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马鬃

飞行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还是1968年8月刚到草原插队在大队集中训练的时候。刚到草原上的知青们要在这里学骑马,学备鞍,学绊马,学捡粪,学打水,学做饭。总之,要初步掌握在牧区生活的基本技巧。</p><p class="ql-block"> 那天,第一畜群组的马群在大队西面草地上打马鬃,骟马蛋,打马烙印。牧民的骑马非常讲究修剪马鬃。手艺好的牧民精心修剪的马鬃,除了马头顶上的一缕和最后部分一缕留的较长外,整个马鬃剪的齐齐整整,只留3寸长。打完马鬃的马显得格外精神,马鬃打的好,也是牧民炫耀的资本。而骒马打马鬃就没有那么讲究了,只要剪短就可以了。二岁的小公马这时就要去势,也就是俗称的骟蛋。同时也要打上烙印,也就是把本大队特有的印记打在马的后大腿上。一个马群是由十几群家族组成的。一个家族大概有四五十匹马,一匹儿马(公马)拥有20多匹骒马(母马),带着20多匹一岁到3岁的小马,还有数目不等的骑马。十来个家族组成了一个大马群,一个马群就有500多匹马,由两个牧民放牧。一大早,牧马人夏日普日布把分散在十几公里的马群聚拢在一起赶到大队部西面,儿马们撕咬着踢打着,骒马们嘶吗着寻找自己的孩子,真是蹄声隆隆,嘶鸣阵阵,尘土飞扬,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打马鬃骟马蛋打烙印是集体活儿,平时牧民是一家一户放牧,很难凑到一起,一旦遇到有集体的活动,牧民们都很积极。一来可以挣工分,二来可以喝免费的奶茶吃免费的羊肉,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在一起传递交流各种信息。</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就来了20多个牧民。大队厨子老崔昨天晚上就杀了两只羊,牧民一来,架起大锅炖起羊肉来。牧民们坐在一堆儿喝着茶,吃着肉,聊着家长里短。喝完茶,吃完肉,牧民们干起活来。知青们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也都来到场地,好奇的目不转睛地看着牧民们干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白龙儿子的马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牧马人夏日普日布,20多岁,中等身材,有着魁梧的肩膀和粗壮的双臂,黝黑的脸庞上,浓浓的眉毛,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一笑露出洁白的牙。他胯下的栗色杆子马,曾经在公杜那达慕赛马夺得第三名。杆子马,是牧马人训练出来专门套马的特殊骑马。首先,它要体格壮速度快,第二要听话顺从性好。第三要机灵聪明,洞悉牧马人的一举一动,知道牧马人传递的任何信息,懂得配合牧马人发出的各种指令。因此有一匹好杆子马,是牧马人的骄傲,也是牧民们每天早茶时的谈资之一。</p><p class="ql-block"> 夏日普日布骑上杆子马,举着长长的套马杆,奔向一匹肥壮的骒马。他腿下一夹,杆子马像箭一样的冲了出去。骒马在马群里疯狂地奔跑着,左躲右闪着。杆子马紧紧的追着不放。夏日普日布看准时机,一扬手,套马杆前的牛皮绳准确地套住了骒马脖子。夏日普日布双腿一蹬,坐到马鞍子后,腰板一挺,杆子马立马四腿一挺往后座,人马神一样的配合,任何桀骜不驯的马都会被勒停下来。骒马不停的甩着头,高高的扬起前蹄,愤怒地嘶鸣着。牧民小伙子赛音朝鲁拿着马笼头,一个箭步扑过去,抓住马耳朵,敏捷的把马笼头套了上去。牧民小伙子巴图双手紧紧抓住马尾巴往后扯着,让马动弹不得。牧民小伙子哈达拿着大剪刀嘁里咔嚓就把马鬃剪下来了。不到10分钟,一匹马就打完了马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套马</p> <p class="ql-block">  知青们都看傻了,有几个男生也跃跃欲试,想冲上去抓马,被大队革委会主任普日布斯荣制止住,没有任何经验的知青们上去可能会被马咬了踢了。</p> <p class="ql-block">白龙的孙子在自家马群里训马</p> <p class="ql-block">训生个子</p> <p class="ql-block">套马驹子打烙印</p> <p class="ql-block">  第三畜群组的牧马人白龙吃饱喝足也上场了。18岁的他身高1米76,细长的身躯,晒不黑的白里透红的长圆脸,挺直的鼻梁,淡淡的眉毛,眯缝的细长眼,一笑也是一口白牙,一举一动都透着机灵。