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搅团</p> <p class="ql-block"> “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搅团要粘屁股拧圆”从短视频里刷到了这搞笑段子,虽然低俗了点,但现实中也就如此。</p><p class="ql-block"> 搅团,只有西北陕甘宁的人有所熟知,“吃面不如吃搅团,疼娃不如疼老汉”由此可见对搅团有着道不完的真挚情怀。</p><p class="ql-block"> 搅团俗称哄上坡,高雅的名字叫盘龙饭。搅团的原料是包谷面,粗粮细作经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积累而成。它不耐饥,看吃饱饱的干活没多大会就饿了,所以叫“哄上坡”</p><p class="ql-block"> 至于“盘龙饭”民间传说刘秀被王莽追杀到商洛山中,躲到山上一家人里,这家人憨厚老实,见刘秀面目憔悴,就让家里人赶紧做饭,由于家境贫寒,拿不出好的食物,唯有包谷面,于是就做搅团,刘秀看到他们不停的在锅里搅动,非常好奇,就问这是啥饭,这家人不好意思说搅团,也不知道刘秀是皇上,顺口说盘龙饭,刘秀看到锅里的搅团犹如一条黄龙在锅里盘旋,甚是惊讶,难道是天意。多年以后刘秀一统天下。有一天忽然想起来了这件事,便派人把那家人请到京城,高官厚禄。这家怎么也想不到当年在他家躲难的竟是当今皇上,这也是巧合罢了。从此搅团就有了这个高大上的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记不得那年秋末,家家早已收完了包谷,黄灿灿的包谷穗搭挂在了屋檐下树杈上,粒粒饱满,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诱人。</p><p class="ql-block"> “想吃搅团不?”母亲语重心长的问到,“想吃的很!”“想吃就要拨包谷,没有包谷那来的翻麦面(包谷细面)。包谷有的都干了赶紧拨,拨好了磨点翻麦面给咱打搅团,新包谷打搅团好,有筋丝(劲道)。”母亲不知道啥时候从树杈上卸了一大堆包谷穗,放在晒席上了,然后顺手寄给我一把拨包谷用的锥子,接过锥子我为了吃搅团毫无怨言拨起了包谷。不知道过了多久,那一大堆包谷穗拨完了,手心啥时候打了泡自己渾然不知,也许是能够很快吃上搅团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母亲把苞谷面在村里磨房里磨好了,头上身上都是弥的白的,肩上扛着面袋子从巷道过,邻居站在门口看到说“磨细面去了,这回可有搅团吃了,需要帮忙吭声”笑嘻嘻的眼里露出羡慕的眼光。</p><p class="ql-block"> “赶紧到地里割把韭菜,摘上些青辣子,中午做搅团吃,让你对门嫲嫲来帮忙。”我拿着刃片刀子到地里割韭菜,摘了些青辣子,回到家母亲已经把水烧开了,“赶紧叫你嫲嫲去”,我一溜烟的跑到对门叫来了嫲嫲(陕西关中方言比我母亲大的称呼)</p><p class="ql-block"> 这位嫲嫲身材矮胖但很精神,说话声音大,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她娘家是山跟前的,打搅团是她的拿手活,因为她娘家人特别爱吃搅团。</p><p class="ql-block"> 嫲嫲进到屋里那盛满包谷面的盆早就放在了锅台上了。搅搅团是个费力气活,只见她一手拿着两个杈的搅面棍,不停的搅一手不停的撒着包谷面,她不时的用搅面棍看看稀稠,等到差不多了,奋力的不停的搅,蒸汽弥漫着整个房间,只听锅里发出“扑腾,扑腾”声音,“现在差不多了,没有面糊旮瘩了,稍微等会就好了,现在赶紧泼点辣子,把韭菜和青辣子一炒,我回家给你把我家浆水端来,把蛤蟆骨蚪瓢捎上,今天中午就在你家吃”,“莫马达”母亲微笑着说。</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瓦盆里盛了半盆甘甜渗凉的井水,做好漏鱼鱼的准备工作。对门嫲嫲端来了一小盆浆水,拿来了底儿透满了一公分大小眼儿的葫芦瓢,这是用来漏鱼鱼的。韭菜和青辣子也炒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见嫲嫲用饭勺从锅里舀出搅团放到漏勺里,不停的用筷子搅动,漏勺也随着节奏顺着在盆里转,漏勺底下的鱼鱼有一尺多长,在盆里游动。这时我的哈喇子差点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鱼鱼漏的差不多了,母亲把浆水在碗里放上两小勺,把锅里剩余的搅团盛到碗里,这样做搅团吃起来是利豁的,配上韭菜和青辣子再加上一些油泼辣子,红、黄、绿三色完美搭配。</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真的饿了还是馋饿了,“赶紧吃,看把你馋的”母亲说。我端起搅团一股浆水特有那股味,浸入了我的心房,有种久违的味道,用嘴在碗沿轻轻的抿了一口,这种酸味不像醋那股干酸,清凉爽口,即使在烈日炎炎下满身灼热也会云消雾散了。油香可口的韭菜加上油泼辣子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一口气吃了一大碗搅团,迫不急待的拿起漏勺往碗盛鱼鱼,新包谷磨成的面特别劲道,加上嫲嫲手艺不错,“不用漏勺舀,拿筷子捞”嫲嫲很自信的说。果真可以用筷子捞而且不断。鱼鱼特别的顺滑就像真的鱼儿一样“呼噜,呼噜”只听到吃鱼鱼的声音,这一口气吃了两大碗,欲罢不休,可惜肚子撑的实在盛不下了。母亲看到笑着说“爱吃了以后再做。”</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再也吃不到母亲和嫲嫲做的搅团,当看到别人吃搅团,时不时就回想起她们至今令我难以忘却做搅团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作者: 穆亚军</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 元月15日</p><p class="ql-block"> 图片: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