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摄影图文:安迪(Andy)。</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和评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康有为故居全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岛市康有为故居纪念馆(Qingdao kang youwei's former residence memorial),位于汇泉湾畔、小鱼山东南麓,始建于1899年,为青岛最早出现的德式建筑之一。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是青岛市第一个对外开放并辟建为专业特色博物馆的文化名人故居,是青岛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故居内摆放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康有为故居展示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逝于青岛故居內。</span></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康有为的书法作品欣赏。</span></p>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