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庄村青山藏珍,物华天宝,秀水磙珠,地灵人杰。</span>和庄村位于龙口庄西北二、三里,名曰:西庄。据考证:明万历年间修关帝庙碑石载有苏家庄。苏家、杜家是坐地户;后车家搬来,王家从博山投奔车家表亲安家苏家庄。历史沧桑、岁月瞬息变换、弹指一挥间车家、王家表亲成为庄里大姓,其他姓氏陆续搬来居住。清末村庄临般河更名河庄,民国年间演变为和庄。1958年9月成立龙口人民公社和庄生产大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改成红卫公社幸福村,车希礼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3月设龙泉镇和庄村至今。和庄村民们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注重邻里间的团结与互助。这种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成为了和庄村最宝贵的财富。如今,和庄村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村民们守望相助,共同维护着村庄的和谐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1956年,由于龙泉煤矿发展迅速,开始修建铁路至龙泉煤矿,1957年3月建成通车。1957年4月在距铁路东10米处修筑蓄水大坝,拦水成湖,般河由此改道。此湖东临龙口小学(原涌泉寺),西靠铁路,南至龙四菜园,北依大土堰。因湖在龙口西门外,故名“龙西湖”。</p> <p class="ql-block">龙口泉水、响井堰泉水、螃蟹山泉水、熟石板泉水、涌清园泉水 。是般河比较大的支流,从西门流出的泉水清澈甘甜,浩浩荡荡过石桥北流汇入龙西湖,然后向西过铁道涵洞,绕过和庄村第二道南河崖头,流进大湾,然后依西山汇入般河。</p> <p class="ql-block">龙泉镇和庄村村西般河上,村集体修建“水打磨”。水打磨原理就是利用河水冲击木水车斗为动力,大轮拨小轮带动石磨木齿轮转动拉面,水打磨也可以带动粉碎机。水打磨木齿轮转动速度还是挺快的,那时和庄村王淑盛爷他负责村集体看水打磨,有次他衣服被木齿轮叶片夹住,在这个危险的时候,他沉着冷静,灵活的跟着水打磨转了几圈终于脱离险境。另外,龙泉矿那里也有个水打磨,多用来碾压陶土。和庄村车新奉自己家里也有水打磨用来磨面,当时水打磨加工面粉方便了群众,也是那个年代比较先进的水动力机械了。</p> <p class="ql-block">和庄村小庙其实就是壁挂式的,神位都悬在墙上,一米长、0.6米宽面积不算大,中间有个小门,钻进去里面可以卷曲身体容纳一个人。小庙具体位置在现在大叔王莲祥家附近。</p> <p class="ql-block">大庙北屋有三尊佛像,中间是一尊头戴雉鸡翎的大神,两侧是小神。东边和西边墙上分别悬浮着三位小神神像。西面房子也供奉神像,东屋后来改成电磨房。大庙前有一棵几百年长成空洞的古槐,夏天遮阴避日,孩子们在树下嬉戏玩耍,几个人伸胳膊围拢不过来。娄宗业小时候调皮,登上大庙神台爬到中间大神身上,上去容易下来难,娄宗业粘在神像上面下不来了。其母烧香拜佛为他许愿祈祷,娄宗业才从神佛身上出溜下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庙后来成为学校,学生们在大殿神台上写字学习;后又改成村里的合作社,车纯柱爷爷卖油盐酱醋茶等,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事,就是买几毛钱的辣疙瘩咸菜了。再后来就成为李令功的百货经销店了。大庙后面的一排房子就是和庄大队的办公室了。</span></p> <p class="ql-block">旧社会来了还乡团,村里村民警戒,村民轮流在王作梓老爷南栏棚上拿着土枪站岗,下岗都要放枪这是规矩。这一天俺姥爷和车纯留值班站岗,下岗时枪就是放不响。这时,王作书老爷挺勤力从淄川推车卖炭回来,发现枪还没有放,他说:啥时候了枪还不放?作书老爷喜欢玩枪,也比较熟悉枪械。他拿过土枪来又订了火药,拿两根白火柴把药尅下来放在撞针上,然后举枪朝天勾动扳机,“砰”的一声巨响枪打响了!作书老爷嘴里嘀咕枪咋打不响?这不就响了!随后用手去拿烟盒包烟袋准备吸烟。这时车纯留说三叔你手没了!枪炸膛了!这时,作书老爷一看手指炸没了,才觉得疼。后来上医院医生为防止感染给他做了切除手术。</p> <p class="ql-block">杜家舅要结婚,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阶级斗争是纲,因为家庭划分成分不好,影响后代九族。