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复交南浙科等C9高校2023届毕业生深造率达百分子70左右,学历贬值让名校生也要继续卷?

昌吉市九圣高考服务

<p class="ql-block">近日,清华北大等顶尖985高校发布《<b>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b>》,其中包括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截止目前,C9院校中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其他高校皆已公布。</p><p class="ql-block">小编汇总整理了C9院校的2023届本科毕业生情况,这些高校深造率都在<b>70%左右</b>,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倾向于读研深造!在大学毕业生当中,继续攻读硕博、提升学历已经成为更普遍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华大学推免率高达60.57%</b>根据报告显示,2023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总数为<b>3609人</b>,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为3519人。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为<b>97.5%</b>,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也为97.5%,表明清华大学的教育质量非常高。此外,2019级本科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工作也平稳顺利进行,共推荐2186名本科生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b>推免率达到60.57%</b>,这也反映出清华大学本科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据悉,在就业方面,清华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b>96.0%</b>。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升学,共有<b>2603人赴国内外高校深造</b>。其中,2100人在国内高校深造,503人赴国(境)外高校深造。这说明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学术追求非常高,同时也表现出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认可和重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共有<b>491人就业</b>。其中签约就业的有284人,灵活就业的有207人。值得注意的是,<b>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赴北京以外地区就业比例达到69.4%</b>,前往中西部、东北地区就业比例也达到25.0%。这表明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继续提升,就业结构更加合理。这也符合当前国家对人才流动的引导方向,<b>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东北地区就业创业</b>,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清华大学2023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b>毕业生的学术追求高,升学比例高</b>;二是<b>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就业结构更加合理</b>;三是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广泛,符合国家人才流动的引导方向。这些特点反映了清华大学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高水平,同时也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b>北京大学深造率78.07%</b>根据报告显示,2023年北京大学共有本科毕业生<b>3835人</b>,实际毕业人数为3826人,毕业率高达<b>99.77%</b>,学位授予率为98.43%。这些数据显示了北京大学优质的教学水平,以及学校对于学生学术能力的较高要求。</p><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b>94.38%</b>。其中,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升学,共有<b>2987</b>人选择继续深造,占<b>78.07%</b>,其中出国(境)留学680人,占18.83%。这说明北京大学的学生在自己的学术发展方面有着较高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情况的具体数据还未公布,下文就2022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共计<b>2981人</b>,毕业去向落实率为<b>94.90%</b>。升学仍然是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共有2233人选择升学,占74.3%。其中国内升学人数为1613人,占54.11%,出国出境升学人数为602人,占20.19%。可见北京大学的学生多有志于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b>614位毕业生选择就业,</b>占比20.6%,其中502人选择签约就业,占16.84%,112人选择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由职业或自由创作,占3.76%。这表明北京大学的学生在职场发展上也有着不弱的实力。<b>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率75.3%</b>截至 2023 年11月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b>1792人</b>,毕业去向落实率为<b>84.4%。</b>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保持高位,<b>保研率、深造率均全国前三</b>。继续深造的本科生中约 <b>80%</b>前往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大学深造,国内升学的本科些业生中约 90%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深造。</p><p class="ql-block">2023 届本科生共有<b>1350人</b>赴国内外高校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b> 75.3%</b>。其中,国内升学共1105 人,占比61.7%,出国(境)留学共 245 人,占比 13.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人数较少,<b>一直是用人单位追逐的对象,毕业生供不应求</b>。中国科学院系统、国防军工集团、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等均对本校毕业生情有独钟。来校招生或招聘的单位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国防军工单位,有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字节跳动、华为、比亚迪、阿里、京东、小米等世界 500 强企业,有寒武纪、旷视科技、云从科技、联影医疗等独角兽企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浙江大学深造率66.39%</b>截至2023年11月,浙江大学2023届<b>6094名</b>应届本科生中,有5942人顺利毕业,5900人获得学位,应届毕业率为<b>97.51%</b>,应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率为99.28%。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仅体现了浙江大学的高水平教学质量,也反映了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p><p class="ql-block">在浙江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中,升学人数达到了<b>3945人</b>,占本科毕业生的<b>66.39%</b>。其中,境内升学3034名,海外升学911名。这一数据表明,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在学术深造方面具有较高的追求和实力,学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选择深造的毕业生外,还有<b>1318名学生选择直接就业。