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有故事的“酱园弄”

佳柠

<p class="ql-block">一部《繁花》让许多上海人的血脉觉醒,一时间,上海话,上海风情成为最热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一度冷清下来的黄河路,一夜复苏,摩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至真园”原型“苔圣园”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上海品牌搭便车。</p> <p class="ql-block">黄河路上“老字号”们。</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各家“排骨年糕”,不过我只爱西藏路的鲜得来。</p> <p class="ql-block">国际饭店蝴蝶酥,香满一条街,人排了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进贤路上也闹忙了。</p> <p class="ql-block">海派西餐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辣酱油配炸猪排,上海小囡都喜欢。</p> <p class="ql-block">进贤路边的老弄堂。</p> <p class="ql-block">除了黄河路、进贤路成为众人打卡的网红,虹口乍浦路北海宁路一带也是人头攒动,拍照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1月中旬,陈可辛导演执导的《酱园弄》外景在这里搭建得七七八八,市民们纷纷来领略“老上海”风情。</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景,处处是景。</p> <p class="ql-block">“酱园弄”核心场景——张振新酱园。</p> <p class="ql-block">“酱园弄”成为市民争相留影的“影视城”。</p> <p class="ql-block">向南走到“酱园弄”的尽头,是鲁迅先生曾经多次光顾的民光戏院,如今名为胜利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海行号路图1946</span></p> <p class="ql-block">胜利电影院初名好莱坞大戏院。由罗德公司顾问工程师陈慧斌设计,顾银记营造厂承造,1928年开工,1929年初竣工,是年2月中旬开业。</p> <p class="ql-block">胜利电影院高三层,立面沿海宁路、乍浦路呈弧形展开。整栋建筑主体外立面为西式建筑风格,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在屋顶建造一座配有飞檐翘角的中式塔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9年2月3日好莱坞大戏院开业前《申报》的相关报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当时设备较为先进的电影院,胜利电影院尚未建成时就获得媒体关注,1928年12月16日《申报》刊登的《建筑中之好莱坞大戏院》一文中就有“外部照欧美最新戏院方式,内部依欧西古代亚顿款式,特聘美术专家别出心裁,布置一切……”这样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进入1930年代后,胜利电影院几度转手,先后在1930年、1931年更名国民大戏院、威利大戏院。在此期间,居住于虹口的鲁迅先生曾多次前往观影。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虹口地区成为战场,胜利电影院也遭战火波及。1942年,日本商人购入此楼,改名为昭南剧场。抗战胜利中国政府接收后更名民光戏院。1949年上海解放后不久,市军管委文艺处接管此楼,是年12月定名为胜利电影院,此后又先后为胜利新闻科教电影院、胜利艺术电影院,“胜利”二字始终延续。</p> <p class="ql-block">回来讲“酱园弄”,电影《酱园弄》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章子怡、雷佳音主演,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滩酱园弄内的一起案情,案情扑朔迷离。</p> <p class="ql-block">据光明网报道,历史上的“酱园弄”其实在黄河路(新昌路432弄),因有一家名气特别响的“张振新酱园”,被称为“酱园弄”。</p> <p class="ql-block">《光明网》引用海派文献研究工作者、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女士的说法:上海酱园大多数都是历史悠久的老店,行业带有浓厚的商业兼手工业作坊的特点。在当时的上海酱园业当中,张振新酱园算是规模很大的一家。</p> <p class="ql-block">张振新酱园的创始人是宁波镇海人张逸云。张逸云(1871-1933),清末民国实业家,中国味精工业先驱。</p> <p class="ql-block">张逸云是光绪年间的举人,其祖、父早年在上海经营酱园业,开设有张崇新酱园,传至其接手后,又创设张振新酱园,至19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已拥有酱园九处、门市部近百家,遂成为沪上酱园业巨子。</p> <p class="ql-block">1923年,张逸云与吴蕴初合作,出资创办天厨味精厂,张逸云任总经理,任吴蕴初为经理。年产味精3000公斤,1925年达到15000公斤。</p> <p class="ql-block">1926年,创“佛手牌”味精品牌,获得专利权。打破日本产“味之素”垄断局面,远销海外。同年,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获得国际大奖,为民族工业赢得荣誉。</p> <p class="ql-block">1929年10月,为摆脱原料从国外进口被动局面,又与吴蕴初合办天原化工厂。</p> <p class="ql-block">今日酱园弄黄河路口,酱园弄已湮灭在滚滚红尘。</p> <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上观新闻、光明网、上海普陀档案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