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望岳雅集济泰地区诗友2024新年团拜会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文/胡朝水</p><p class="ql-block">视频文字转换整理/程冠俏</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地激动。就在三年前的今天,当我在一张A4的纸上写下“望岳雅集”几个字的时候,完全没有料到今天我们会有这样一场盛会,也没有预料到望岳雅集能够有今天的这样一个规模。我觉得能达到今天的一个这样一个程度,这样一个喜人的成果,完全应该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在这里,我给大家道声辛苦,辛苦大家了!</p><p class="ql-block"> 望岳雅集是在三年前开始酝酿,其时起于偶然,也没想做一个什么多么大的事儿。我解释一下“望岳雅集”这几个字。我想,做成一个什么东西呢?我脑子里就闪过“望岳雅集”这几个字,因为一开始并没有想把它做成一个单纯的诗校,“雅集”,它就不仅仅是一个诗校,肯定还要囊括更多的内容。初步的想法呢,是让画画的朋友来写写诗,让学诗的朋友也画画画,因为我是画画的。中国画呢,以文人画为主体。文人画的一个主要形式呢,是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这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这里面的诗呢,不仅仅是我们在纸上能够写上一首诗,而是说,这首诗,你要有诗意,这幅画本身要和这个诗高度地契合在一起,这是文人画的一个传统,但是随着艺术家队伍的越来越职业化的发展,近现代以来,这个文人画的传统在某些方面还是失落很多。我身边的很多画友啊,大家都知道我写诗,也在背后老是问到我:“啊胡老师,你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写诗?”就这样有一个初步的这样一个想法,让画家来写写诗,把这个文人画的传统呢,能够在我们周围,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能够恢复一下。这是个很好的传统,不应该扬弃。</p><p class="ql-block"> 那反过来,我也有一些文友,诗人朋友。我觉得如果诗人学习一些绘画这方面的审美的一些常识,和读读画,甚至诗友画画画的话,那么对诗歌创作是大有裨益的。王国维说过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是什么?诗言志。志是什么?志就是情,没有情就不是诗,诗的本质那是情。所以啊,有的这个学者就认为《吕氏春秋》里有一首诗,这个“候人歌”,就一句话:“候人兮猗,”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句诗。我们在我们的讲义里啊,我的音频里,呃,也讲到过一个中国最早的诗歌,我当时说的是在《国语〈吴越春秋〉》里面有一首《弹tan歌》,也有称之为《弹dan歌》,也讲的过去。为什么说那个可以作为最早的一个诗呢?那是从外在形式上去看的。是不是一首诗,我们可以从外在形式与内在的本质体现去考量。在外在形式上,可以没有我们现在中级班以下课程所说的这些各种的格律法则,但是它一定要有韵。押韵呢,是一首诗最基本的外在形式方面的最低限度的保证。所以,像那首这个《弹歌》,可以称之为最早的诗。甚至是殷商时代有一些甲骨卜辞等等,简短的,如果有韵,有的学者也把它放到诗里,也是可以的。这是外在形式。但内在本质上是什么?是情。如果没有情,那就不是诗,这是本质上。所以,有的人呢,他抒情,他以为在抒情,他其实没有情。比如说:山欢水笑、莺歌燕舞、敲锣打鼓、万众一心…“老干体”之所以让人生厌,就是无真情。没有真情,就不是诗。而传情达意是以塑造画面、塑造意象,来渲染意境、传情达意的。就像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什么?就是形象,就是画面,也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风景,总之是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就跟美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如果你想抒情,就一定要把它形象化。你说:哎呀!我多么快乐呀!多么伤心呀!多么忧愁啊!你这样,这不是诗。</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诗一定要借助画面来抒情。你忧愁,你可以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你可以是“(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定形象化。这是诗。再进一步的话,最高级的抒情,是“不抒情”。只经营画面,就是王国维说的那个“景语”,你是不是把它做成了“情语”?这里面的优秀的作品,都带有这样的特色。比如说那个《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有抒情吗?没有,只是一张画,一个多余的字也没有。“小桥流水人家”,又是另一张画,但是我们能不能感受到他的情?