厂房设备均遭日军破坏,柳州工业受到重创。到1949年,全市稍有规模的企业所剩无几。新中国成立后,柳州工业在"一五"(1953-1957年)时期,形成"重工业化"的雏形,奠定了柳州社会主义工业基础。</p> <p class="ql-block">铁路部门和铁道兵集中力量抢修遭到战争破坏的线路及行车设备,湘桂铁路和黔桂铁路柳州至金城江段先后修复通车。五十年代起,铁路部门对湘桂、黔桂铁路多次进行重点技术改造,扩建、改建相关火车站,铁路干线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p> <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起党中央决定将柳州建设成为祖国南方的新兴工业城市,并以重化工业为主进行规划和布局。1958年的南宁会议上,中央为柳州安排了十大工业项目,即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站、柳州联合机械厂、柳州化工厂、柳州动力机械厂、柳州建筑机械厂、柳州水泥厂、柳江造纸厂、柳州第二化工厂和柳北水厂。这些工业项目的建设为柳州后来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期间,在柳州市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柳州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p> <p class="ql-block">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导下,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依靠自己的智慧,研究制造出了一批各行业急需的生产装备。</p> <p class="ql-block">1962年建成投产的柳钢一号高炉,高43.2米,炉容255立方米,设计日产量357吨,年产量11.5万吨生铁。</p> <p class="ql-block">柳州机械厂于1960年8月试制成功"丰收"牌37型拖拉机,性能良好,质量可靠,远销全国各省区,还出口到东南亚各国。</p> <p class="ql-block">柳州工程机械厂同期自制的C620JX型车床,满足了当时的生产需求。</p> <p class="ql-block">1960年由柳州空气压缩机厂研制成功的4L-20/8型空气压缩机广泛用于矿山、水利建设行业,并出口亚、非、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柳州电机厂1966年制造的 SJ 系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广泛用于变电站、工矿企业配电室等场所,直到2005年才停用。</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室外展区,还展出有众多我们比较陌生的工业设备。下面这个怪物叫塔形炉箅(bi),是煤气发生炉的核心部件,被称为造气的"心脏",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安装于柳州化肥厂造气车间。</p> <p class="ql-block">MBC / RHJS 型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为原柳州市针织总厂在"八五"期间技术改造时购买的设备,该设备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染色控制。</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外还有火车书吧、亲子阅览室、企业创意集市等,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座双马奋蹄争斗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座"老柳州"熟悉的雕像曾经是柳州市的地标,它象征了柳州人民奋勇相争的精神,也是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以来,柳州市深入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形成了传统产业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元工业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柳州工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