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季来到山西,北风飞雪过后,千山万水银装素裹。风停之后,大地分外宁静,只闻脚踩积雪的嚓嚓声。</p><p class="ql-block">我正踏上梁林之路。去寻找梦中的大唐。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纪玉堂四人在敦煌第61窟《五台山图》“大佛光寺”壁画的指引下,骑驮骡入五台山。</p><p class="ql-block">如今,山路已经修得很好了,只是有了冰雪,路就比较滑,我们小心迈出步伐,这也是在向梁林致敬。</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个小坡,见到一个寺院的山门前有一块照壁,上面书写着“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照壁后面,就是佛光寺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进了山门,眼前出现的这一幕,这就是我们寻找的大唐的建筑了。</p><p class="ql-block">寺内建筑群高低层叠,分布在三级高台上,后方就是山崖。</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寺院和南方不同,南方通常是黄色的墙,而山西的寺院都是红色的墙,和冰雪对比,一冷一热。到了冬天,当大地冰封,四处是白色的积雪时,红色的墙就像燃烧的火焰,和四周的冰雪演奏出一曲冰与火之歌。</p> <p class="ql-block">山门内侧一边各有一棵古树,从形状看好像是梅花。多少年来,他们默默守候在寺院,只待春天到来,冰雪融化时,绽放出绚丽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主通道上立一根经幢。称为唐乾符经幢,立于唐乾符四年(877),通高约五米。幢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束腰八面各雕刻伎乐一龛。束腰上下为仰覆莲瓣,双层圆形仰莲承托着八角形幢身。</p> <p class="ql-block">山门的左侧有一座大殿,是人们往往会忽略的一个建筑。因为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到东大殿。而把侧面的文殊殿疏忽了。</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的建筑为悬山顶,屋脊的中间有楼宇,人物,动物。</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即南宋绍兴七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配殿。</p> <p class="ql-block">这种菊花式的斗拱就是金代建筑标志性的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殿内金柱被大量减去,按规制应该要用金柱十八根,实际只用四根,这样的做法增大了内部的使用空间。这种大胆的减柱造设计手法,在国内极其罕见。如此大规模的修造配殿,也是首屈一指的。</p><p class="ql-block">整个配殿里面很空,有我国著名古建筑的一些模型,从模型,马上可以对照看佛光寺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之外的建筑群整体看下来就是从唐到清多个朝代建筑的融合体,逐层递进,一层一层地展示每个朝代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就看到整个东大殿的全部了,正面被树木遮挡了,但是两边像展翅飞翔的两边屋檐可以完整地看到。而且,也就是这个位置能够看全。两边的屋檐上留着洁白的积雪,那些晶莹剔透的积雪要等到春暖花开时才会化去。</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自大唐留存至今,但它也是在1937年才被重新发现,并回归建筑学界的视野,推翻了日本学者“中国没有唐代建筑”的论断。</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侧面的屋檐,那样扁平地延伸出那么多,就好像大鸟巨型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在下面的台阶上,才可以远远看到屋脊上面的鸱吻。如果走到东大殿所处的平台,就无法看清屋檐上面的结构了。是因为东大殿的屋顶延伸出大殿太多了,完全遮挡了你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个窑洞式的第二级平台,看见一个拱门,门内看到非常陡峭的阶梯,似乎把整个拱门都填满了。而要走到东大殿所处的第三级平台,就从这个陡峭的台阶一级级地上去,就好像在吴哥窟,怀着恭敬的心情,从陡峭的台阶上一级级爬上须弥山。</p> <p class="ql-block">走在去往东大殿的台阶上,停下来往两边看,两侧的院落内一排排的僧院,那些悬山顶,硬山顶,尖尖的屋檐和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白雪要屋檐上闪闪发亮,交错而形成美妙的几何图形。</p> <p class="ql-block">有一只喜鹊在屋檐上,遥望这白雪皑皑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走上第三台阶,先见到一个唐经幢,这是第二个唐经幢,叫唐大中经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857),通高2.84米。最下方为八角形土衬石,上置须弥座,每面镌刻壸门。往上有覆莲宝装莲瓣,束腰刻六只狮子,头背承托三重素仰莲瓣。</p><p class="ql-block">这座经幢是五台山现存最早的唐代经幢,也是判断佛光寺东大殿建造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的正面左右各站立着一棵巨大的松树,树身非常高,需要仰头才能看见松针的树叶,斑纹状的树干上古铜色的树皮看上去如此健壮。