能感受到那“断肠”的情绪。虽然他在最后出来“断肠”两个字,有点议论的意思,但除了这两个字呢,全都是画面,什么都没有。就是很高级的,这是我们应该做到这种品质哈。那么这里面的诗人,如果具有一些绘画的素养的话,那更了不得。在这方面,典型的代表就是唐代的王维,“诗佛”。因为他本身就是画家。在历史上或者在文人圈子里,传颂的最为久远的一幅(王维的)画是他的《雪里芭蕉》,当然这幅画我们没见过,古人好像也没见过,但是著述甚丰(意为流传很广),好像他是不是画过也不一定。但是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够看出他作为一个画家的素养啊。比如说他的诗在形与色方面达到一个非常高级的表现。他经常用颜色,这个这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为什么白石啊,我们到泰山上,看到的小溪流,那个时候你看就是白,为什么?在山谷里,就光影的原因,水一定是暗的,那么这个水上的石头就是白的。而白这个颜色配有红的话,红也是特别搭配的,这红啊,配黑配白都好看,是吧?配别的颜色就难看一点。这就是一个画家的这个专业素养。所以读他的作品,你不能不叹服这些对环境的观察的细微和敷色的高级,甚至专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也是他的作品,他抓住了两个造型方面的最好、最纯粹的因素,就是线条,一个直线,一个曲线。一个大静,一个大动,动中有静。一个大对比。所以呈现了一个非常有看头,内在很有动感,但是又非常安静、非常和谐的画面。这是一个画家的作品。画家诗。好的画家如果又是一个好的诗人,他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是不可言喻的。</p><p class="ql-block"><2></p> <p class="ql-block">所以好的画,就像苏东坡评价他的画,就“观摩诘之画…”就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也是千百年来文人画的一个纲领。我们经常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对吧?诗、书、画它本身不应该疏离,所以我们搞这个雅集,初步朦胧的想法,就是能不能把诗、书、画家放在一起,因为我本身兼具画画,我是画者,也喜欢的文字,水平不高,但是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对优秀的传统做一点接续的工作,同时能够影响周围的人,这不好吗?所以我们这个雅集,开始初步的想法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诗校,一个是诗社,一个是诗书画院这三个板块。实际上我们现在也设置了这三个板块。但是呢?工作,它涉及的方面太多,齐头并进很难,我们必须以一个方面作为抓手,所以头三年我们集中精力在诗校方面。我们花了大量的力气去打造我们的课件,以教研室为主要的教研队伍的,我们的老师们,我们的课件经过了望岳六期,基本上已经比较完备了,已经比较完备。那么诗社和诗书画院方面的工作也在起步。诗社从望岳四期以来,最早建立的“飞扬诗社”,这个“见山诗社、漱心诗社”啊这个漱心的于晴也在这儿哈,这个“吟诵社、含章诗社、黑土地诗社、中州诗社…这些雨后春笋般地起来了。也有一些正在建设之中。诗社呢,和我们的诗校不同,它并不是说你有诗校,为什么要有诗社?我觉得它是可以有很大差距的。我们的诗校是以教授基本方法为主,而我们的诗社是以创作为主。尽管我们的诗校也是以写作品为主要形式的,但是我们是作为训练而不是创作。诗社是以打造精品诗社,打造精品栏目,推出优秀诗人为目的。所以刚刚开始筹建诗社的时候,我还说过一句,我说这诗啊,诗校是立足于合格,诗社要着眼于优秀。优秀的诗人将来可能要由诗社推出和彰显。但目前呢,我们这一块,还有很多的空间、很多工作需要做。诗书画院这一块也是很多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本来是今年打算搞一个线下的(展览),我们把诗书画院的画家们,条件是必须是诗人,是毕业于望岳雅集公益诗校的诗人,兼具画家的身份。现在已经有50多人,其中,带国头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以上的会员有十多位,包括今天,哎,张东升老师在哪啊?呃,中国美学会员,张老师,这都是我们的大家。苏伟老师,苏伟老师也来了,像这样的队伍的组建,将来我们把线下的展览,和线下的培训,和线下的这个雅集,和线上的网络教学,这几个方面都融合在一起,就能够最终达到一个,就像我们宗旨里说的,我们融诗文书画为一炉,为我诗书画同仁开一新天地。其实这句话有点大,但是我觉得这个目标不妨立得高一点,远一点,但是我们的步子还是从脚下一点一点地往前走,我们要毎一步都扎扎实实的,走到哪一步说哪一步的话,我们的目标远一点,可能我们成就的成绩可能就要大一点。这是我说的雅集。</p><p class="ql-block"> 再说望岳,为什么叫望岳?首先,岳,指的是我们身后这座大山。杜甫也来登过,望岳两个字取自杜甫的诗,题目就是《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我想每个同学都知道这首诗。所以直接从这里摘出来。又由于我本人是在泰山脚下。包括我们的整个的主创团队,我们12个人,今天到了七位,都是济泰地区的。