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兵30年,在边陲小镇工作28年,老兵师荣早就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边关。戎马倥偬这么多年,早就听惯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心中的感慨却无法言说。</span></p> <p class="ql-block">“敬礼!”十几平米的光端机房里,一群人整齐列队,他们眼眶里含着泪水,不舍地向眼前这位身穿常服、肩披绶带的老班长、老大哥敬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面孔,常年不苟言笑的老兵却激动得涨红了脸。他迅速抬起手,用力回了个军礼,挺拔的身姿一如30年前那个初入军营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祖国西陲的一个小镇——疏勒。新疆军区某旅一级军士长师荣已经在这里待了28年,就在今天,兵龄30年的他光荣退休。曾经的他,送走一茬茬老兵,如今作为单位最老的兵,他即将脱下军装。</p><p class="ql-block">28年前的一个夜晚,北京卫戍区某部宿舍里,20岁的师荣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那天,连长在晚点名时说上级有个选调南疆的名额,问有没有人想报名去南疆。队列中的师荣听了后热血沸腾、心“突突”直跳,那晚,他失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顶着黑眼圈的师荣敲响了连部的门。“连长,我申请选调去南疆!我申请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我申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怀着满腔的热血,师荣从祖国的心脏出发,经历四天四夜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疏勒,这个以前他听都没听过的地方。这里远离繁华,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黄沙漫天,大漠孤烟。南疆天气干燥,空气中的水份含量只有内地的50%,刚来的前几天,每天早上醒来,鼻孔里都有凝固的血痂。因为不适应环境,夜深人静时,他自己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了好几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树需要扎根,人也需要扎根。“来了咬着牙也得干!”他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以前在北京是执勤站哨,现在换了个身份,成了个通信兵,自己就得从心里迈过这个坎。干一行爱一行,老兵的奋斗之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p> <p class="ql-block">那年除夕夜,饺子刚端上桌。“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原本热闹喜庆的气氛。“某地出现线路中断!”师荣和战友赶紧跑到设备间查找原因,设备间里一排排整齐的机柜,一条条线路,是师荣带着其他官兵一个个盘起来的,在此刻格外碍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个测试电容,逐个查找原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院子外的万家团圆、欢乐祥和,仿佛都与他们绝缘,只有操作间里机器轰鸣声陪伴着他们。4个小时后,故障终于排除,看着电脑上红灯变绿灯,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p> <p class="ql-block">时光雕刻容颜,岁月沉淀记忆。30年军旅青春,仿佛弹指一挥间。机房里,他见过晨曦微光,也见过漫天繁星,他在万家团圆时坚守在三尺机台,也曾在夜深人静时刻苦钻研。回忆起30年的军旅青春,师荣说:“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兵该做的事情,其实真的没有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师荣已经在喀什买了房。“我的根已经在这里了。”谈及到城市的变化,师荣的眼睛里放着光。“28年前,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全是坑坑洼洼的小土路,一到下雨泥泞不堪。当地老百姓住的都是土房子、小平房,城里最繁华的地方是个叫“环疆”的四层楼,当地老乡们出行都赶着马车。如今,这个小镇已经发展成了一座小城市,散发出勃勃生机。“很幸运,我的青春在建设边疆、支援边疆中度过。”</p> <p class="ql-block">很快要离开这座绿色营盘了,师荣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抓挠,难受得很。每天一起床,他都会跑到连队机房里,再看看那个浸透着自己心血的机房,再摸摸自己的老伙计,一把他用了28年的钳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在年轻。师荣的女儿很快就要大学毕业,她早已和父亲商量好了,一定会回到新疆,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在这里扎根、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