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夏秋冬。转眼又是一年。年初的时候,我就有个想法,要去纽约走一走。<br>26年前,我在纽约。大街小巷,脚步匆匆。华尔街的办公楼没少走。送报纸的。报纸一扔,转身就走。还真从来没有,停下来,好好地看过这些高楼大厦。所以纽约对我来说,依然是那样陌生。<br>于是,我决定,不带任何旅游目标:走到哪算哪,漫步纽约<br><br>4月的一个早上,到了中央公园。<br>初春。玉兰花瓣里滚动着亮晶晶的露珠。晨运的男男女女,卷动着生活的气息。</h3> <h3>这时候,我发现一名男士坐在公园的椅子上。满脸微笑。一只小松鼠就在他身边。</h3> <h3>小松鼠一点不紧张。从从容容跳到椅子的扶手上。</h3> <h3>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在这样熙熙攘攘的大都市里,寸土寸金,居然有这样的世外桃源?<br>位于闹市的中央公园占地843英亩,相当于640个足球场大小,约等于8个梵蒂冈国的面积。<br>公园内有一个名为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水库(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Reservoir),通常简称为中央公园水库。这个水库建于19世纪,原本是纽约市的主要饮用水来源之一。这是以肯尼迪总統夫人杰奎琳命名。<br>公园旁边还有两个著名的博物馆。<br> 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位于中央公园的东边,靠近第五大道。这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拥有超过两百万件展品,涵盖了5000多年的世界艺术历史。<br> 2.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于中央公园的西边,靠近中央公园西路(Central Park West)。这个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以其庞大的化石藏品、动物模型和太空探索展览而闻名。<br><br>说来惭愧。以前对这块大都市的文化绿洲缺乏了解。1989年有一个影响很坏的“中央公园慢跑者案件”。有一晚,一名28岁的女白领在中央公园慢跑时遭到袭击和强奸。这名受害者虽然被抢救过来,但是对当时发生的事情完全失忆。那时中央公园在我心里就留下一个不祥的阴影。记得曾在附近的餐馆打过工。晚上有点钱,赶快存进附近的银行的自动ATM。</h3> <h3>9月份。又去了纽约。<br>这一次,是去看美国网球公开赛US Open 的女单决赛。美国网球公开赛。<br>我打网球已经有十几年了。我没什么体育天份。打网球是不论输赢,只要得到锻炼就是目标。网球粉了那么多年,像美国网球公开赛那么精彩的比赛,人家从外面不远万里赶来,对我来说,就在身边。总该去看一次圆圆梦啊?<br><br>美国网球公开赛(United States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s),这是一项每年在美国举行的国际网球锦标赛。它是四大网球公开赛(也叫大满贯)之一,与澳大利亚公开赛、法国公开赛(罗兰·加洛斯)和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并列为世界网球最高级别的比赛。<br><br>进场后,先来杯招牌酒。塑料酒杯上印着历届冠军的名字。1968年第一届男子冠军是亚瑟(Arthur Robert Ashe)。一名美国黑人网球手。</h3> <h3>比赛在以亚瑟命名的主体育场举行。<br><br>美国高芙(Coco Gauff) 对白俄罗斯萨巴伦卡(Aryna Sabalenka )。后者是2023年的澳网冠军,同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新科状元。<br><br>助威的声音震耳欲聋。<br>自从来美后,耳膜还从来没受到这么强烈的刺激。当天电动球场顶篷把2万多人的网球场盖得严严实实。热情观众掀起了一波波的声浪,在球场里回荡。<br>要补充说明的是:球场有空调。所以沸腾的人群里,没见到有谁汗流浃背的。除了比赛的运动员。<br><br>高芙先输一盘。她只有19岁。看来有记者已经在打来日方长的腹稿了。没想到高芙扳回一盘。在决胜局里,萨巴伦卡把球击到左边线,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刁钻角度。没想到高芙的反手比正手更稳:她把球打到萨巴伦卡的空档!</h3> <h3>球场炸锅了!<br>我觉得眼睛里有点云雾。不光是为这位19岁的球员。奇怪的是想到自己。那时候,过纽约的十字路口,一脚踩在一块黑乎乎的冰上。谁知道那是一泊冰水交融的水坑。脏水一下从鞋里钻了进来。那么令人沮丧的谋生时刻,怎么从来没想过会有那么享受的今天。</h3> <h3>状元榜。历届冠军。看来很快就到了没地方留名的时候了。嘻嘻</h3> <h3>该到放慢脚步的时候了。嘻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