济泰地区,以泰山为中心,到济南,往东的话,延伸到大海,淄博啊,这个这个潍坊、烟台,到达大海,这一带,在古人的说法里面叫“海岱之间,苏一鸣校长,是不是这个说法啊?(苏校长点头微笑互动)苏校长是泰山学者。自古以来,这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啊。“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是吧许大姐?(许风萍校长微笑互动)所以,这里不仅孕育出了像李清照,孕育出了辛弃疾,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住在我们南边不远。著名的诗论家王渔洋、赵执信,就在我们东边,桓台和博山,很近,所以啊,我们望岳雅集也在这里(笑),所以这个地方是人杰地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3></p> <p class="ql-block">所以呢,我觉得我们作为济泰地区的诗友,与有荣焉,我们全国各地的诗友,爱好传统诗词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然后以在望岳学习,以“望岳”命名,我觉得呢,也饱含着一份对传统的敬畏和向往。所以“望岳”,我觉得经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它的含义应该更宽泛一点,更深刻一点。它不仅仅是一座大山了,我觉得它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它首先是一座山岳,就是我们背后这座泰山,五岳之首,岱宗!第二层含义,我觉得应该是像李白、杜甫,这些伟大的作家们留下的数不清的,灿若星河的优秀的作品,这是一个,这是另一个泰岳。在这之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历代的先贤们留下来的精神,前辈们的文化品格是和人格魅力,人格修养,这是更大的一座大岳。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著名的一幅画,就是元代沈周,他的代表作叫《庐山高》嘛!他送给他的老师陈宽的。就是说人格化。我们敬佩这些老师,著名的学者,像王力先生等等,他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远远超过了诗词格律的这种知识层面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去景仰。所以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更重的一座大岳。“望岳”的“望”,这是一个方法,也是一个态度。我们呀,面对的这座大山,要有“望岳”的情怀。望岳,那么瞻之在前,我们要向他去靠近、攀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既向往之,所来由之,踽踽前行,努力奋进,永远攀登!那么,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群里啊,有零基础的初学者,也有些优秀的诗人,也有的啊,最小的学员八岁,也有80岁。不管身份如何,年龄如何,成绩如何,只要怀着“望岳”的心态,你都能够不断地进步。怕就怕你有“揽岳”的心态,我一览众山小,站在顶峰,你如果站在顶峰了,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下坡路。当然,我认为没有这个顶峰,如果有的话,也只是某些人自以为的顶峰。文无第一,武第二,我跟薛梅说过,我说世间并不存在最优秀的学问,只有最优秀的品格”。</p><p class="ql-block"><4></p> <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向这样的伟大的品格学习,首先要有“望岳”的心态,不要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毫无所得。我们要有“望岳”的心态,逐步向它靠近,那么真正有一天你的成就很高了,那个时候你还怀着这种“望岳”的心态。向大山靠近,你还有进步的空间,哪有能够学到顶的学问?只要努力,只要有这种心态,我们都能不断提高,真正的大师,永远是一个学生的心态。我觉得这是“望岳雅集”的一个基本的含义。正是怀着这种“望岳”的心态,我们望岳雅集,我们定位在什么地方呢?定位在启蒙和普及。我给很多管理干部也讲过了,我们定位是启蒙和普及。不要以为我写了几首诗,写的不错了,我就称之为作家、诗人、搞研究…什么什么的。为什么我们的管理办法是凡是在望岳毕业的,我们邀请他可以作为我们下一期的助教老师。因为经过我们严格的课程和严格的训练,一期一期作业的把关,那么在望岳正式毕业的学员,你做这个启蒙和普及的工作,我觉得是合格的。当然我们这里面也有优秀的诗人,也有一些很厉害的学者,这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些在理论建设这方面搞得非常好,就比如我们这个教研室的啊,这个主任副主任,这个队伍里面这样非常优秀的啊,但是我们依然是做一个启蒙的工作。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著名作家和研究者,那么你要承受很多的压力和褒贬,而且,你自身也会不停地发生失误。如果你是一个中学水平,你把自己定位一个大学教授,你能不出错误?