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历史课

养徳修业

<p class="ql-block">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乐也。很幸运能成为历史老师,遇到那么多孜孜向学的优秀学子,在纵横古今,品读论鉴中享受时光。</p><p class="ql-block">就像农耕时代的农夫,黄土地就是他的生命,他一辈子只想着种好地,多打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岁月轮回里看云卷云舒,历寒来暑往。</p> <p class="ql-block">如何讲好历史课?近期结合教课实践,有以下感受:</p><p class="ql-block">第一,要研读教材,理清知识结构,把握关键问题和重要概念。要仔细阅读单元概要和学习聚焦,留心课文及子目标题,要充分挖掘教材史料——地图、表格、史料阅读、历史综横、学思之窗、课后拓展探究材料。揣摩编书专家的思想,传递国家对当代高中生的素养能力要求,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精英高中生。例如,第11课,1800—2015年世界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第8课,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示意图;第7课,唐石染典买马契约和古埃及买房屋契约对比。</p> <p class="ql-block">第二,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引进课堂之中。问题的水平实际上代表老师对教材和历史现象的认识水平。要听他人的优秀课例,和同事交流,以启迪思维,碰撞灵感,从而设计出和所讲知识相关且有趣味的问题。例如,选必修二第13课,设计了“哪些2024年的交通方式是1900年所没有的?”都是讲交通的影响,第12课“交通与社会变迁”和第13课“现代交通和社会生活”有何不同?第10课,从21张中国民居邮票看我国不同地区民居风格并分析成因;洛龙区道路设计借鉴了《考工记》“九经九纬”的理念,绘制洛龙区道路干线图。</p> <p class="ql-block">第三,要研究高考真题,和学生共同阅读和理解试题,组织试题的答案,揣摩命题人的意图,感受试题的魅力。例如,共同研究2022年海南卷“唐长安城和君士坦丁堡的功能、布局及原因”;共同研究2023年全国甲卷“19世纪后半期俄国铁路发展特点,农奴制改革对铁路发展的影响”;2023年广东卷“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到不同身份,并评述其观点”;2022年全国乙卷“东汉良吏修德平息虎患”;2021年全国乙卷“结合地图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成长发展”。历史书中自有天地,高考题里尽显风云。</p> <p class="ql-block">第四,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每周开始要给学生明确该周的教学内容,周末要总结该周所学的知识和问题要点。引导学生整理笔记,绘制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保证质量,及时核对答案,查找不足。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感悟历史之博大厚重,敬畏历史,尊重先辈;体会严谨治学真实做人的道理,不畏艰难,勇于创新。</p><p class="ql-block">种树郭橐驼深谙物理,庖丁解黄牛久而娴熟。心无旁骛浑然天成,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教书自有其道,自有其乐。几十年来,所教学生一届届或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或投身社会创业劳动,无不知恩明理;目睹祖国日益昌盛,民生幸福,神州万里,处处尽显生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欣慰之情怎不油然而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