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051.松材线虫 (植物病原线虫)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一、概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寄生线虫,也被称为松木线虫。它是一种微小的线虫,通常体长约为1.5毫米。主要寄生于松木及其它针叶树种。</p><p class="ql-block">松材线虫是一种严重的植物寄生虫害,尤其对松树具有破坏性。它通常通过染色体性传播进行繁殖,并且能够在寄主树木内形成大量的种群。这些线虫依靠在受感染的树木中食用和繁殖,从而导致树木的快速衰败和死亡。</p><p class="ql-block">松材线虫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飞行昆虫、木材、土壤和人工移植等。它可以通过昆虫媒介,在不同的树木之间传播。此外,由于全球贸易的增加,木材和木制品的国际贸易也成为了该线虫的传播途径之一。</p><p class="ql-block">松材线虫引起的症状包括松树叶片发黄、枯萎和掉落,树皮出现裂纹和蜕皮现象,木材变得干燥且易碎。一旦感染,松树的死亡率非常高,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能够在林区内造成大面积的破坏。</p><p class="ql-block">为了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检疫和监测、砍伐感染树木、禁止木材和木制品的运输等。此外,为了研究松材线虫,发展抗性松木品种以及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松材线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防治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二、形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外形:松材线虫呈细长的圆柱状,体长约为1.5毫米左右。它们具有细长的身体,略呈弯曲状。</p><p class="ql-block">2. 表皮:松材线虫的表皮光滑,并且通常呈透明或白色。</p><p class="ql-block">3. 针状器官:线虫头部有四支针状器官,包括两对刺状感觉器官和一对食道头腺器。</p><p class="ql-block">4. 器官:松材线虫雌雄异体,具有不同的 器官。雌虫的 器官位于身体前部,而雄虫的 器官则位于尾部。</p><p class="ql-block">5. 口器:松材线虫具有一个圆形的口器,用于吸取寄主树木中的汁液和养分。</p><p class="ql-block">总体来说,松材线虫具有细长的身体、光滑的表皮和特殊的针状器官。这些形态特征有助于它们在寄主树木内寄生、获取养分并进行繁殖。</p> <p class="ql-block">三、生物学特征:</p><p class="ql-block">1. 寄生性:松材线虫是一种内寄生线虫,其幼虫侵入寄主树木,并在树木组织内活动和繁殖。松材线虫主要通过灌注方式进入寄主,即通过寄主的水分渠道进入寄主体内。</p><p class="ql-block">2. 线虫体型:成年松材线虫体长约为1到3毫米。它们拥有细长的圆柱形体型,弯曲而灵活。</p><p class="ql-block">3. 外形特征:松材线虫的表皮光滑,呈透明或白色。它们没有器官和结构的明显特征,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头部的针状器官。</p><p class="ql-block">4. 生命周期:松材线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四个幼虫期和成虫阶段。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后,经历四个发育阶段,最后变成成虫。成虫可以进行交配和产卵,形成新的幼虫。</p><p class="ql-block">5. 食性:松材线虫靠吸食寄主树木的汁液和养分为生,而不是通过消化系统进行食物消化。它们钻入寄主组织,并通过口器吸取寄主的汁液。</p><p class="ql-block">6. 繁殖方式:松材线虫雌雄异体,需要交配才能繁殖。雄虫通过尾部的 ** 官将精子输送到雌虫体内,雌虫则在身体前部产卵。</p><p class="ql-block">7. 传播途径:松材线虫可通过害虫如松蠧(Monochamus)属的锯螽传播,这些害虫会携带线虫的幼虫进入健康树木内部并传播。</p><p class="ql-block">松材线虫由于其寄生特性,对松树及其他松科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林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对于开展防治措施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四、全球分布区域:</p><p class="ql-block">1. 原产地:松材线虫最早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 广东和福建)被发现,并被认为是其原产地。在此地区,松材线虫与它的天然寄主——毛白松(Pinus massoniana)共生。</p><p class="ql-block">2. 侵入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国际贸易和木材运输,松材线虫被带入了其他地区。它已经传播到亚洲、欧洲、北美洲以及部分非洲和大洋洲地区。</p><p class="ql-block">3. 亚洲地区:松材线虫传播到亚洲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 ** 等地。在这些地区,它引起了严重的林业损失。</p><p class="ql-block">4. 欧洲地区:松材线虫自1999年开始进入欧洲地区,并迅速蔓延。它已经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被确认存在。</p><p class="ql-block">5. 北美洲地区:松材线虫于1982年首次在北美洲(加拿大)被记录到。它目前已经传播到包括美国 东部、西部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许多地区。</p><p class="ql-block">6. 非洲和大洋洲地区:松材线虫还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大洋洲的新西兰被发现。</p><p class="ql-block">总体来说,由于人类活动和国际贸易,松材线虫已经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在许多国家,它对松树种植业和天然林产生了重大威胁,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其破坏。</p> <p class="ql-block">五、境内分布区域:</p><p class="ql-block">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的线虫,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p><p class="ql-block">1. 中国大陆:松材线虫最早在中国大陆被发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尤其是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四川、湖南等省份。</p><p class="ql-block">2. 中国 :中国也是松材线虫的原产地之一,该线虫在毛白松上的分布相对广泛。</p><p class="ql-block">3. 