家里准备结婚的东西都被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抢走了。无奈之下上龙口丈人门上商量商量如何结婚操办?来到丈人家又被那里的红卫兵盯梢跟脚。刚说完准备结婚的东西被红卫兵抢走了,就被龙口的红卫兵控制住了。杜家舅舅身上穿着半袖衣服,被涂抹浆糊浑身上下贴满标语,头上戴上纸糊的大帽子进行批斗,并在夜里被红卫兵敲锣打鼓,喊着:打倒杜夕智的口号!”押送到和庄。和庄的红卫兵夜里有杜忠泉王淑壮,车新发三位轮流执勤站岗放哨的。这天王淑状爷爷躲在没收的棺材里放哨,时刻提防地富反坏右破坏和捣乱。他们听到敲锣打鼓喊口号,以为是批斗尚庄村当老师的杜夕智,从棺材里爬出来一看,原来是批斗和庄村杜夕智。和杜家舅舅关系很好的红卫兵,赶忙帮助他把满身糊的标语纸条撕掉。那个时候说句反对的话也不行,上纲上线还要被游街示众。和庄的红卫兵半夜三更砸门报告给村里支部书记王淑尧爷爷,那时大叔王莲仪虽然在部队当兵是军属,但是淑尧爷也遭红卫兵的干扰排挤。本来他就提心吊胆的大半夜吓得他可不轻,立即安排刚从部队退伍的车成爷爷,明天组织安排游街示众。车成爷爷行伍出身,长期在部队工作,官升参谋长。常年在外的原因乡音也有所改变。早晨游街示众带领和庄村红卫兵喊打倒杜夕智的口号,村里围观的群众听后都笑了!</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头家家生活困难,杜家舅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身体不好,结婚后生活很拮据。腊月二十八快过年了,村里救济拾斤麦麸子。杜家舅舅和二舅关系很好,他拿着麸子找二舅用电磨再磨细一点,给孩子们蒸蒸吃。二舅听后打开电磨扫了扫膛里,扫出几斤面粉送给杜家舅舅。这样杜家舅舅和孩子们过年才吃上白面。</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字报、毛主席语录、革命标语充斥着和庄大街小巷墙壁和影背墙上。王莲爽叔家影背墙上用红漆书:“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每次看到后都肃然起敬。村里标语也有书写重叠的时候,闹出派出所抓现行反革命的事情。车纯柱爷爷家大门上,左大门板上写:“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右大门板上写:“打倒蒋介石!”白天敞着门平安无事,夜晚关上大门就出大事了!好事者发现反革命标语,立即报告龙泉派出所抓现行反革命分子。“毛主席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怎么成了“蒋介石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派出所来到和庄查来查去“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苏成杰叔写的,“打倒蒋介石!”不知啥时候写的,时间长了“打倒”二字看不清楚了!“蒋介石”三个字很清楚。其实他也不是故意的,凑巧了!后来派出所对苏成杰叔进行了批评教育,才放回来。</p> <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春节过后群众自娱自乐玩十五,和庄村车家大爷(绰号:小皮类)喜欢用提篮挎只自己家或邻居家刚生的小猫、小狗,跟在踩高跷的队伍后面扮演丑老婆。他诙谐幽默,喜欢和看热闹的群众互动,每年群众都很喜欢这个节目。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摊上大事了!扮玩时有人问:你吃饭了吗?他指了指挎着的提篮说:我和猫儿都还没有吃饭!边走边用手抚摸着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话被红卫兵听到了!说他:猫儿猫儿的叫是在侮辱毛主席,立即给他和他老婆戴上反革命帽子对他俩进行批斗。一天一天周而复始进行批斗,何时是个尽头?他们夫妻俩绝望的把大门和屋门关插好,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的衣服,推杯换盏尽享人间欢乐。酒足饭饱后,双双悬梁自尽。第二天,红卫兵揪其批斗,发现大门紧锁,以为他们逃跑,破门而入,发现俩具吊死鬼。多么悲惨!</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文物瓷器等都遭到打砸破坏,就连寿棺也不放过。文化大革命时“道会门”死灰复燃,以曹淑芳奶奶为首的“道会门”自称是西宫娘娘,迷信活动猖獗,和庄村红卫兵面临严峻挑战,晚上埋伏蹲守、守株待兔,积极进行破旧立新的斗争。