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解人間事,却识人間几多愁⋯⋯

陽剛

<p class="ql-block"> 【知青纪事】(6)</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一场相逢,也是一场遗忘,最终我们都成为岁月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國如火如荼地掀起工業学大庆,农業学大寨,全國学習解放軍运動。</p><p class="ql-block"> 山村較偏僻,遠離熱土,与城鎮的運動氛圍还有未逮,但学大寨的勢頭未减。</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公社下通知,要求各村各隊在墙上刷写标语,营造农業学大寨的氣氛,大隊也在部署和開展這項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接到的任務是配合村小学的老師写標語,扛著竹梯提著油漆桶,在村巷口处的墙上书写標語。</p><p class="ql-block"> 我不時給站在梯子上写字的老師递递物件,有時自己也刷上几筆。不時逗逗路過的孩子。不多一會功夫墙上“农業学大寨”等字樣就映入眼簾。</p><p class="ql-block"> 標語红彤彤的,標語傳遞出的熱烈,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聯翩⋯⋯</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去山村,在巷頭路口还都能依稀看到年代留下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我插隊的山村是一個有一千多人口的較大村落,有九個生產隊,是粤北黄氏聚居地,村子百分之九十以上均為黄姓子嗣。</p><p class="ql-block"> 時光易逝,光陰無情⋯⋯</p><p class="ql-block"> 村子的年紀已無法考究。村子原來核心区里的巷道,路面上舖的全是青石板。据說青石板是早年間先輩們进深山開釆出來的。</p><p class="ql-block"> 開釆青石板的过程很是艰辛,生產和生活环境都在深山裡,現如今已沒有後人继承,這門手藝也早就荒廢了。</p><p class="ql-block"> 舖在村巷路面的青石板大多使用時日已久,路面多經修補,造成尺寸不規整,寬窄不一,在無數人的踩踏下,年深日久石板变得光滑圓潤,原本平整的石板面被踩踏出斑斑凹痕。</p><p class="ql-block"> 一夜小雨,青石板路更显湿滑,清晨時分,遠處天边剛露出晨光,石缝間嫩綠的苔蘚頭頂露珠悄悄探出脑袋張望著,石板凹印处残存一汪汪水漬,不時晃映出光的明暗⋯⋯</p><p class="ql-block"> 隨著村子人口數量不斷增加,房屋逐漸往外擴,新建房屋間的巷道路面大多是混凝土的,早已不見青石板的踪跡。</p><p class="ql-block"> 這次返鄉,我在村子的中心位置徘徊不前,原來记憶中的不少熟人的村屋,現在大多坍塌了,成了残垣破壁,村路也毁了,有的屋场已成苗圃或菜园子。</p><p class="ql-block"> 庄严的大隊部也成廢墟,在六十年代,大隊部是隐藏在山村唯一的二層樓房,很是氣派,妥妥的地標建築。</p><p class="ql-block"> 大隊部一楼是會场,是召集大會和山村仅有的室內演出场所。二楼铺的是木板,人走在上面,楼板发出咯吱咯吱的聲响。二楼是大隊部辦公场地,是山村的权力场,是山村的大脑,也是一千多村民視線關注的焦點。</p><p class="ql-block"> 可現在面目全非,全毁了⋯⋯</p><p class="ql-block"> 鄉民們熟視無睹,有能力有条件的村民都走了,遠離山村,遠離故土,不但房屋丢空了,也使得很多田地丢荒了⋯⋯</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和城市化促成鄉民們有更多機會走出山村,不再回眸返顧,祖宅不要了,更沒有人去维护和修葺,依附在宅子旁的牛栏猪圈里空落落的,又因缺失門檻,似張著空洞洞的大嘴⋯⋯</p><p class="ql-block"> 房屋之間狹窄的路徑上堆積泥泞,無人清理,泥泞上凝固著深深淺淺的足印。</p><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的大多是老人面孔,臉上缺少熱度缺乏溫度,神情冷漠。</p><p class="ql-block"> 暮色秋陽, 冷風拂面⋯⋯</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废墟前,除了脚下野草的擺動,一切都靜谧得心寒,我黯然低下頭,無语凝噎,心裡唏噓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四下环顧,仿佛想說點什麼?可是此時又有什麼能說的?滿腹心事化為一聲叹息。</p><p class="ql-block">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触摸,一样是记忆,一样是相思。</p><p class="ql-block"> ⋯⋯我怀念那時山村的落日余暉,喜歡山谷的流雲,喜歡山間的冷月和曠野的風⋯⋯</p><p class="ql-block"> ⋯⋯渠水倒印着黄昏落日,遠處山林在渠水裡缓缓流淌,竹下小溪流水潺潺,傍晚時分炊煙袅袅印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站在村口,嗅著晚風吹來的稻花香和泥土芬芳,我深深地依恋山村朴實清淡的人間煙火。</p><p class="ql-block"> 一缕蒼茫意境由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現如今三农建設這些事不知道还有沒有人操心?农村人的心冷了还能捂熱吗?还會有遍地农人下夕煙的景象吗?</p><p class="ql-block"> 山村偏隅一角,自然資源少,山頭上早已是光秃秃的,农舍和农田長久缺乏照料,人工水渠欠缺维护,再無农人饲養家禽家畜,村子死水一潭,褪变成窮鄉僻壤是迟早的事⋯⋯</p><p class="ql-block"> 多少愁緒無法說,也不知道怎麼說。我在這裡仅仅呆了三年,無論是身體发育还是心智积累,都有重要意義,对我來說,這裡是時間意義上的故鄉,在我的記憶中,从未忽略过這段充滿青蔥歲月的時光⋯⋯</p><p class="ql-block"> 看到眼前的一切,仿佛看到一束枯萎凋零的玫瑰,令我心痛不已,令我心绪不安,我面對眼前的景物心裡憋著一股悲怆。</p><p class="ql-block"> 人对事物的看法,实则是一种境界,将世俗的杂念、贪痴放下,将人的欲望、痛苦、得失看淡看开,自我解脱和释怀,用一顆平常心面对世间一切不平常事,随缘而行,随遇而安⋯⋯</p><p class="ql-block"> 思緒至此,仿佛梵音入耳,煩躁的心平靜了許多。</p><p class="ql-block"> 念頭通達,就讓心事隨風去吧</p><p class="ql-block"> 清风不解人间事,却识人间几多愁⋯⋯糊塗也春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