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灯彩”惊艳亮相

多多

<p class="ql-block">  观灯是南京春节期间的重要传统民俗活动。华灯初上,金陵璀璨,喜爱观灯赏灯的市民将大饱眼福。南京历史上第38届秦淮灯会《上元灯彩图》在白鹭洲公园精彩亮相。灯彩活动自1月10起,逛公园,赏龙灯,看演出,届时白鹭洲公园沉浸式实景演绎同时上线。</p> <p class="ql-block">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秦淮灯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国内唯一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白鹭洲公园里的彩灯开始亮相。只见满园花灯组璀璨夺目,闪亮耀眼。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往游览赏灯,聚在花灯前,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彩灯师傅们把白鹭洲公园装扮得格外绚丽,多彩壮观。绕园一圈下来,看到各种灯组安装到位,各具特色,靓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  这次展出的68组花灯,分为五个片区在白鹭洲公园同时亮灯。从创作题材上,突出了2024年是龙年的主题,龙腾四海,龙腾虎跃,龙的形象始终作为主角在白鹭洲公园的亮相。</p><p class="ql-block"> 此外“上元灯彩”给了花灯师傅很大启发,本次灯会更加突出人物形象,在露天地面,围绕白鹭洲的13座桥,可以看到许多制作精美的人物形象,如古代仕女读书作赋;艺人杂耍;妇女儿童赏灯、放风筝、游玩等灯组造型,栩栩如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p> <p class="ql-block">  “上元灯彩”是近年南京秦淮灯会的主题。本届灯会在白鹭洲公园共有68组主题灯彩展出。这些彩灯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环绕白鹭洲的13座桥,10多处古建筑,疏密有致,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为了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如期举办,南京地区的彩灯艺人们,从2023年5月份就开始筹备,提出思路,细化设计,采购材料,精心制作彩灯。主办方介绍,这次“上元灯彩”,分设5大文化主题展区,独具特色的各种彩灯造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  南京秦淮灯会“上元灯彩”借鉴的是古典名画《上元灯彩图》。根据文献记载:这是一幅明朝古画,主要描绘了明朝中晚期的南京地区,春节元宵节期间的街市景致和市民生活。从该画全景内容来看,画家描绘的是一次元宵灯市与古董贸易相结合的集市活动。明朝中叶金陵富庶安逸,从这幅图卷上可略窥一二。</p> <p class="ql-block">  《上元灯彩图》因长期藏匿民间,近年才浮出水面。明太祖朱元璋一统天下,定都南京后,金陵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街市繁盛景象一直延至满清。这一时期反映明代金陵本土民俗风情的画卷已广为人知,而《上元灯彩图》细腻地再现元宵节期间南京灯市与商贸集市盛况,成为人们了解明代社会民俗风情的重要画作,有专家将其与北宋《清明上河图》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  秦淮灯会历史悠久,相传东吴时期的人们曾在传统佳节等重大场合张灯结彩。到了东晋,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百姓为了祈求来年丰衣足食,便在正月里悬挂彩灯,张灯结彩的活动也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南北朝时期,梁简文帝萧纲曾作《列灯赋》,对当时南京城张灯的盛况做出了细腻的描述,表明人们在南朝时期的元宵节中已经开始用灯彩来烘托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将首都迁回南京,大力倡导灯会活动,将元宵节灯会时长延期至10夜,以此彰显首都的繁华。明成祖朱棣也于永乐七年初宣布“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以准备元宵灯会。这一时期,秦淮灯会形成了独有的灯会特色,开始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上悬挂花灯的灯船也随之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进入20世纪以后,秦淮灯会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如今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1986年起,秦淮灯会恢复举办,并逐渐成为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秦淮灯会是南京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中华节庆民俗活动的一大品牌。</p> <p class="ql-block">  秦淮灯会年年办,年年有新意。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期间,夫子庙景区将和前两年一样,举办上元市集等“即时观景和沉浸式体验”活动。游客可着汉服、唐装打卡拍照;观看古杂耍、古戏法表演;参与非遗项目互动;体验沉浸式夫子庙实景剧场;品尝舌尖上的市集美味,融入“十里秦淮”美轮美奂的景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