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道会门”三十余人挑灯进村,敲锣打鼓抬着供奉的神像进行迷信活动,被红卫兵一举歼灭,战果辉煌。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盲目地焚烧古典著作,捣毁文物字画,破坏名胜古迹。在破“四旧”中,抄家风席卷全国,大批有价值的个人财产被没收或破坏,许多社员家里的古式家具上的艺术雕刻、嵌镶装饰物都被当做“四旧”毁坏。捣庵堂、砸庙宇、毁佛像;搜罗并焚毁宗谱、旧书画及戏装龙袍等。将木雕、石刻的龙凤、石人、石马、石羊、石碑、石牌楼等大批文物,或用锤凿敲毁,或以水泥石灰涂抹,大量文物惨遭破坏。立四新就是创造和形成崭新的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四类分子扫大街,低头认罪。</p> <p class="ql-block">1962年对于中国大陆而言是个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盘踞在台湾省的蒋介石军政集团决心“反攻大陆”,甚至做了战争动员。淄川区龙泉镇基干民兵预备役进行实弹训练。“砰——砰——”弹壳飞溅,子弹击中靶环,靶纸应声而破。传授射击经验:“三点一线法,枪托要抵实,呼吸射击法……”进一步提高民兵武器操作技能和实战水平。“向射击地线前进,卧姿装子弹,开始射击。”“砰——砰——砰”一声声枪声响彻山谷,参加训练的民兵士气高昂、精神振作,一枚枚子弹正中靶环。龙泉镇民兵射击场地在和庄老牛山南北区域进行。打完靶我们就去捡子弹壳,子弹壳不是铜的都是铁的镀上铜色的,土堰上子弹头打的很深。</p> <p class="ql-block">以前龙泉镇各村都有后备役民兵,在“一切服从战争、坚决保证前线需要”的号召下,龙泉公社和庄村民兵积极进行实弹训练。靶场就设在一个山坡前。挖了几个壕沟,齐胸深。并在壕沟的前面堆了个土包,插上靶子。打靶时,报靶员就躲藏在靶子后的壕沟内,可以防止流弹。先卧倒,再将子弹全部压入了枪内,然后推上子弹,将枪托抵住右肩,瞄准射击。第一次打真枪,即兴奋又紧张。五发子弹很快就会打完,自己拉开枪栓后站立起来,高喊了一声,射击完毕。民兵持枪配有三发子弹,也有不关保险擦枪走火的时候,耳朵差点打掉,吓得一身冷汗。据说子弹壳里的火药弄点出来吃了可以治肚子疼。</p> <p class="ql-block">卧虎山山后北边发现两个用石块垒起来的围墙,当初以为是军事设施,现在才知道是和庄生产队圈牛积粪的牛栏。在卧虎山顶上有航标三角牌,指示坐标经、纬度的标志,过去被人破坏过。</p> <p class="ql-block">淄川这边马虎,也叫小石狼。老猫猴子就是野狸,比猫大,晚上出来,如果猫见了它只接跟它走,到河边猫边喝水边吐,吐干净了,就等野狸吃它,它连反抗的意思都没有。 马虎性凶猛,听老一辈见过的人对这个动物的描述就是脸像驴脸宽且方,耳朵长嘴长。比牛小,比豹子大。小的也有牛犊那么大。毛色灰,尾巴像狼尾巴是扫地的,不象狗尾巴上翘。 四条腿是爪子而不是蹄子,爬山横着走。马虎夜行千里,一夜跑很多路。在冬天的雪地里马虎踪迹还能见得到。两米多高的大堰它一舒腰、一纵身便可跃过,留在雪地里马虎爪子的印迹有人的拳头那么大。马虎在淄川某村连续几夜翻越猪圈吃小猪,主人设网把马虎逮住,挂马虎脖子上一面铜锣后,马虎挣脱逃跑一路狂奔,它跑时两前腿敲在锣上,“铛、铛、铛”直响,最后精疲力尽气绝身亡,追赶的人家看到马虎累死在去博山的一条马虎道上。</p> <p class="ql-block">和庄村北济潍高速桥这地方,以前人烟稀少这里是条马虎道。马虎和藏獒差不多形状,前腿比较长,后腿较短,跑起来一窜一窜的,马虎还是真实存在的。过去白天人们也能看到马虎的身影,蹲在那里慢条斯理,根本不怕人,你不动它不动,你走它尾随跟在后面。夜里眼睛发着蓝光阴森森的很恐惧!马虎一般偷食家禽猪羊饿急了真吃人。小时候马虎,老猫猴子是用来吓唬小孩,过去小孩子夜里哭闹不听话,大人吓唬小孩就说:“你再哭闹把马虎老猫猴子招来了,小孩子就不敢哭了!”在俺姥娘老家博山李家马虎经常出没,成群结队。</p> <p class="ql-block">二舅说:那一年村里几位老人登山玩,在山上真发现马虎弄来枚男短发死人骷髅,群众发现后立即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接警后骑着偏三摩托车立即到达山后现场,可是死人头又被马虎叼走了。人命关天的事必须破案,发现死人头的地面上满是马虎毛,这可难坏了公安警察。马虎真吃人了?又跑了!经过多方走访和连续调查取证,发现线索,在山里土峪村有个男青年患病去逝,因为还没有实行火葬,家人给他办后事抠土达墓埋葬。因为埋的太浅,被马虎闻到气味扒了出来啃食,随后拖到此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