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西兰南岛地广人稀,面积虽比北岛大,但人口却是北岛的四分之一。南岛地势复杂,仅山地面积就占了全岛的70%。连绵起伏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位于南岛西部,全长320公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狭长的坎特伯里平原位于南岛东部的沿海地区,是新西兰的主要农牧业区。南岛的冰川谷形成了许多</span>狭长的湖泊,其中蒂卡普湖(Lake Tekapo)、普卡基湖(Lake Pukaki)和瓦那卡湖(Lake Wanaka)最为著名。我们在12月到来赶上了鲁冰花盛开的季节,一路上鲁冰花在风中摇曳的身姿时不时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从奥克兰机场飞往基督城只需1小时10分钟。因为是国内航班,所以和国际航班相比,安检是非常的宽松,连随身携带的液体都没有毫升的限制。</p> <p class="ql-block">我们预定的租车公司距机场十分钟的距离,他们有免费的接驳车来飞机场接送我们。从不精打细算的儿子说这样租车比在机场租车便宜些。此次南岛之行,所有的住处都已提前订好,因而每天的行程就是两点一线——边走边玩,从一个住处驶向另一个住处。因为要看冰川,所以儿子把第一晚的住处订在了位于西海岸的弗朗兹约瑟夫冰川(Franz Josef Glacier)地区的小镇上。从机场开到那里需要7个小时。取车后,我们没有进入基督城,而是一路向西,向着南阿尔卑斯山区的方向行驶。</p> <p class="ql-block">城堡山保护区(Kura Tawhite Conservation Area)是我们途经的第一个景观。保护区拥有特殊的地貌,同时也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远山光秃且有棱角,近山平缓且有绿衣。此地神奇之处是山坡上有一个由2000多块石头组成的巨石阵。据说3000万年前这些石头是在不见天日的水下,而改命的原因是板块不断地运动把它们一再推高。这些石头光滑的表面很好地为自己的前世做了证明。</p> <p class="ql-block">沿着砂石路走上去,亲手摸了下面的这块石头。</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般的山体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司机小憩片刻。</p> <p class="ql-block">地处南半球的新西兰在北半球进入冬季之时它却迎来了夏季,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山峰的积雪。南岛有18座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的山峰,因而有些山峰上的积雪常年不化。</p> <p class="ql-block">亚瑟隘口国家公园(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是南岛中部的一座国家公园,位于南阿尔卑斯山脉中。亚瑟隘口为南阿尔卑斯山脉中海拔最高的通道,公园内有很多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沿着指定的步行道往上走,去看“魔鬼的大酒杯”。酒杯里还真的有那么一点儿“酒”。</p> <p class="ql-block">离开亚瑟隘口国家公园,途经一座城市——格雷茅斯(Greymouth)。格雷茅斯曾是金矿开采区。当年为采矿献出生命的矿工并没有被如今这座小城遗忘,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一一刻在塑像底座的碑石上。</p> <p class="ql-block">离开格雷茅斯继续前行,傍晚7点终于到达了Franz Josef 冰川小镇上的Motel。</p> <p class="ql-block">南岛第二天。下了一夜的雨停了,安静又祥和的山上小镇被薄雾笼罩,空气中夹杂着雾霭、泥土和树木所散发出的味道。据说当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达到700个/cm3以上时,人将感到空气清新,毋庸置疑这里的负离子已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值,我感到我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涤心净肺。吃过早饭,我们从这个小镇出发,沿着盘山道驶去下一个目的地——皇后镇。车子开出去不远,我们就来到了西部泰普提尼国家公园(Westland 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该公园占地1175平方公里。公园内有60多个冰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和弗朗兹约瑟夫冰川(Franz Joesf Glacier )海拔低,气候温和,所以人易于接近。</span>我们第二天的一个计划是沿一条徒步路线走,去近距离观赏Fox冰川。可是一大早,儿子就通过网上资讯得知昨晚的大雨冲毁了我们要去的徒步路线上的一座桥梁,所以那条线路今早关闭了。为了弥补一下这个遗憾,儿子特地把车开到了一个观景处,网上说那里可以遥望冰川。可惜我们到那里时,云不作美,把冰川处捂得严严实实,只为我们留出了雪峰的一角。我们等了大约二十分钟,云也没有高抬贵脚,满足我们的心愿。观景处的一角有个特别的祭台,纪念在福克斯冰川临时机场的一场飞机意外中丧命的九个人。