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元月11日,农历腊月初一,虽然进入了三九,但天气晴朗,温度是0——12度,没有一点凉风,我和老伴10点半出发,11点多来到禹州市浅井镇浅井村,探访“中国古村落”宋家大院!著名的清末秀才及革命烈士宋聘三的故居就坐落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浅井村内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共14个院落,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房屋500多间,布局严谨,有2条东西大街、4条南北古巷。浅井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幢幢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清代民居建筑,台基抬高、雕梁画栋,既有北方建筑的特色,又兼具江南园林的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中的宋家大院庭院深深、古朴典雅,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间,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禹州市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有一座清代两进四合院建筑,就是中国早期革命先驱宋聘三出生及青年时代学习、生活的地方。宋聘三故居建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为小青瓦建筑群,后院与西跨院设拱形门相连,门楣正反面分别题“凝瑞”、“承恩”阳文。凝瑞的意思是:凝结祥瑞之气,瑞气常聚。承恩就是蒙受恩泽。宋聘三故居于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宋聘三(1881--1930),河南禹县(今禹州)人,革命烈士。 原名五诏,1881年出生在禹县,幼读私塾,勤奋好学,20岁考取清光绪年间秀才,1904年,考入京师大学堂。1907年,为了寻求救国真理,宋聘三远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他加入中国同盟会。</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门墙上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进院的东屋有宋聘三的介绍。宋聘三出生于1881年,少时入本村私塾学习。1904年,宋聘三考入京师大学堂(今天的北京大学)。1907年,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远离故土,奔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其间,他多次拜见旅居在日本的孙中山先生,聆听教诲,进一步坚定了探求真理、拯救国民的志向,并积极加入中国同盟会。</p> <p class="ql-block">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宋聘三作为孙中山的指定代表参加了大会。1925年年初,陈炯明(民国粤系军事将领)叛变革命,宋聘三积极投入保卫总统府的战斗,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斗争。由于他舍生忘死,忠于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深受孙中山的器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宋聘三以国民党元老和河南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加了守灵仪式和追悼大会。</p> <p class="ql-block"> 宋聘三是中国早期民主革命的先驱,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1926年春,经中共豫陕区委、禹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郭安宇的介绍,宋聘三在信阳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革命生涯。是中共禹县、许昌、长葛、新郑、新密等五县党组织的负责人,曾领导禹县早期农民运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幸的是,1929年1月11日,宋聘三因叛徒出卖被捕后,被国民党杀害于开封宋门外大街。</span>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在前几天中央一套播出的电视剧《问苍茫》中曾看见过,印象最深的是拍照时,摄影师说毛润之个子太高,往中间站一下,其中一人不愿意,所以就这样拍下了!</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邓中夏,左六胡汉民,左七为汪精卫</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二为毛泽东,左七为罗张龙,左八为恽代英</p><p class="ql-block">中排:左五为宋聘三</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太珍贵了!</p> <p class="ql-block">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各位领袖对英雄的赞美和题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屋:时局</p> <p class="ql-block">北屋:启蒙</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觉醒</p> <p class="ql-block">这是院里防火的水缸,看着像石头做的,上面锻了很多铜钱图案,看着很有考究!</p> <p class="ql-block">屋内陈列着宋聘三早期的一切大事活动记载。</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激励</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屋所放的用具,织布机。当年我的老家也有,高中毕业,老母亲逼着学织布,心里很不情愿,老父亲支持上学读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房的客厅,生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客厅茶座!</p> <p class="ql-block">东里间是他的卧室!这些东西保存的真是完好!</p> <p class="ql-block">客厅墙上有悼念孙中山的悼词: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宋聘三以国民党的一位元老和河南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加了守灵仪式和追悼大会。会后,他无法抑制悲痛心情,又挥笔书写下了悼念孙中山的悼词,以示怀念: </p><p class="ql-block">中山孙公 亚东伟人 革命领袖 </p><p class="ql-block">共和元勋 艰苦一生 为国为民 </p><p class="ql-block">三月十二 了凡脱尘 噩耗传来 </p><p class="ql-block">惊魄动魂 山愁残川 日月沉昏 </p><p class="ql-block">如何赎兮 人百其身 夺我先道 </p><p class="ql-block">谁知迷津 敢告同胞 各振精神 </p><p class="ql-block">勿负先生 一片苦心 ……</p><p class="ql-block">也有宋聘三的自题词!</p> <p class="ql-block">从故居出来,感慨万千,我们禹州浅井曾经有这样一位值得骄傲的清末秀才和革命先驱,令人敬佩,值得敬仰!</p> <p class="ql-block">这是故居东边的一座大院,应该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宽阔干净具有历史性的石板路往西走,来到《浅井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大门两侧的墙壁上红色的大字还隐约可见:认真学习老三篇。</p> <p class="ql-block">彻底改造世界观。</p><p class="ql-block">多么熟悉的字眼!</p> <p class="ql-block">进院看到一口井,水很浅,我以为是“浅井”名字来历的井,谁知不是!</p> <p class="ql-block">屋里有“生活园地”痕迹。</p> <p class="ql-block">也陈列有宋聘三照片!</p> <p class="ql-block">院里还有以前的木制轿车和其它古物,这些物什能保存这么好,也是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里走,里面竟有东西北三座两层楼!我们老家的老房子都是土坯墙,这里都是石头和砖,看上去都比较气派!</p> <p class="ql-block">上面有通向三座楼的简易走廊,估计是后来机关驻扎添加的!</p> <p class="ql-block">每栋楼都是木制板层!</p> <p class="ql-block">从浅井村革命史馆出来,往西走是宋聘三文化广场!北边写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p> <p class="ql-block">南边是宋聘三雕像!</p> <p class="ql-block">两边是文化长廊,地方不大,打造的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继续往西走。</p> <p class="ql-block">向右慢拐看到一个寨门!</p> <p class="ql-block">这个寨门有人说是新修的!</p> <p class="ql-block">寨门里边有一个“浅井古寨铭”</p> <p class="ql-block">出去寨门回头看,上面写着“西藏(cang)”。</p> <p class="ql-block">牌子上有解释!</p> <p class="ql-block">寨门外面就是闹市,今天有古会!</p> <p class="ql-block">沿古会往北走,这有一牌坊:凝瑞,前面就是彭花路,右边就是今天的浅井镇政府!</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折回到寨门,刚才是从南边过来,现在一直往东走,这是宋家大院的后街,也是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房屋保存的真好!</p> <p class="ql-block">这有一个画中村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进去一看,也是两层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这道街是是宋聘三故居的后街,也有后门,可以进到院里!</p> <p class="ql-block">到这才看见“浅井”!</p> <p class="ql-block">据《禹州志山志》记载,“朵耳山南,掘地七尺见清泉,故名浅井”,浅井村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七,和女儿三人又来这里,在寨墙上拍的老街!北侧。</p> <p class="ql-block">南侧!</p> <p class="ql-block">看看人家的视频,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从浅井村出来,已经13点多,往北来到北董庄村,这里有个小广场,有乒乓球案子和篮球场,很美,现在振兴农村,各个地方都打造的非常美观,看着舒服。</p> <p class="ql-block">我俩带的牛肉生菜洋葱苹果,泡了两桶方便面,老伴又趁机投了几个篮球,看了古村落,又驰骋球场,这一天过的太爽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晴好,的确收获不小,</p><p class="ql-block">看了古村面貌,建筑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了解英雄事迹,敬仰古人功劳!</p><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宋聘三,浩气长存天地间,</p><p class="ql-block">坚贞不屈永流芳,红色基因代代传!</p> <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