他穿着一身被阳光晒的褪了色的天蓝色蒙古袍,腰间扎着金黄色的绸带,脚蹬擦的铮亮的马靴,胯下骑着一匹棕色杆子马,显得格外精干。他这匹杆子马刚刚4岁,虽然没拿过什么名次,但经过他的调教,跟夏日普日布的杆子马比,丝毫不逊色。 </p><p class="ql-block"> 白龙骑着马向一匹小公马冲了过去。这是一匹两岁的小青马。脾气暴躁的小青马哪受得了欺负,尥了几下蹶子,撒丫子就冲了出去。白龙两腿一夹马肚子,杆子马像箭一样追了上去。追了一会儿,他手握套马杆,双臂一抖,套马杆绳准确的套住了小青马的前脸。他坐在马鞍子后边,猛地用手一抖,小青马扑通一声就躺在地上了。几个牧民扑上去摁住小青马,一个牧民一手拿着一个木板把马睾丸夹住,一手拿着锋利的小刀一划,小青马的睾丸就被挤出来了。另一个牧民拿着烧红的铁熨斗在伤口上一抹,这匹小公马的骟蛋工作就完成了。几乎同时,一个牧民举着烧的通红的马烙铁迅速跑到马屁股后面,往马后大腿上一摁,一股青烟伴着皮毛燎糊的味道儿四面散去,一个清晰的烙印就留在马身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牧马人白龙和妻子浩日勒在北京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打烙印的家伙什儿。</p> <p class="ql-block">打马烙印</p> <p class="ql-block">打过烙印的马。这是我们大队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天气热了,牧民们开始休息。这时,普日布斯荣让牧民抓了几匹马套上鞍子,让知青学习骑马。这些马都是老太太小孩儿骑着放羊的牧羊马,打也不走,踢也不跑。女知青们骑着感觉挺好。可男知青就不满足了。他们看着牧民骑着马飞奔威武的样子,也想试试。骑了一会儿,胆子大了起来。几个男知青使劲抽打着马让它们跑。可这样的马怎么打也不跑,顶多跑几步就又走起来。牧民们看着知青们练习骑马,围在一起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议论着,评论着。看到知青骑的马跑不起来,不禁哈哈大笑。 </p><p class="ql-block"> 知青杨柏给赛音朝鲁递了一支烟,比划着说想骑骑他的马。杨柏是初三的,体格健壮。国字脸上,一对浓浓的眉毛,见人总是笑眯眯的。 赛音朝鲁抽着杨柏的大前门烟,把自己的黄膘马牵了过来。勒紧马肚带,扶着杨柏骑了上去。杨柏一骑上马,马就跑了起来。他记着牧民教的,把缰绳往右一带马就向右拐,往左一带马就向左拐,使劲往后一勒马就站住了。</p><p class="ql-block"> 看着表哥杨柏骑的那么高兴,知青万更生找到哈达,也给他递了一支烟。万更生是初二的,身材细长,眉清目秀,看着像南方人,用现在的话说,是小鲜肉。哈达知道他要骑自己的马,连连摆手说,我的马不老实,你骑那匹红马吧。哈达牵过来一匹枣红马,备上鞍子把万更生扶了上去。</p><p class="ql-block"> 这匹枣红马是无主马,虽然比较老实,但总是往马群里跑。万更生左带右勒,勒不住。他使劲的把马向右带,马儿掉转头径直向大队蒙古包那边颠跑过去。他有点懵了,忘记了勒马嚼子,任凭马跑。在大家的惊呼声中,万更生一下从马上跌了下去。人们赶紧跑过去把他扶了起来。只见他双眼紧闭,人有点昏迷了。杨柏赶忙上去掐住他的人中。过了一会儿,万更生长长出了一口气缓了过来。原来。蒙古包前面的两根桩子之间挂了一根铁丝用来给知青们晾晒衣服。万更生骑的马一头从铁丝下钻了过去,结果他被铁丝挂住脖子拽下马来。幸好他命大,躺了几天就没事了。但是前脖子上很长时间留下了一道红印子。</p><p class="ql-block"> 万更生从马上掉下来后,把大队革委会主任普日布斯荣吓得不轻,这要有个好歹,对谁也交代不了。他下令谁也不准把自己的骑马让知青骑。知青们只好用牧羊马慢慢练习。</p> <p class="ql-block">  万更生是个倔脾气。他看中了这匹马。你不是摔我吗?我就要骑你!过了几天,他找到普日布斯荣说,你不给我这匹马,我就天天缠着你。普日布斯荣一想,反正这是匹无主马,又老实,就把这匹马分配给他了。</p><p class="ql-block"> 这群马用了两天时间,终于完成了打马鬃,骟马蛋,打烙印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蒙古马</p> <p class="ql-block">冬天训马</p> <p class="ql-block">  55年过去了,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谨以此文纪念好友白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