</p> <p class="ql-block">继续在山区里转,有时沿海,有时沿湖。经过Fox Glacier 小镇。</p> <p class="ql-block">经过位于福克斯冰川西南45公里的布鲁斯湾(Bruce Bay)。</p> <p class="ql-block">野生动物保护区(Whakapohai wildlife refuge)</p> <p class="ql-block">海洋保护区(Tauparikaka Marine Reserve)</p> <p class="ql-block">来到南部地区,经过阿斯帕林山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雷溪瀑布(Thunder Creek Falls)。</p> <p class="ql-block">进入瓦那卡(Wanaka)地区。</p> <p class="ql-block">瓦那卡湖(Lake Wanaka )是南岛最著名的湖泊之一。蔚蓝的湖面上倒映着青山和白云,仿佛明镜一般,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经过瓦那卡行政区(Wanaka Ward)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来到罗伊斯湾(Roys Bay)。这里有一棵树因投胎投错了地方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还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打卡。我也跟风打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进入彼萨保护区(Pisa Conservation Area)。该保护区是占地23000公顷的高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克鲁萨盆地(Clutha basin)和 瓦卡蒂普盆地( Wakatipu basins)以及南阿尔卑斯山。</p> <p class="ql-block">早上大约8点从Franz Josef 冰川小镇出发,傍晚6点半终于到达位于Wakatipu 湖旁的皇后镇希尔顿酒店,我们将在这里住上两宿。</p> <p class="ql-block">皇后镇的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湖边漫步。注意:美景中有一读书人!</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十二月的白昼真长,晚上九点天还亮着。终于等到了天黑,儿子如愿以偿地看到了星星。</p> <p class="ql-block">女皇镇的第二天,也是我们到达南岛的第三天。我们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去参观距皇后镇10分钟车距的鹿园高地(Deer Heights Park ),那里也是电影《指环王》的取景地。这个景点非常推荐!这是一个建在高山上的农场,除了可以喂食动物,还可以驱车到高处鸟瞰皇后镇和瓦卡蒂普湖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高山农场。</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农场,驱车环绕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毛利语的意思是“巨人沉睡的深坑”)。根据毛利传说,形状如闪电的瓦卡蒂普湖起源于一段战胜邪恶和复仇的故事。传说瓦卡蒂普湖是一个邪恶巨人留下的巨大深坑。一天晚上巨人偷偷溜进一户人家掳走一位少女,并用绳索将其困住。少女的恋人玛塔考利一路追踪巨人,终于找到了被捆绑的心上人,玛塔考利痛苦地哭泣,他的眼泪融化了绳索,于是他们逃离了巨人的魔爪。为了复仇,玛塔考利又返回巨人的住处放火。巨人被烈火烧得痛不欲生,最后整个身体沉入地下。他双腿弯曲的地方形成一个闪电形状的深坑,燃烧的烈火融化了周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的雪水奔涌而下填满了深坑。巨人消失后,他的心脏还留在深坑中。传说正是因为巨人的心脏一直留在湖底有规律的跳动,所以才形成了瓦卡蒂普湖不可思议的潮汐起落,波涛起伏。说了这么多,其实湖面涨落的真正原因是周边山脉形成的风压变化引起了“湖震”。</p> <p class="ql-block">走一趟砂石铺成的天堂路。</p> <p class="ql-block">赶回到镇上,准备傍晚7点坐最后一班的古老蒸汽船去在瓦卡蒂普湖上近距离欣赏瓦尔特峰。</p> <p class="ql-block">TSS厄恩斯劳号蒸汽船曾是瓦卡蒂普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湖上交通工具。这个古老的蒸汽船始建于1912年,早期主要用于货运,<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当地的高地牧场运送牛羊。</span>船的甲板上可承载1500只羊和30头牛。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湖岸公路运输的发展,厄恩斯劳号的使用也逐渐减少,因此面临拆船的命运。1969年因旅游业的兴起,经过改建的厄恩斯劳号得以重获新生。如今TSS厄恩斯劳号是南半球唯一仍在航行的燃煤蒸汽客船。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TSS厄恩斯劳号蒸汽船依旧在夏季每天工作14个小时,全年行驶11个月。</p> <p class="ql-block">坐最后一班船的人不足十人,船舱里几乎是空的。