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往事--种菜

万化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种菜是中国军人的一种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有了菜园子就有了家的感觉。不管走到天涯海角,荒山野岭,当兵的都能在那里整出一片菜园子来。跟战友们聊起当年种菜的往事,大家都群情激昂,如数家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火炮修理车间前广场,有一大片空地,很早就成为我们修理所的菜园子了。车间后面一片树林子,也被刘志民所长带领我们整成了菜地。菜园子的日常监管,由所领导轮流担任。指定一名战士,负责日常管理。忙时组织大家搞突击。二班长王克兴,炊事班的向艮风等战友都曾专门管理过菜园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了菜园子,就得浇水。用自来水浇地,也不是个事啊,再说成本也太高啦。打井浇地的事儿,于是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菜园子里打口井,哪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呀。已探明地下水位为5米。打井少说也得6.5米。干部战士没有一个人打过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大家商议,决定开挖3米直径的口子,井深6.5米,井底直径1.2米。再用红砖砌成直经1米的井壁。井口用混凝土浇筑,方便放置抽水机抽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去掉上面一层泡土,划好线,就轮流换班的干上了。当开挖到4米时,突然发生大面积塌方,几个战士被泥土掩埋,只露出少半个身子。情况紧急,大家七手八脚。挖的挖,扯的扯,才把几个战士营救出来。3米的口子变成了6米的大口子。如果没有很好的办法,就不敢再开挖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手在民间,草根出神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决定由我用钢筋铁板,焊1个直经1.5米,高1.5米的圆柱形铁筒。将铁筒放置在开挖的中心,用1人下到筒内往下开挖,用小铁桶装土,上面的人用绳子,将装满泥土的桶,提起来倒掉。歇人不歇家伙,掘进速度加快,铁筒自动沉降,直至挖到6.5米。因为铁筒挡住了外面的泥沙,再也没有发生塌方事故。用红砖砌成井,回填完成后,安上抽水机就抽上水了。哗哗的地下水喷射而出,又甜又清澈。大家欢乎雀跃,激动万分。塌方的阴影,挖井的辛劳,早已烟消云散,战友们沉浸在幸福的欢乐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水浇地了,但是肥料又成了问题。刘志民所长给后勤处反映,请汽车队帮忙,到内蒙古拉了两车羊粪。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从长远来看,还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那就打厕所和猪圈的主意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天从厕所里淘大粪,臭气熏天,一般人还真受不了。但没有办法呀!下达的命令你得服从啊,分配你弄几担大粪,你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啊!淘粪时还得在厕所里放个岗哨,弄不好有人在上面拉屎拉尿,弄到你头上身上,就该你倒霉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战士们拉的屎尿,瞬间就速冻成冰棍。遇到便秘,你在厕所里蹲久了,屁股有可能被冻伤。冬天淘粪的事只能暂时隔置起来,等到春暖花开再说了。每到春季,厕所和猪圈里的粪便,即将解冻了。这时,正是我们淘粪的最好时机,在大粪池和猪栏散圈里,用钢钎大锤朝下打,起成一尺见方的粪便冰块,众人用手传递到车上,直接拉倒地里的粪坑储存。钢钎朝粪便里打,冰花飞溅,战士们的身上脸上都是冰花粪便,还美其名曰,臭美。整一次大粪,尽管完事了,大家都洗澡洗衣服。但是棉衣棉裤没法洗,好多天后感觉身上还是臭的。无论是城市兵还是农村兵,享受淘大粪的乐趣,都是一次精神洗礼,终身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修理所和师通讯营,原来共用一个厕所,厕所的管理由通讯营负责。我们要淘点大粪,必须征得通讯营领导同意,很不方便。修理所只好另起炉灶,在宿舍旁边盖了一个新厕所,想什么时候淘粪自己说了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菜种出来了,主要品种是大白菜,大萝卜,土豆,西红柿,茄子,豆角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来,那是一个夏末的一天夜晚,我和几个北方兵在车间值班室值班,恰遇停电停水。大家口渴难耐,看见菜园子里的西红柿,晶莹剔透,垂涎三尺。北方人对没有红透的生西红柿,是情有独钟,吃起来没完没了。我怎么制止,他们也不听。因为没有水洗,西红柿被大粪污染了。后半夜,几个吃西红柿的人上吐下泻,厕所又远,来回折腾了半夜。过了几天,他们吐过拉过的地方,长出一堆一堆的西红柿秧苗。这就是教训啊。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没有洗干净的西红柿,他们再也不敢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菜多了,储存又成了问题。修理所在城墙里边有一个洞穴式菜窖,规模太小,储存不了多少过冬的菜。而且洞穴式菜窖没有通风装置,倒菜时,战士们中毒的事时有发生,幸好抢救及时,才没 酿成大祸。经研究决定,按照连队菜窖的规模样式建造一个新菜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队建造菜窖,据说唐朝以前就有了,唐朝正式建立规制,使菜窖文化得以传承。菜窖的样式被确定下来,说干就干。经过干部战士们好几天的战斗,一个既通风,又保暖的新菜窖,总算正式落成。在菜窖内部焊接了放菜的货架,内部整齐划一,干净利落。在团里菜窖评比中名列前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代不同了,种菜也该提档升级了。原来我们只种一季菜。后来,又尝试在冬天搭建塑料大棚。种西红柿,茄子,菠菜等,试验获得成功。但是塑料大棚,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怕风。北方风大雪大,塑料大棚多次被掀翻和压垮,损失很大,得不偿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7年7月,上级批准了修理所修建玻璃大棚的项目。由修理所组织修建,后勤处负责资金筹措。9月份玻璃大棚竣工,正式交付使用。修理所种菜从此有了科技的加持,管理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月16日写于中国武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