但是我们定位就是定位在一个格律的启蒙,你可以说我没有大学教授的水平,我就是做小学入门的。就做这个,而且我做这个是完全合格的。我们所有的老师,目前的全校817名教职员工做这个都是合格的。这是我们的定位,我们的方法呢?在我们的宗旨里有两句话,叫:绍述典雅,正本清源。绍述典雅,一开始叫经典,后来改成典雅啊,典就是经典。雅呢,有正的意思。风雅颂里边的雅指的是周王朝附近的雅乐,就是正声。雅就是正。难道还有不正吗?当然有。在中国的这个文化圈子里,的确是有很多。不是因为探索新的方向,而是</p><p class="ql-block"><5></p> <p class="ql-block">以标新立异为目的,哗众取宠这样的一种东西。我们没有在我们群里,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挨个的去反对,去驳斥,我们不用那样,我们只要坚持什么,就等于我们反对什么。比如说对与粘的规则,乃是格律诗最基本的规则,我们坚持这点,也就是说,凡是不符合这个规则的,那就不是格律诗。如果谁说:我这个没有粘,但是我是格律诗的某某体,这个当然在我们的反对之列,我们用的是王力先生界定:凡是不受格律诗的规则约束的,都是古体诗。这是我们坚持的,这是正的。“绍述典雅”,“绍述”,是介绍与传授。介绍与传授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创造,我们望岳雅集不创造。我跟一鸣兄开玩笑说我们是知识的搬运工。为什么?我们讲:诗词格律的顶峰在唐宋,后来没有超越。不可能有超越。所以,对于一种高度发达的艺术形式而言,任何所谓的创造,都意味着破坏。我想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讲格律诗四大基本句式,你说如果有五种,我认为你这搞破坏。所以呢,我们绍述典雅就是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把古人最经典的,成就最大、影响最大,比如王力先生等等论述,我们介绍进来,我们绝不掺杂自己的丝毫的偏见。我们当然可以“创造”,我们可以创造作品。比如说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我也可以用《水调歌头》去填词。但是我不会创造一个《水调歌头之二》或《新水调歌头》,不会这样。这是我们的基本的方法。“正本清源”是什么?是说我们把一些问题要弄清楚,传统与现代,知识体系,它是同一条河。如果你不追溯到源头,你不知道他所由来,也不知道他所将去。如果你只截取一方面,只能是断章取义,一定会发生问题。比如说吧,我们讲的“孤平”的问题,我们初级班第四节课讲到孤平问题,中级班我们又讲。到高级班的时候,我们又设了一节专题,我们就是要把它弄清楚。我们那个题目叫《孤平问题溯源与流变》,高级班的一节课啊,高级班毕业的同学已经学过了啊,我们一直追到王世祯,就是那个有名的王渔洋。其实他说过“孤平”吗?他没有。但是在他那本书《律诗定体》里面,他讲过一个“平不令单”,这就是(孤平问题)最早的发源。所以我们把某些问题,如果要弄明白,我们就追到根儿上,追到根儿上你</p><p class="ql-block">往下走,就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了。</p><p class="ql-block"><6></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虽然做的是一个启蒙的工作,但是我们对自己要有非常高的要求。你给学生一碗水,你要有一桶水,你不能一知半解。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辅导老师都能做到这样。所以我开会的时候说过:你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没有关系,但是你反映到教研室来,教研室给你做答复。但是一定要回复,不能不回复。这是我们的基本方法。望岳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规模,我觉得,证明以前我们采取的这种措施和基本的理念和方法,是正确的。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到今年的六期,已经是在全国建成18大区116个分院,包括海外的学员,这次就注册了4300多名。包括以前往届的一些没有注册的学生,历届的都加起来,万余名学生也有。为什么大家喜欢望岳?第一,学术的这种对自己的高度的要求,当然还包括方法的这种简便易学,简便易学再加上老师的辅导。主要是老师的这个背后工作,这种付出跟进。因为诗词这种东西,就像绘画艺术一样,它不当吃不当喝,非生活必需品。所以没有人会真正需要,假如不跟进老师的工作的话,他很可能就放弃了。所以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深受社会认可的,也说明他是合理的啊,也说明他是满足社会某一种需求的。目前这种发展速度将来会持续,但是它具体能够发展到多大?我们望岳有没有对自己做一个预期?我要建多少分院?我发展多少人?我觉得,我们不要做预期。但行好事,不问前程,我们就脚踏实地,把脚下的路走好。你想中国十四亿人都来望岳学诗,那绝对不可能。他一定有一个平台期。我们都有一个体会,我身边喜欢画画的就那么几个人,除他几个完了也就完了。喜欢诗词的就那么几个人。喜欢养花的就那么几个人。喜欢唱歌的一部分人。当这一部分人喜欢诗词的,由于我们的影响而学了诗词之后。