儿子似乎对蒸汽船烧煤这件事很感兴趣。从上面往下看,可以清楚看到锅炉的煤是怎么一锹一锹填进去的和炉火旺不旺。在甲板上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我,回到船舱坐在锅炉的烟管处就像坐上了热炕头。</p> <p class="ql-block">乘坐TSS厄恩斯劳号蒸汽船从皇后镇抵达瓦尔特峰,全长11公里。到达那里,蒸汽船靠岸让游客下船去参观由麦肯齐家族建造的瓦尔特峰庭园。不过如果要参观瓦尔特峰牧场,除了要额外买票,坐船的时间也要早一点儿。在牧场可以看到牛、羊、鹿和牧羊犬,还可以饮美酒,吃烤肉。</p> <p class="ql-block">再次登船,船舱里立刻热闹起来,快乐的情绪和着悠扬的钢琴曲交织在一起。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人是坐上一班船到牧场参观的人,他们酒足饭饱后和我们同船返回皇后镇。回到皇后镇已是九点半,但天还亮着。</p> <p class="ql-block">南岛第四天。睁眼已是六点,拉开窗帘才知道太阳起得比我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天的行驶路线是我们整个计划行程中的唯一一次不顺路。退房后,</span>我们随着盘山道驶出皇后镇,然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着蒂阿瑙湖一路向北行,经峡湾国家公园,穿过Homer Tunnel 隧道驶向Milford Sound 海峡。从皇后镇到米佛海峡全程需要4个小时。南岛</span>有些路段是出了名的危险——盘山道弯急路陡,即使是直路,有的路面也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让人常常看不到远处的路面。</p> <p class="ql-block">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 Park)也叫菲奥德兰国家公园,是新西兰南岛西南部的一座国家公园,面积12,500平方公里,为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沿海有很多峡湾,其中我们要去的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 )最为著名。公园内三分之二的地区被森林覆盖,森林中栖息着珍贵的鸟类。1990年,峡湾国家公园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镜面湖(Mirror Lake)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湖,但在无风之时,湖面如镜,景色就超凡脱俗起来。我们是在上午经过,所以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一面。下午我们折返时又去看了一下,因为有风,它已是徒有虚名了。</p> <p class="ql-block">高山脚下遍地是鲁冰花。</p> <p class="ql-block">冰川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穿山洞。长约1.2公里的赫默隧道(Homer Tunnel)就是为米佛海峡而“生”的。这条隧道非常狭窄,属于单行道,两端的隧道口安有红绿灯,一边车辆通行,另一边的车辆就需要排队等候。穿过此山洞需要2分钟10秒左右。下面的视频已剪辑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米尔福德峡湾</span>码头。米尔福德峡湾位于距离塔斯曼海内陆15公里处,从海面垂直拔地而起的主教冠峰高1,692米,是世界上临海最高的山峰之一,而此区域最大的博恩瀑布落差达160米。其他还有狮子山、象山、仙女瀑布,及落差达146米的斯特林瀑布等,都是在冰河地形所产生的特殊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甲板上享受乘风破浪可不是一般的冷,儿子把从姥姥那里借来的羽绒背心都穿在冲锋衣里了。</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瀑布飞流而下,就像是从悬崖上甩下了一条条飘逸的白纱。如果赶上雨天,瀑布则更多更壮观。</p> <p class="ql-block">两行泪</p> <p class="ql-block">看见一群海豹慵懒地躺在巨石上。</p> <p class="ql-block">传说瀑布的水溅到人脸上可以带来好运,所以船长很贴心,把船开得离瀑布足够近,水雾扑面而来后引起了一片欢笑声。</p> <p class="ql-block">行驶到峡谷的这个地方,游船开始折返。如果从这个地方开出去可以到达美洲最近国家是阿根廷。</p> <p class="ql-block">下了船原路返回。再穿隧道,再一次徜徉在鲁冰花的花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蒂瓦瑙湖(Lake Te Anau)的最南端停留住宿。</p> <p class="ql-block">蒂阿瑙湖(Lake Te Anau)位于峡湾国家公园内,湖长55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海拔210米,湖水最深417米。该湖是新西兰第二大湖泊,仅次于北岛的陶波湖。湖面上的小鸭子仪仗队走着走着就乱了队形。</p> <p class="ql-block">晚上九点半的蒂阿瑙湖(Lake Te Anau)依然美丽着。</p> <p class="ql-block">南岛第五天。