旁边的标牌上指出这是两棵一千岁以上的松树。</p> <p class="ql-block">这两棵千年的古树,一直守护着这个庄严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匾额上刻着“佛光真容禅寺”。</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是建筑群中的最主要建筑,位于三级平台的最高处,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p> <p class="ql-block">在第三平台上,即便走到最边上,也无法将东大殿拍全。</p><p class="ql-block">国之重宝佛光寺大殿坐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约十二三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总面积67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之前去过的奈良的唐招提寺也是面阔七间,但是佛光寺东大殿因为屋檐伸展出特别多,整个大殿看上去更大,但是平缓的屋顶却显得非常的轻盈。</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斗拱作为檐下的局部构造,将屋檐悬挑出四米之外。这有效地保护柱根以及土墙免遭雨水的侵蚀,成为中国古建中悬挑屋檐最远的斗拱实例。</p> <p class="ql-block">看是轻盈而平缓的庑殿顶,要跳出外墙4米以上,需要如此巨大的斗拱来托住。</p><p class="ql-block">这就形成了唐代建筑的三个特征。平缓的屋顶,屋檐出跳很多,巨大的斗拱。那些像牙齿般突出的叫昂。昂跟斗拱相互咬合,让这个巨大的屋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淋而顽强地屹立着。</p> <p class="ql-block">屋檐的外侧一条巨龙探出头来,好像在预示着龙年新年即将到来。</p> <p class="ql-block">大殿里不允许拍摄,这引起一些参观者的不满,世界文化遗产,在安全和保护都能满足的前提下却不允许拍照是不符合国际上对世界遗产的文化传播要求的。而我也只能在挂在胸前的相机上盲按一下,那样管理员是不阻止的。</p><p class="ql-block">在墙上,用玻璃罩起来的,是看到很多唐朝的墨迹的。有很多墨书题记。有梁栿上的墨书题记,墙上,板门背面也有。是佛光寺建造维修的记录和年代的证据。也有一些是古代的游客看到这庄严的建筑后,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墨迹。</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有35尊塑像,体型高大。其中三尊主佛高度都在5米以上。这些塑像说是唐代,但看上去怎么都是清代风格,据说是多次补塑,覆盖,上彩,才掩盖了真正的唐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右侧的后面有一座塔,叫“祖师塔”。这个塔是北魏的,是佛光寺建筑群现存最早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外观两层,上下层均为单檐。塔的外观原有土朱色的额枋、人字拱等构件图案,后逐渐随表面脱落,修缮时全部用白灰涂刷。祖师塔最下层为塔基,由逐级收分的六层青砖砌筑,青砖上再起三层台阶,上砌须弥座。</p> <p class="ql-block">祖师塔的后面还有膝折带。这又是很多游客会错过的景观。</p><p class="ql-block">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增加了佛光寺的神奇。这块的岩石就在东大殿的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岩石,麻岩和五台绿岩在这里相遇,由于地质运动使岩石形成了皱折,断层,这就称为膝折带。</p><p class="ql-block">你看,这里的岩石多美。来看东大殿,了别错过这个奇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来看东大殿的游客中,有一位小伙子,看见我这个“老爷叔”在认真拍照,就在我耳边悄悄地说,太阳快落山了,别忙出门,你会看到古铜色的东大殿。</p><p class="ql-block">果然,东大殿越来越红。前面的前面古松也越来越红。</p> <p class="ql-block">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刻啊。山西的寺院,围墙,柱子是红的,给人强烈的温暖。在这冰雪覆盖的大地上,像熊熊燃烧的炉火。而大殿白色的墙,这时候已经涂上了金色。</p> <p class="ql-block">站在东大殿前面,往着太阳从西面缓缓而落,近处的披上了白色积雪外衣的屋顶,和远处的群山,一起勾画出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鸟儿在这大唐建筑的屋檐下面,也找到了他们自己栖息的家。</p> <p class="ql-block">透过松针的落日,又快要翻过日月交替的又一页。</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看到佛光寺,就亲自触摸到了辉煌的大唐。但是辉煌总会过去,大唐也如同这落日,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了遥远的故事。所以什么叫复兴呢?我认为历史的车轮会滚滚向前,我们不会回到一个曾经辉煌过的旧时代,而要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所以,此时此刻,在这个伟大的唐代建筑面前,我们要追求的是“全新”。</p> <p class="ql-block">在落日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之时,我向佛光寺告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