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源民间传说之六:行担遇艳

江南烟雨

<p class="ql-block">篁源民间传说之六:行担遇艳</p><p class="ql-block">文/章理申</p><p class="ql-block"> 在民国初年,丽州篁源有一个叫朱公的手艺人,在十八岁时,就独自一人去了江西行担谋生了。</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缙云侬烧炭,永康侬行担。”(按旧时缙云人外出烧炭或烤烧饼谋生;永康人则做手艺,或打铁谋生。)朱公为了生计,他自已另起炉灶,走南闯北的去行担了。 </p><p class="ql-block"> 在江西一个原始森林里,转悠于崇山峻岭之间。这里荒无人烟,一连走了数天,也见不到人家。只听见山里的鸟叫声和猛兽的嚎叫声。在他感到害怕时,口里吆喝着:“补铜壶,磨刀,磨手剪;换锅底,打铜勺,打锡壶。”一路晃晃悠悠地过去,只听到了寂静山谷的回音。</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他走走停停,在古木参天,阴暗的羊肠小道中行走,不知不觉天黑了下来。他心里很害怕,平时他就在人家屋檐下,菜市场的水泥板上,及野外的凉亭里,宿夜。可现在一直找不到借宿的人家,就如一只无头苍蝇一般,他带的粮食已经吃光了。又走了一天的路真是又累又饿,有气无力。他想:“要是能找到一户人家,那怕是睡在屋檐下睡一晚该有多好啊!”</p><p class="ql-block"> 正在心灰意懒,绝望之时,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走着走着,隐隐约约发现了前面有一丝灯光,他想:“好了,终于有人家了。”他加快了脚步,向那灯光赶去。</p><p class="ql-block"> 大概又走了半个时辰左右,很奇怪,原棘刺棘刺小路突然明亮如白天一般,小路顿时也变成了平坦的大道。他大踏步飞快地走着,到了,到了。前面看到一个四合院的房子,里面灯光明亮,他就把担子放在门口便去敲门。</p><p class="ql-block"> “有人吗,有人吗?”他一边敲门一边喊,这时出来一个约三四十岁的女子,虽是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朱公说:“大姐,我想在你这借个宿可以吗?”女子看了看他,说:“睡是可以睡,这里只是我一个人住,没有准备客房,屋里只有我睡的一张床。”朱公说:“那你的男人呢?”女子说:“那个短命的,上山砍柴,被老虎给吃了,只留我一个女人在此。”朱公说:“我不睡床上,只睡地上就行。我已经一天没吃过东西了,姐,你这里可有吃的?”女子说:“你暂坐着,我给你煮一碗面条吧。”</p><p class="ql-block"> 朱公从门口的方井里,打了一盘水,拿出毛巾洗了洗,便回到屋里,只见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已经摆在八仙桌上,朱公看着她,说了声:“谢谢大姐!”便狼吞虎咽地吃着,还连说:“好香,好吃。”女子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于是说:“这位小哥你就在这里住下,姐,天天烧给你吃。”朱公说:“好,好,我求之不得。姐你真是好人,姐,你真漂亮!”女人媚笑着,说:“你的小嘴真甜啊!”</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朱公说:“姐,你家有东西要修吗?比如换锅底,磨刀,磨手剪,我给你免费修,不要钱。”女子急忙,说:“不用,不用。”朱公说:“姐,不要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便在地上摊开草席,准备打地铺,朱公说:“姐,我今晚就睡地上吧!”女子说:“小哥,这里就我一个人住,你洗洗也上床睡吧。这也是我们的缘份。”</p><p class="ql-block"> 朱公只好听她的,伸手就去拉蚊帐,只见蚊帐顿时裂开了。朱公一掀开被子,这床上看起来很新的绵被,也一下子就破了,而且还有一种浓郁的霉烂的气味弥漫开来。朱公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似的,而且不停的打着喷嚏,可又说不上来:“怎么都是霉烂了的?”他看着面前雪白丰满的女人正含情脉脉的看着他,于是情不自禁……</p><p class="ql-block"> “天怎么这么凉?”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天大亮了,他挣开了眼睛,发现房子不见了,女人不见了,原来自已睡在一个坟堆之上。衣服头发都被露水打湿了。他不敢多想,难道,难道,昨晚和他一宿温柔的女人竟是,他不敢往下想了。</p><p class="ql-block"> 朱公定下心神,看见他的行担的担子还在坟堆边上,他思考着昨晚女子给他吃的是什么东西?他一想,不对,就把中指伸进喉咙里,咳嗽了一下,又猛咳了一下,不料吐出来一堆东西,这些东西还在地上蠕动着,细看之下,原来是一堆泛着绿光的蚯蚓……</p><p class="ql-block"> 朱公挑上担子没命的逃,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跑着跑着就脱力晕倒了。他脸色铁青,牙关紧闭。后来被一个好心的过路人救了。</p><p class="ql-block"> 之后,朱公被家人接回老家,他精神恍惚,如丢了魂似的,又发疯似的,嘴里不停地狂喊:“女人,女人,女人……”家人还以为他想女人想疯了,还用了二担谷(一担为100市斤),去市场上换回了一个小姑娘让他圆房冲喜。据说,朱公过了大半年才缓过劲来。</p><p class="ql-block"> 朱公原有自传小记及写了一些行担诗词集,可惜乱后无存。</p><p class="ql-block">注:行担,泛指永康旧时挑着工具走街串巷,外出谋生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章理申,浙江永康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小说月刊》,《奇妙小小说》,《中国故事》,《中国传奇》《民间故事选刊》,《故事会》,《金山》,《钱江晚报》,《金华日报》等各级报刊杂志,并获叶浅予文艺奖铜奖等多种奖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