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十五):卢沟桥和宛平城

平哥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p> <p class="ql-block">  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p> <p class="ql-block">  古时候,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明月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所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1698年重修时,康熙帝下令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的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  作为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和全民族抗战爆发地,卢沟桥不仅是丰台区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影响深远的国家重大活动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  到了秋天,永定河的水流量已经很小了,只剩河床中间的水域。</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位于卢沟桥景区内。展览包括历史之桥、科学之桥、艺术之桥、文化之桥、英雄之桥五部分,全面展现了卢沟桥的历史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又称宛平县城,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境内,在卢沟桥东,与桥相距百余米,是一座桥头堡。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称“拱北城”,清朝时期改称“拱极城”,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宛平城”。在明清两代是军事专用的卫城。</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西门的翁城</p> <p class="ql-block">  宛平县衙</p> <p class="ql-block">  晓月阁</p> <p class="ql-block">  顺治门是宛平城的东门。</p> <p class="ql-block">  1987年7月6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落成,邓小平题写馆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周边是以明清风格为主体的仿古建筑,正前方为修缮改造一新的和平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p> <p class="ql-block">  此望远镜是国民政府在绥远抗战胜利后奖励给傅作义的。在之后的近300次对日作战、18000余里的转战征途中,傅作义一直携带使用这架望远镜<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下两张图片来自于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 1957年,傅作义将此望远镜赠给弟弟傅作信。傅作信一直保存。1998年端午节,90岁高龄的傅作信将珍藏多年的这架望远镜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孔宪全(1908~1937年),1928年加入冯玉祥将军的部队,后入第29军,1933年参加了长城抗战。1935年,任第219团3营10连连长,得此委任状。</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孔宪全连接受守卫卢沟桥任务。1937年七七事变时,孔宪全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日军,带领连队与敌人顽强战斗,在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时,中弹牺牲。此委任状由家人保存。1995年家人孔庆娥、胡宗祥将其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后,我对中国的抗战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对那些曾经为国牺牲的军人有了更深的敬意。“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