八点半的蒂阿瑙湖(Lake Te Anau)面貌一新,我们的车开始沿着蒂阿瑙湖开回皇后镇,然后继续开向位于中部盆地地区的奥玛拉玛(Omarama) ,那里有冰川期形成的地质奇观——粘土绝壁(Clay Cliffs)。车开出了一个半小时,可我们依然还是在蒂阿瑙湖的湖边上。</p> <p class="ql-block">天蓝云白,低得感觉抬手就能摸到。</p> <p class="ql-block">经过莫斯本(Mossburn)。</p> <p class="ql-block">Maroroa Waimea 行政区。</p> <p class="ql-block">过了皇后镇,我们来到了皇后镇湖区的历史名镇——箭镇(Arrowtown)。箭镇的购物街——白金汉街。</p> <p class="ql-block">午饭过后,参观了早期华人聚居地的遗址。箭镇建立于1867年,当时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大量矿工涌入此地掘金,高峰时人口一度达到7,000人。同时在周边也出现了一些掘金小镇。中国矿工人数曾一度占据了矿工人数的40%,他们在箭河岸边建立了一个华人社区。到20世纪初期,箭镇周边的金矿逐渐枯竭,箭镇的辉煌时期逐渐过去,各国矿工逐渐离开,各个掘金镇也被废弃。</p> <p class="ql-block">到达水果小镇——可伦威尔(Cromwell)。一个由四个水果组成的造型突兀地出现在群山之间,虽然醒目,但我觉得它是此地的一个大bug ,因为它破坏了自然的整体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林迪斯自然保护区(Lindis Conservation Area)。</span>林迪斯山口(Lindis Pass)长约63公里,将麦肯奇盆地(Mackenzie Basin)与中奥塔哥地区(Central Otago)连接了起来。山口海拔971米,横跨林迪斯河(Lindis River)与内皮尔河(Ahuriri River)的河谷间的山脊。</p> <p class="ql-block">置身“黄山”,放眼望去,这天地之大美仅用两个字——“壮观”来形容是太空洞了。</p> <p class="ql-block">到达Omarama,看地质奇观——粘土绝壁。由于我们是下午五点多才到,所以逆光。</p> <p class="ql-block">离开粘土绝壁,车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经过南岛又一著名的湖泊——普卡基湖(Lake Pukaki ) ,然后进入普卡基军队营地。</p> <p class="ql-block">来到著名的蒂卡普湖(Lake Tekapo)湖区的小木屋。我们住的木屋后面就是一个房车露营地,我们到时那里已经停了几辆房车。房车营地有公用厕所、公用洗衣房,公用厨房,还有几个餐食处。我们小木屋的位置极佳,拉开窗帘,躺在床上就能看到远景的山、中景的湖,近景的花草。我们屋前的草地上还常有两只兔子来吃草和鸭子妈妈带着一群孩子来巡逻。这是此行中我最喜欢的住处,因为自驾这一路都是在空旷的天地间转,让人开始有些想念烟火气,而这里有。</p> <p class="ql-block">好牧人教堂(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坐落在蒂卡普湖畔(Lake Tekapo),是一座尖顶石砌的小教堂,始建于1935年。这个教堂看似孤零零的,但其实不然,因为它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地人为劳苦功高的牧羊犬而立的铜像,以感谢它们为当地畜牧业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回来,开车去镇上买些东西。镇上的韩国人很多,无论是老板还是游客。</p> <p class="ql-block">深夜摸黑去好牧人教堂看星星。和儿子出门时还真有些担心,毕竟那是荒郊野外的无人之地。没想到到了那里才发现教堂围栏外全是人,而且每个人都自觉地把自己调到了静音模式,即使有人要走动,也是蹑手蹑脚,有人要说话也是压低声音,好像天上的星星掉在了地上,大家生怕惊扰了它们。“夜深人静”这个词此时此地变得如此具体。这样看星星明显有了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如愿地看到了流星划过,看到了银河,看到了许多“小眼睛”。</p> <p class="ql-block">回到住处,坐在外面又看了一会儿星星,但没了氛围感。确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p> <p class="ql-block">南岛的第六天。离开小木屋,去东海岸的阿卡罗阿(Akaroa)住宿。清晨的特卡普湖上空好像是被谁不小心蹭上了白颜料。</p> <p class="ql-block">在坎特伯雷大学的约翰山天文台远眺秀丽的特卡普湖。</p> <p class="ql-block">再次去看建在特卡普湖边上的好牧人教堂。早上10点已经有游客陆续到来。看来从早到晚这个孤独的教堂其实一点也不孤独。</p> <p class="ql-block">再见,特卡普湖!</p> <p class="ql-block">经过菲尔利(Fairlie),看到美丽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中午12:30到达杰拉尔丁(Geraldine )。杰拉尔丁(Geraldine)是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地区的一个城镇,位于牧区的心脏地带。当地人饲养羊、牛、鹿、奶牛和种植农作物及水果。它距离我们的最后一站——基督城140公里。</p> <p class="ql-block">驶过小河(Little River)。