比如说原来可能有1/10的人喜欢这个东西。经过我们的努力,有2/10的人喜欢这个东西,那我觉得已很好了!所以,不要想着我们的望岳能无限制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是我们做好目前我们做的东西,问心无愧地往下做,只要我们做的实实在在的公益影响了他人,带给别人以利好,影响了别人,即便将来它停下来,慢下来了,我们也没有遗憾。所以,我们将来对规模,没有预期。但是我们的对品质有预期。</p><p class="ql-block"><7></p> <p class="ql-block">第一,这个品质是什么?首先是我们的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对教材的这种精品打造,不要让它有什么问题,要让他做一个非常合理的,科学的存在。尽管我们不挣一分钱,但是我们既然做这事,就要做到最好。第二,要创造一种好的风气。“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个东西非常不好。但很遗憾,在很多文人的圈子里,文人相轻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文人相轻不应该成为主流;文人相重,应该成为主流,对不对?文人相重的这种文化品格,少见吗?不少见!自古而今就有,比如说2000年前的孔子,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而孔子师之。就他身边的朋友,有的人都不如他,但是他谦卑的向他们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不就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品格吗?这不是我说的那个“大岳”的更高的一层“大岳”吗?这样的文化品格,不应该成为主流吗啊?人与人之间,文人之间,相亲、相敬。就像唐朝这个杨敬之,“处处逢人说项斯”,有个叫项斯的,他写诗写的真好!他不像某些个人似的,看到别人诗写的好,哟,他写的好,我先把他灭了,我千万别夸他,更不宣扬他,不是的,“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见人就说有个叫项斯的诗写得很好!</p><p class="ql-block">到处说。见到这个人,说这个人的人品真好!我觉得杨敬之更好!因为他是中国真正的文人文化品格的代表,不应该是这样的吗。我经常用这种规范要求我自己。比如说那个立新写的那个《泰山赋》啊,我一看那个太惊讶,我都写不出来,太好了!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以“天人合一,万国咸宁为韵”的是吧?我是认真读了的啊,我发给了我们的文化界的领导,也包括一些著名的泰山学者,比如说这个周郢先生。我说看这篇《泰山赋》怎么样,放到古人作品里几可乱真。她的作品写了很多,比我好的多。她写那个高级班第一课那个排律80多韵吧。因为在此之前最望岳最长的一首诗是我写的74韵那个,简历式的长诗,但是我看到人家写的比我长,而且人家是排律,处处对仗啊,而且所有的韵字用的极其工稳,毫无趁韵之感,哎,我都转发出去。就像今天在座的,比如说晓斌(黄晓斌)副总院长,他写那个拟古的古风,我发给所有广州我认识的我们共同的朋友,他们都跟我反馈说,哎,没想到,我们都知道晓斌生意做大了,没想到他的诗也写的这么好啊!我们今天这里很多这样的,比如说,呃,今天来的这个,这个包括我们校级里边的一鸣,大才子是吧,啊,若曦、亚星是吧,呃,于晴等等,不逐个说了,今天来的我觉得都是最优秀的诗人的代表。</p><p class="ql-block"><8></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经常给诗友讲一句话,就是“在望岳遇到诗人”有的同学,见过我之后,经常会说:“啊,谢谢你胡老师,你培养了我。”我有的时候我就跟那些同学说:“你不要这样说,我都没有给你上过课,我都不认识你,我怎么培养了你?我只是搭个台子”,我说“才华是你自己的,工作是你老师做的,哎,与我关系不大”。所以有才华的人,他注定会成为一个诗人。而这个诗人在望岳我们遇到了。我觉得任何诗人都不是打造的,任何课程都不能培养诗人。所以在望岳,我觉得是遇到诗人。非常感谢,就是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望岳遇到这么多的好朋友和优秀的诗人,我感到非常庆幸。呃,在这里呢,也给大家拜年啊,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给大家拜个年,也给今天没有到场的,全国总共是817位一线的教职员工,也包括行政后勤的各个口的教职员工啊,给大家拜一个年。也给望岳六期总共注册学习的全国4300多位学员拜年。也给望岳历届注册过的、没注册过的,包括海外的一共1万多名学员,也给大家拜年!也给望岳旗下的各个社团,包括见山诗社、飞扬诗社、吟诵社、含章诗社、中州诗社、黑土地诗社…这些个团体,北京诗友会、望岳江浙沪诗友会,望岳川渝诗友会…更包括今天的,望岳济泰地区诗友会等各个团体,给大家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龙年大吉!飞龙在天!!</p><p class="ql-block"><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