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蔚蓝 (Go Blue) (威尼斯篇)

风中豺狼(Yiping)

<p class="ql-block">几个月前,亚特兰大的朋友Julia和Mark邀请我们同赴地中海, 体验一下蔚蓝大海上那些古老的文明和绚丽的风景。本来有点犹犹豫豫,后来一看要去的地方是十字军同奥斯曼死磕的路线,一下兴趣大增,立马报名加入。吃过西餐的都知道,西餐这玩意基本是属于洞穴人的2.0版本。把生菜摘下来,用有香料调料拌一下, 或者整块肉架在火上烤,用香料腌一下,反正啥东西必须都要香料。那时的香料,比金子还贵,比如一块生姜可以换一头羊。反正西方拍“闪闪红星”的话,潘冬子肯定在竹筒里放的是胡椒不是盐。现在笑话人穷估计是“这哥们连iPhone都没有”, 当时西方有一句很有名谚语“他穷得连胡椒都没有”。我估计丝绸之路,从中国带着不少香料倒卖到欧洲,威尼斯是属于进入欧洲的倒买倒卖的重站。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威尼斯,十字军东征一个必经的大站。</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是先从美国飞到巴黎,然后再从巴黎飞往威尼斯。</p><p class="ql-block">在美国机场,等待飞机时,写下了以下的诗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向威尼斯↝</p><p class="ql-block">能否把我融化在海里</p><p class="ql-block">融入每一个小小水滴</p><p class="ql-block">随着贡多拉桨木的摇动</p><p class="ql-block">起伏飘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否把我刻在那座千年桥里</p><p class="ql-block">当你轻轻滑过桥底</p><p class="ql-block">会听到浪里的低唤</p><p class="ql-block">声声叹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否把我放上高耸的庙宇</p><p class="ql-block">当白云投射着你的倩影</p><p class="ql-block">我可以触摸蔚蓝的天际</p><p class="ql-block">如梦如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否把我寄存在这里</p><p class="ql-block">等着你归来时把我提取</p><p class="ql-block">放在记忆的窗台</p><p class="ql-block">千年万季 ​</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中转站是巴黎。很多年前来过巴黎,当时还没有大批老中来买买买的情况,这次发现居然飞机场的各种指路标语都有简体中文字。整个飞机场中心地带,就是个买买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也许我是属于农民进城,感觉东北铁岭平时剥大蒜的小盆,人家放在“Hermes"的小店里,巴黎城里人就敢标价$650欧元。</p> <p class="ql-block">整个机场候机室居然门口没有标到哪里去的航班,感觉非常混乱,搞得我们这些外国人到处打听。整个大厅頂的设计感觉是农民种菜暖棚顶的理念,这个是同几年前LV的包设计为中国农民跑单帮那种三色条形大包包一个意思。反正乍一看,我有点时空错乱,以为转回了美国乡下。</p> <p class="ql-block">几个小时后安全到达威尼斯的马可波罗机场,同法国一样,到处有中文标记。机场同威尼斯隔水相望,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是乘水运船。</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的公共交通“水车”(蓝线),整个运行时间大概要1个多小时,我们是最后一站“圣马克广场”。</p> <p class="ql-block">汇师威尼斯</p><p class="ql-block">Julia和Mark这次一直没收到飞机票, 直到他们知道我们拿到机票后才急急忙忙打电话给agent。估计那个时候实在太晚了,转无数次机的机票都很紧张了。估计他们俩都做好了美国转亚洲,亚洲转大洋洲,大亚洲转非洲,非洲转欧洲的准备。但是,就这样的机票也没了,只剩下“直飞”, 旅游公司感觉是咬着牙,给他俩买了直飞机票。凭这运气,他们先期达到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圣马克广场,属于整个威尼斯最核心地带,整个地方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拿破仑曾说这里是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圣马可教堂,拿破仑办公过的总督府,还有叹息桥和高耸入云的钟楼。圣马可教堂是座有1000多年历史的教堂,从公元800多年前兴建。这里的教堂如此之多,保存完好,只有墙壁略显斑驳。为了不破坏这种美感,威尼斯没有现代的高楼大厦。欧式建筑特有的彩色调、窄巷、尖顶、古雕、石刻,黑色的铁艺栏杆、窄小的彩色木窗、结实的木质拱门、充满艺术线条美的外墙,以及每家每户都要在阳台和窗户上种的花,这一切都赋予这座城一种别样的宁静,让人的节奏忍不住慢下来,灵魂不再跳跃、浮躁,你的眼,你的心只来得及在这里深深地沉醉。</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San Basso教堂, 具有鲜明的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广场四周遍布各种小小巷子,像极了上海的弄堂,“弄堂”有饭店,旅馆和商店,我们就住在有名的钟楼底下的弄堂里。Julia和Mark这次中头奖,旅游社给他们整了直飞。也幸亏他们提早到,把七拐八弯的小弄堂全摸清了。我们到船码头时,他们来接我们,让我们顺利入住。</p> <p class="ql-block">除了小弄堂,这里也是水道遍布,整个威尼斯没有汽车,那著名的贡多拉,就是交通工具了。</p> <p class="ql-block">这景色突然让我想起秦淮河,感觉时空转换,分明看到了意大利版的秦淮河了。</p> <p class="ql-block">水道上当然有很多的桥梁,最著名的是叹息桥(Bridge of Sighs)。叹息桥的外观和其他的桥不同,密封式的拱桥建筑,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由内往外看。两端连接了法院和监狱,传说当死囚经过这座桥的时候,常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为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另外也有传说,曾经有一名死囚经过这座桥时,透过小窗看见自已以前的女友和新恋人相拥,不禁叹息,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Grand Canel(大运河)是威尼斯交通大动脉。因为以前所有的交通都是船运通过大运河,所以在19世纪前整个大运河居然只有一座桥(Riato Bridge),就是照片上的这座桥。</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贡朵拉</p> <p class="ql-block">Saint Mark's Basilica(圣马可大教堂)</p><p class="ql-block">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威尼斯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是基督教最有名的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教堂几乎有1000年的历史了。它是天主教最富丽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拥有500多根石柱和4000多平方米的马赛克画。它是拜占庭、哥特的风格的混搭,前面看上去哥特风格,上面看是却是拜占庭风格。是为纪念耶酥十二圣徒和收藏战利品而建,放了不少十字军抢来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有5个拱顶,金“顶”辉煌,有着世界上现存唯一保存完好哥特式黄金艺术作品,是宏伟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批来的都热爱美食,来到威尼斯,不找个当地的餐馆,感受一下氛围,享受一下风味,那是会很大的失缺。</p> <p class="ql-block">老板娘特地推荐的Zukini Flower</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匆匆而过,却带来了很多的体验。旅游犹如人生,有太多的东西要看,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人要遇,却只有太少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威尼斯,以水都之名,橫亘其间的,不仅止於于弱水,更是各路文化崢嵘之地。她的美,依然如故,仿若往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