</p> <p class="ql-block">下午3:30到达目的地——阿卡罗阿(Akaroa)。</p> <p class="ql-block">阿卡罗阿(Akaroa)是一个新西兰南岛的海滨小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卡罗阿”在毛利语中意思是“长的港口”。此镇常住人口只有五百多人,但由于风景怡人,所以游客总是络绎不绝。有趣的是这里是新西兰的国土,可是空中却高高飘扬着法国国旗。</span>原来这里曾是法国人的天下,1840年他们在此成立了定居点,可惜后来他们并没有坚持太久。法国国旗的旗杆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纪念在此附近登陆的法国定居者抵达一百周年 1840、8、16”。</p> <p class="ql-block">whatf 码头</p> <p class="ql-block">屋前有庭院,屋后有山水,其实这里应该住上两天,这样也可以有时间坐船出海参加一些活动项目。</p> <p class="ql-block">南岛第七天。早上起来去看海港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离开阿卡罗阿,去基督城柳岸野生保护区。沿途经Robinson 海湾、Le Bons 海湾、Okains海湾、Pigeon海湾……</p> <p class="ql-block">基督城柳岸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很多新西兰的本土动物,在那里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动物,还可以买饲料亲手喂它们。</p> <p class="ql-block">注意,混在鸭群里的异类在新西兰可是通缉犯,它们在动物园展出需要特别的许可证,当地政府也吁请在野外看到这种异类的民众向当局报告。红颈袋鼠在新西兰没有天敌,它们的出现破坏了当地的食物链,所以被列在有害和不需要的物种中。袋鼠妈妈的警觉性还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羊驼(英文:Alpaca,学名Vicugna pacos)性情温顺,胆子很小,又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它们发脾气时会从鼻中喷出分泌物和粪便,或向惹怒它们的人或别的动物脸上吐唾沫。</p> <p class="ql-block">奇异鸟(Kiwi)是新西兰的国鸟和象征,是新西兰特有的鸟,因其叫声“keee-weee”而得名。它们有翅膀但不会飞,雄鸟不仅对伴侣从一而终,还会参与孵蛋,因此新西兰人把爱妻教子顾家的好丈夫叫成“Kiwi husband”。奇异鸟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亿年以前的恐龙时代,<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目前已属于濒危物种,</span>。奇异鸟是生性害羞的夜行鸟类,根据他们的特点,园区专门为它们建立了一个仿夜间的奇异鸟生态园,动物园把奇异鸟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外面,一组放在生态园里,放在外面的鸟因为是白天所以他们躲起来睡觉,而里边的鸟因处于“黑夜”中所以开始活动。这两组鸟交替“工作”,但总有一组奇异鸟的生活和外面是黑白颠倒的。生态园里漆黑一片,想要看到奇异鸟需要耐心和等待。进入生态园的游客都很自觉,谁都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看。游客们虽素不相识但都非常友善,如果谁发现了奇异鸟的位置就会指给身边的人看,我就是在陌生人的帮助下才很快看到了萌哒哒的奇异鸟。</p> <p class="ql-block">入住最后一晚的市区酒店。一进客房望向窗外,立刻有了公务在身的感觉。开始怀念之前的每个景区房,怀念大自然带给人的松弛感。</p> <p class="ql-block">基督城是南岛第一大城市,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它位于南岛中部的东岸。从酒店出来,本想去坎特伯里博物馆看看,但到了那里才知道该馆已关闭。于是开车在市区转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去基督城的植物园消磨时光。看过太多的植物园,这里的植物园真的没有什么特别。</p> <p class="ql-block">南岛的第八天,也是最后一天。因为没什么地方想去,所以就在酒店呆到了退房。还车后,租车公司派人把我们送到机场,我们搭中午十二点的飞机返回奥克兰。</p> <p class="ql-block">从借车到还车,行车记录仪显示八天的时间里儿子共开了2300公里。这次南岛之行,从前期的准备工作——策划路线、网上预订酒店和租车,到具体地执行,儿子身兼数职,一人独当了好几面。2012年第一次去北岛,儿子他爸开车,从高速路下来没有减速,结果收到了两张罚单。这次子记住了父花钱买的教训,没为守在路边的警察贡献一分钱,让这次南岛之行留下的记忆全是美好。必须给司机、导游兼摄影的儿子五星好评!省钱小建议:新西兰的交警通常不会出现在荒郊野外,珍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全靠自己,但是一旦要经过小镇,交警就会守在从高速公路下来的地方,许多司机因为惯性,就忽略了路旁的速度提示,结果被罚。切记在即将进入小镇时一定要减速,把车速减至50公里/小时,毕竟人在新西兰是稀有的。</p> <p class="ql-block">南岛,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