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首儿歌引起了孩子们对“洞”的兴趣,这对于托班孩子来说既熟悉又神秘,于是引发了新一轮的思考:身体上还有哪些洞洞呢?生活中又有哪些洞洞呢?洞洞都在哪里?以此为契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有趣的洞洞探寻之旅。</span></p> 二、课程网络图 三、课程实施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幼儿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会有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在寻“洞”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与想象,感知了“洞洞”的各种形态。带着好奇、伴着兴奋,孩子们在家里、幼儿园、大自然等地方,开始了寻洞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br></p> 1.寻找洞洞 超场上的洞洞 家里的洞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教师思考:孩子们通过寻找教室里的洞洞、操场上的洞洞、家里的洞洞,发现洞洞是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事物。在寻找洞洞的过程中,他们细心地观察,收获最为直接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在寻找洞洞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社会性行为也得到了发展。</span></p> 2.探秘洞洞 身上的洞洞 危险的洞洞 3.趣玩洞洞 4.“悦”读洞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 关于“洞洞”,还有好多有趣的绘本,等着我们一起分享阅读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 四、总结与反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5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 在探秘洞洞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洞洞虽然很多,但不同洞洞的作用也都不一样。有些洞洞,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有些洞洞是有危险性的、是有害的;有的洞洞虽然能给我们提供方便,但如果不小心使用是很危险的。通过一系列的探秘,孩子们积累了相关经验,进一步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小班幼儿年龄小,好奇心重,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对于自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