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交车上,坐在前面的三位老人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询问彼此的年龄,一位说:“87岁了,老了,不中用了”,一位说:“87岁,高寿,不错了,我78岁”,还有一位老人79岁,道:“谁都有到老的时候,健康最重要”。</p> 看得出来,他们此前并不认识,偶遇这小小的车厢,短暂交集的一程,不知是谁打开了话匣子,于是聊起了人生暮年共同关注的话题——健康和衰老。不久,他们便各自到站下车了。诺大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流,可能某一天还会遇见,也可能从此不再相逢。<br> 我的思绪则随着他们的对话飞扬,再过20多年,我和他们大体不是一样吗,这样想着,不由得感慨起来,时空在眼前不停地穿梭翻跃,空濛而浑沌……<br> 曾经意气风发的我,哪有什么“老”的感觉,“老”是另一个与我平行的永不交汇的世界。我脑海里的“老”,是爷爷奶奶脸上的皱纹,是父母额头上的白发,是邻家老人的踯躅,是单位老领导的沉稳练达……几十年来,我一直这么以为着,以为了那么多年,没想到有一天,蓦然回首,自己与“老”的距离竟这般的接近。<br> 那天,一个公司客服姑娘张口叫我大叔,让我好一阵子不解,估摸她三十几岁,是何眼力,怎么愣生生把平辈叫成了长辈,叔叔还不行竟然叫大叔?同学中有人骄傲的抱上孙子了,一见面满面春风,示意大头孙子:“快喊爷爷!”。唉,不想升级都不行。遇到多年的朋友,热情的打招呼,却突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脸上还是笑着的,脑子却短路了。人行道上,砖块一角凸起,以前从不在意,却不料一个趔趄,差点绊倒,手脚真的不如过去灵便了。再看机关热闹的餐厅里,满目年轻的面孔,洋溢着青春和朝气,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变成了年轻时尊称别人的那个单位里的“老同志”了。<br> 其实,我潜意识里并没有感到自己老,相反,常常自我感觉还好,还年轻。但外界称谓的变化,容颜部分的苍桑,仿佛在不断地敲打我的窗,我终于不情愿的意识到,再激情四射,再豪情万丈,还有几年就退休了。<br> 50多岁,年轻不再,言老还不至于。我想,自己步入了人生一个新阶段,一个介于中年和老年之间的中间阶段,或者说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过渡阶段”略显老气,我姑且称之为中间阶段吧。<br> 这个阶段,呈现纷繁的状态。有的人开始不像过去那么忙了,或者转任虚职,轻松了许多;有的人依旧忙碌着,耕耘着,似乎对船靠码头车到站无感,一直忙到退休文件下的那一天;当然,还有少数人踌躇满志,跃上新台阶,书写更大的辉煌。<br> 但不论如何,这个阶段是有限的,就那么几年。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几年之后,退下来的生活无疑与现时存在很大的落差。特别是忙到最后一站的,身居高位的,落差更明显。<br> 几十年的惯性,长年累月绷着的弦,一下子放松下来,过渡不及,可能会使一些人不知所措,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了。原本旺盛的精力、高昂的状态,熊熊燃烧,无处用力,急切地去寻,寻了很久,终于发现,很难回到过去的感觉了。无奈,只好降格以求,聊以寄托。<br> 认识到人生客观存在的这个中间阶段,使我原先潜意识里不自觉的对“老之将至”的抗拒心理淡化了许多,大抵可以从容,可以淡定,调整平和这个阶段的心态。闲暇之余,还可以思考和展望未来,下一个阶段的的生活如何丰盈且不失浪漫。<br>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说:“人老了,不中用了”。我内心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但这也触发我对人生的思考。<br>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宏大,回应不一。有言奋斗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某个远大理想;有言奉献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言勇敢做自己,人生的意义在于你为世界留下什么;有言享受生活,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言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没有什么意义,何必自扰,等等,五花八门。如今社会,开放和包容度比过去强多了,只要不是反人类的追求,我想都应该给与足够的理解和尊重。<br> 说实话,我自己也困惑于这个问题,不得其解,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目前所处的中间阶段,我都没有找到一个一成不变的唯一正确满意的终极答案。<br> 前不久,看抖音,有一段视频,也是关于人生意义的,让我心头一颤。大意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偶然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到了生活的美。<br> 我清楚的记得,过去曾经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片名叫《海街日记》,里面也有类似的表达,一个阿姨临死前说:“樱花好漂亮啊!虽然知道自己快死了,但看到美的东西,还能充分感受到美丽,觉得很开心。”<br> 这段情节当时让我非常惊讶,我一时怔住了,多么震撼的一幕啊!不妨想象一下,一个普通人快死了,没有凄凄戚戚,还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且为此很开心,她的内心是何等的强大和安宁!她对美的感受是如此的独特,如此的纯净,对生活的热爱又是如此的炽烈,你能不震撼吗?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呀。<br>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br> 或许到这里有一点轮廓了。我想,每个人的人生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个世界本是丰富多彩的,故不必纠结一个终极答案。即便是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解读。<br> 回到前面,“人老了,不中用了”这句话让我联想,既然人生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诠释,那么,不同的人生阶段,侧重点不同,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呈现。<br> 每个人都会惭惭变老,是客观事实,谁也不可能逆生长,但老了,也不是不中用了,展现的是另一面的精彩。生活中,许多人的老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享受年轻时无暇顾及的乐趣。且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早已步入寻常百姓家,更有劲歌热舞点燃大众生活舞台,甚至嗨到了国外。过去一年休假不过一两次,说不定还有工作羁绊走不了,现在一年四季都是假,想到哪玩到哪玩,说走就走的旅行终于从理想变为现实。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普通人的户外足迹极大的延伸了,天南海北甚至五洲四海。马斯克的“星舰”火箭探索令人振奋,未来有一天,到月亮上星际旅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br><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些都是关于未来的幻想。幻想的好处是,对于我这个处于中间阶段的人而言,不必焦虑和抗拒时间的进程,前行路上,还会有美的呈现。重要的是,发现和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何熊飞于2024年元月</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女儿拍摄的阿拉斯加风光</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女儿拍摄的夏威夷风光</p> 滁州明湖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