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段位制“咏春拳”简介

旭日武者

<p class="ql-block">  “咏春拳”是一项动作幅度小,强调近距离攻防、快速善变、连消带打的拳种。</p><p class="ql-block"> 据传,咏春拳源自于福建南少林寺“永春堂”,故名“永春拳”。另有一说,此拳首传于严咏春,故取“咏春”二字为拳名。</p> <p class="ql-block">  “咏春拳”拳术套路,共分为六段。“一至六段”是依据中国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将“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传统武术演练形式,确定为技术内容的单练套路和对练套路。它既能单练,拆分后又能进行对打的拳术套路练习,还能以拆招的形式体现实战技术应用。(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是,按照习练者的学习演练水平,考取相应等级的中国武术段位资格)突出了传统武术的“练打结合,学致于用”的特点,彰显了传统武术以攻防动作为运动素材和健身手段的本质,使习练者既能掌握动作的操作方法,又可懂得动作的攻防含义。</p> <p class="ql-block">  “咏春拳”段位制考评标准套路技术,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围绕武术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遵循循序渐进的系统学习原则,从丰富的武术素材中提炼出基本技术元素,再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地选取各段技术内容,综合了传统武术技击法中的“踢、打、摔、拿、靠,</p> <p class="ql-block">五类技术元素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动作数量,从整体上提高技术难度和水平,从而,使习练者通过练习本“咏春拳”段位教学程序,有步骤地达到武术的高级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