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而神秘的“司莫拉”佤族村

海鸥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为佤语“幸福的地方”。木鼓声声,多彩的司莫拉佤村美如画,村落依山而建,山川秀美、梯田婉约、竹林掩映、阡陌纵横、庄稼旺盛,散发着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p> <p class="ql-block">  腾冲佤族,称为“守土人”,是腾冲的土著居民之一,也是最先与外来汉人交流融合的守土民族之一。腾冲佤族人居住的司莫拉佤族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距腾冲市区13公里。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佤族婚、丧、嫁,娶独特的祭祀仪式和以四个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少数民族群众仍掌握着部分佤族语言。</p> <p class="ql-block">  相传,在西汉年间,族人迁至腾冲,几经辗转,终落址清水乡,由于佤寨位于左右两个寨子的中央,便称之为“中寨”。据老人们推算,在赵、孟、李、金四大姓氏中,最早迁入于此的李氏家族如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几百年间,佤寨在这方山水里繁衍生息,他们汲取山水之精华,采撷土地之芳香,融入在人间草木里,让最质朴而最美好的生活气息一直氤氲在村寨的上空,保留着一份纯净的人文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  寨门,佤族人称之为“司歪水”,在原始部落时代寨门是戒备森严、不可随意侵犯的地方,寨门两侧立的木桩就是当时山寨防卫严密的一种体现。今天的寨门是佤族同胞迎接贵宾的地方,每逢重大活动或佤寨节日。佤族同胞都会到这里迎接贵宾进寨子。</p> <p class="ql-block">  走进司莫拉佤族村,感觉有点神秘,到处可见悬挂牛头,夸张的雕塑,多姿多彩的壁画,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这些独特佤族元素彰显了佤族人民对图腾的崇拜,这是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牛为司莫拉佤族的图腾,在土生土长的司莫拉佤民心中,牛是吉祥、神圣、高贵,且庄严的。佤族尚黑,以黑色作为象征,服饰以黑色为基调,其他颜色陪衬。</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佤村寨中的房屋不像别的古镇那样整齐划一,街道的路面也宽窄不一。但到处都是墙壁画,这些墙壁画有表现祭祀活动的、有画民族服饰的,展现了佤族人的生活场景,墙壁画是司莫拉佤族村寨的一道靓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村寨的佤王府,位于村子的高处,外表虽显陈旧,但肃穆依然、威势依然、霸气依然。踏入佤王府高高的门槛,仿佛感受到了昔年佤王的威严。这里,是当年佤王聚集族中德高望重的人议事的地方,外人禁入,代表着佤王的尊崇和神圣。</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位于佤族村村口,陈列馆中古朴苍拙,摆设着佤族祖先遗留下的农耕痕迹和有关历史渊源、民族民风和民俗来历的物品,还有佤族特色的民族衣帽服饰和生产生活用具。那些古旧的物件散发出的远古气息,弥漫在梁柱间,缠绕在思绪里,置身其间,仿佛回到远古时代,回到佤族迁徙无常、狩猎为生、不留遗粟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寨子中有两颗巨大的木雕也叫寨心桩: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佤语称男性木雕为“达瓜”,女性木雕为“叶里”,意为人类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礼堂是传统佤族建筑,木结构茅草顶为主。礼堂前有块坝子,坝前有个木鼓屋,里面存放有木鼓。木鼓,佤语称为“克罗克”,是佤族凝聚人心,传递信号的工具,分公鼓和母鼓。公鼓的音调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调较高,音色清脆。木鼓是佤族的神物,他们认为木鼓可以通天,只要敲木鼓,天神便可以听得到他们的说话和祈求。所以佤族的任何宗教祭祀活动,都必须出动它。木鼓平时不能乱动,只有传统节日、重要活动时才能敲打。木鼓屋,是为了保护和供奉木鼓,专门安放木鼓的房屋,也是佤寨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佤族村前大箐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一大片榕树群,最大的一株树龄已经在500 年以上,佤族人民视榕树为“神树”。箐内分布着密集的地下泉眼,属低温温泉,除灌溉着村庄下游千亩良田外,还形成了天然水塘,当地俗称龙塘。在古榕树群中,榕树之上都会高高悬挂牛头,象征着佤族的牛图腾信仰。</p> <p class="ql-block">  寨前的七子泉年代久远,据说为元代以前形成。其与村落主体建筑呈相对方向,由阿泉、阿芒泉、贡恩泉、贡酿泉、亚木泉、涅桑泉、司儒泉构成,其水源来自地中山泉。“七子泉”清泉从林中流出,在龙潭汇流,便淙淙向垄下流去,浸润良田,生生不息,流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水碓是一种木制器具,是以水流为动力,带动水碓捣米。以前是司莫拉佤族村的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水碓旁有条洗衣沟,洗衣沟上有座洗衣亭,洗衣亭是村寨中妇女聚集洗衣服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的洗衣沟存在历史较长,洗衣沟之上的洗衣亭是后来建的。</p> <p class="ql-block">  站在村口的观景台远眺,是一片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千亩梯田层层叠叠,风车水车点缀其中。司莫拉的梯田,和寨子里的道路一样,不是工整的直线,而是优美的弧线如漩涡般地聚拢到一起,中间形成一口大锅。梯田中央有一塘黑泥潭,据说将打造成佤族特有的“摸泥黑”活动场所。梯田旁有很多古式水车,是梯田缺水时抽水的农具。</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佤族村春有鸟语花香,夏是绿意盎然,秋有稻麦金黄,冬有粉妆玉砌。无论什么季节走进村寨,都会感受到佤族风情为主调的迥异的、温婉的美。村落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成阶梯状分布。区域内山地、谷地、湿地、原始森林、梯田、茶园、涌泉合理布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佤族人爱水,寨中水流不息;佤族人敬树,村里古榕成片;佤族人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广场上热闹非凡。象征着谦和与善良的牛头图腾随处可见,表现佤族人民生活场景的彩色壁画生动逼真。民族文化陈列馆则是集中展现了祖先留下的农耕痕迹、历史渊源和民俗来历等。在这个古朴原始的神秘村寨中,民族传统文化如同流水潺潺,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这个藏于腾冲深山里的原始而神秘佤族村落,一直低调地美了几百年不为外人所知,如今搭上了乡村旅游的顺风车后,这个隐匿于山中的古村落,逐渐为人所知。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前来司莫拉“打卡”的游人会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二0二四年元月十四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