中国 :据报道,松材线虫还在中国 被检测到,但其具体分布情况尚不清楚。</p><p class="ql-block">在以上地区,松材线虫对松树种植业和天然林具有严重的破坏力,引起了林业生产和经济损失。因此,这些地区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控制和阻止松材线虫的进一步传播。</p> <p class="ql-block">六、入侵历史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1. 1905年:松材线虫首次被描述并报道,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东起司密斯森林发现。</p><p class="ql-block">2. 1920-40年代:松材线虫被引入到日本,最初是通过北美进口的木材和树种传播到该国。</p><p class="ql-block">3. 1980年代:松材线虫入侵葡萄牙,并造成严重的破坏。此次入侵是该线虫首次在欧洲大陆上被发现。</p><p class="ql-block">4. 1999年:松材线虫传入中国 ,导致当地多个松树种植区受到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5. 2008年:松材线虫确认传入中国大陆,首次在福建省发现。</p><p class="ql-block">6. 2010年:松材线虫进一步传播到中国浙江、江苏等省份。</p><p class="ql-block">目前,松材线虫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极具破坏力和经济影响的重要森林害虫之一。各国和地区都在采取防控行动来阻止其进一步的传播和侵害。这包括加强检疫措施、松树品种改良、森林疫情监测和灭除感染树木等手段来控制和管理松材线虫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七、主要危害:</p><p class="ql-block">1. 松树死亡: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的导管组织中,通过摄取松树的营养物质,导致导管阻塞,破坏松树的水分和养分运输系统。严重感染的松树会出现黄化、枯萎、树冠消失等症状,最终导致松树死亡。</p><p class="ql-block">2. 林木经济价值下降:松材线虫破坏了大量的松树,降低了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量,导致木材价格上涨。同时,受感染树木的质量也下降,不再适合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高级木材需求,对林木经济产生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3. 生态系统破坏:松树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许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松材线虫的侵害导致大面积松树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了其他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条件。</p><p class="ql-block">4. 经济损失:松材线虫的入侵给林业、木材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防治和控制措施,还需要恢复受感染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重建受损的林木资源。</p><p class="ql-block">针对松材线虫的危害,各国和地区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包括早期发现和监测感染情况、加强检疫和防疫措施、清除和销毁受感染树木、推广抗虫品种等,以减少其对森林健康和经济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八、传播:</p><p class="ql-block">1. 昆虫传播:松材线虫可以寄生在传播媒介昆虫(如松节虫、树皮象等)体内。这些昆虫在食用被感染的松树时,会摄入松材线虫并携带到其他健康松树上。这是松材线虫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之一。</p><p class="ql-block">2. 沿木材传播:松材线虫卵或幼虫可以隐藏在被感染的松木材内部。当松木被运输、贸易或处理时,线虫可能从被感染木材中散布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引发新的感染点。因此,对于国际木材贸易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3. 根系直接传播:松材线虫也可以通过从已感染树木的根系渗透到周围土壤中,传播到附近的健康松树上。这种传播方式主要在树木根系接触的情况下发生。</p><p class="ql-block">4. 接触传播:人为接触感染的松树、木材、土壤等可能会将松材线虫带入新的地区。例如,人类活动、工程建设、旅游等造成的树木移植、污染、地区间交通,都可能有机会带入线虫。</p><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松材线虫的传播,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检疫措施,对木材和木制品进行检疫和处理;限制木材贸易;定期对松树进行检测和监测;提倡健康林业管理措施,如清理感染树木、推行杂交优良品种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松材线虫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等。</p> <p class="ql-block">九、措施:</p><p class="ql-block">1. 检疫措施:加强对木材、木制品和容易携带松材线虫的物品的检疫工作。通过严格的检验和隔离措施,阻止感染木材进入未感染区域,特别是国际木材贸易中要加强检疫监管。</p><p class="ql-block">2. 移除感染树木:及时发现和移除已感染松树和树桩,以减少松材线虫在感染区内的存活和传播。</p><p class="ql-block">3. 选择抗性品种:推广选择具有抗性或耐病性的松树品种,这样可以减少松材线虫的感染和传播。</p><p class="ql-block">4. 农业防治技术:采用农艺措施进行防治,如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使松树保持健康状态,提高其抗虫能力和抵抗力。</p><p class="ql-block">5.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拮抗菌进行生物防治,如引入杀线虫寄生菌、松甲虫等有益生物进行控制。</p><p class="ql-block">6. 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松材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p><p class="ql-block">7. 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对松材线虫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整个防控工作。</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综合利用检疫措施、移除感染树木、选择抗性品种、农艺措施、生物防治、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4年1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