</b>值得注意的是,赴重点领域就业的学生比例连续大幅增长。这一趋势表明,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综合素质。<b>复旦大学深造率超70%</b>2023年,复旦大学共有本科毕业生<b>3279人</b>,实际毕业人数为3226人,毕业率高达<b>98.38%</b>。在学位授予方面,3216人获得了学士学位,学位授予率高达99.6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复旦大学在教育质量上的高度保障。</p> <h3>然而,就业市场的形势却给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截至2023年8月31日,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3226人,不含港澳台侨、留学生)的总体就业率为<strong>88.69%</strong>,这意味着仍有近10%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h3></br><h3>在毕业生的去向中,<strong>升学成为最主要的选择</strong>。共有<strong>2278名</strong>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占70.61%,其中出国(境)留学564人,国内升学1714人。国内升学的比例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这不仅反映了国内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体现了毕业生对于自我知识和能力提升的渴望。</h3></br><h3>然而,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共有583名毕业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占<strong>18.07%</strong>。这一比例虽然相较于升学比例有所降低,但在当前就业形势下,能够实现直接就业也是毕业生们努力的一个方向。</h3></br>在深造和就业的选择上,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仍保持较高水平,占毕业生总数的70.61%。这表明了毕业生对于知识和学术的追求,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社会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渴求。&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上海交通大学深造率72.61%</strong>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生共有<strong>3971人</strong>,但实际毕业人数为3848人,毕业率为<strong>96.90%</strong>。这一数字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毕业情况总体良好。此外,学位授予率为99.79%,这表明学校对于学生的学术要求非常严格,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位授予标准。在就业方面,截至2023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strong>95.27%</strong>。这一数字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此外,毕业生<strong>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升学</strong>,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strong>72.61%</strong>。其中,出国(境)留学666人,占18.17%。这表明,许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留在国内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南京大学深造率66.83%</strong>南京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率93.54%,学位授予率93.07%。截止2023年8月31日,南京大学毕业生升学深造率为<strong>66.83%</strong>,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strong>94.20%</strong>。其中,在东部地区就业457人,占84.94%;在中部地区就业27人,占5.02%;在西部地区就业54人,占10.04%。<h3>毕业生中在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浙江省就业的最多,分别达到216人(40.15%)、83人(15.43%)、70人(13.01%)、36人(6.69%)和35人(6.51%)。毕业生在江浙沪、广东、北京五地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总体的<strong>81.78%</strong>。</h3></br><h3>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2023届本科毕业生分布较多的行业为<strong>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strong>,分别为122人(22.68%)、96人(17.84%)、57人(10.59%)、44人(8.18%)和43人(7.99%)。</h3></br>&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西安交通大学深造率68.2%</strong><h3>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已发布,以下信息来自于就业质量报告。<br></br></h3></br><h3>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strong>4349人</strong>,就业去向落实率<strong>98%</strong>,国内外升学比例<strong>68.2%</strong>,其中国内升学60.4%,出国出境留学7.8%,就业29.8%。国内升学中,升入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占96.3%,</h3></br><h3>本科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是<strong>教育及文化、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strong>,占比 73.8%。</h3></br><h3>从区域分布上看,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比例为67.6%,从重点区域分布上看,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本科生比例为 81.0%。</h3></br><h3>就业人数最多的三家企业是比亚迪832人(去年为46人),国家电网446人(去年为359人)、华为197人(去年为394人)。去国家电网的就业人数有明显增长,去比亚迪就业人数增至18倍,华为就业人数较去年减少了一半。</h3></br>&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写在最后</strong>根据上述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升学已经成为多数本科生的选择。尤其是在名校,本科毕业生升学的比例还在不断提升,似乎越是顶尖高校的学生,越倾向于继续深造。<h3>这一方面可以归因于当今时代的“学历贬值”现象。在这个“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里,<strong>名校的光环也在逐渐“褪色”</strong>,本科生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提升学历,以便在人才市场中获得<strong>更强的竞争力</strong>。</h3></br><h3>因此,在中国目前这种就业形势紧张、“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贯通式培养模式,<strong>清华大学攀登计划、北京大学卓越计划、西交大少年班等少年班项目,以及强基计划</strong>,都是其中代表。</h3></br><h3>在高校“本研贯通”“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完成硕/博学业,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身价”,同时又免去了考研、考博等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