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 土

宁夏黑太阳

<p class="ql-block">  世界又大又小,时间虽长犹短。</p><p class="ql-block"> 三十五年前我心怀梦想到固原师专化学专业读书,三十五年后为圆未竟之梦又站在宁夏师范学院化工学院的讲台上授课。</p><p class="ql-block"> 古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那我和母校的缘分得修多少年?</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来,无论时空跨度多大,这里总有一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人,零零总总、大大小小的事,使我感动,让我回望,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1978年,我们是"文革"结束后第一届应届毕业生参加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由于"文革"十年积累下的历届学生非常多,而且高考第一次不唯成分,无须领导批准,年龄限制很小,那年全国报考人数达到610万人,录取率仅为7%,可谓高考难难于上青天,它和今天的高考那能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在如此残酷的情况下,我有幸被固原师专录取。</p><p class="ql-block"> 当时尚在筹建中的固原师专理科设数学、物理、化学三个教育类专业,我因化学成绩最高而进入化学专业。</p><p class="ql-block"> 拿上那页32开纸大小的录取通知书,没有激动和憧憬,也没有晒"朋友圈",更没有办"升学宴″,只是整理好铺盖行装,办好户口手续,帮在家的母亲尽可能多干一些家务活,默默的等待到十月上旬去学校报到。</p><p class="ql-block"> 学校是为解决当时西海固地区青黄不接的师资队伍,在原六盘山大学旧址上仓促筹建的,其基本办学条件比今天固原市城乡任何一所初高中学校要差很多倍。土木结构的校舍,没有餐厅的食堂,大通铺的学生宿舍,土圈旱厕,坑坑洼洼,旁边推着麦草垛的土操场和晴天满院土,雨天遍地泥的校园。迈进简陋的铁栅栏大门,校园没有树木花草,更无楼台凉亭,加上十月本身就是秋风扫落叶的潇条季节,就更显荒凉。根本不像一所大学,更多的像张贤亮先生笔下的农场,没有生机,初到这里让人心如止水,无半点波澜。</p><p class="ql-block"> 学校刚筹建时规模小,全校不足二百名学生,机构不健全,不称系而叫科,我们就属七八级化学科。四十几名同学分别来自固原地区五县和银南同心县,另有一位女同学来自当时的吴忠县。</p><p class="ql-block"> 全班同学的年龄差距是骑的骆驼拉的鸡,最大的近40岁,有两三个孩子,最小的仅17岁,我算是稍小一点的。学员成分也相对复杂,有应届高中学生、下乡知青、大队支书和工厂职工等等。</p><p class="ql-block"> 学校是教育的热土,当老师和学生聚集在这里,这块土地便产生脉动。没用多少时间就成了一个教书育人、修德启智的精神高地。</p><p class="ql-block"> 条件简陋,甚至艰苦,但我们遇到了影响我们终生,让我们扎根教育并为之奉献的众多的导师,终生不忘。</p><p class="ql-block"> 凌锡泗老师,化学系的创建人,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便告别天府之国,来到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固原,且坚守终生。</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月人都显老,我们也不知老师的年龄,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面目清瘦,两眼有神,精神矍铄,衣着朴素,不拘小节,生活异常简朴,威严中不失慈祥,说话总是川音加杂固原腔,</p><p class="ql-block"> 他和我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常常在玩笑中点出我们的缺点错误,既让人认识到错误又保留了面子。对每个人的优点他则是大张旗鼓的予以表扬,在同学中弘扬妥妥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亦师亦友,凌老师是《无机化学》课老师,又像班主任一样关心着我们的吃喝拉撒,晚饭后常常端着他的大搪瓷缸到学生宿舍"串门",坐在床沿上和我们探讨人生,所到之处总会传出欢快的笑声。他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无不影响我们一生。</p><p class="ql-block"> 《无机化学》就像那厚厚的两大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皮教科书的封面一样枯燥乏味,里面尽是电子云、杂化轨道、氧化还原反应、活化能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但就这样一门课却让他活生生上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课程。</p><p class="ql-block"> 上课诙谐幽默,引人入胜,把抽象微观的知识和形象宏观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竟然能把原子结构及电子运动与"四人帮"相联系,真是服了他了。他就这样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趣味性,一节课一节课潜移默化的用他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授着我们,造就着我们,培育着我们的教育初心。</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一天一天的学会了用熟知的生活知识触类旁通的理解新概念,而不是用概念解析概念的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他也向宁夏大学的教学质量叫板,鼓励我们克服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事实证明若干年后两校学生的教学能力不相上下。</p><p class="ql-block"> 凌老师是老师更是恩师,我俩之间发生了好多次交集。</p><p class="ql-block"> 其一,我的智能优势是文科,数学物理等课程很难学懂,但是在元月份第一次恢复高考揭榜时,海原县文科只录取了几名学生,直接把我吓回去了,无耐之下报考理科。</p><p class="ql-block"> 在校期间我的学习成绩自然不尽人意,但在固原县黑城中学的一节实习课,课后凌老师用了十多分钟在全班进行点评,教学实习时又被作为优秀学生分到隆德中学代高中化学,师从何光年老师。</p><p class="ql-block"> 这一月由师专和隆德中学老师共同组成的指导教师反复和我们琢磨教学设计,打磨教学过程,一句讲述一个教态的反复练习,一节课往往预讲近十次。</p><p class="ql-block"> 高起点的教育实习取得成功,师专教务处冯荫民处长听了我的课后评价说,课讲的条理清楚,表述明白,上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凌老师给我搭建了良好的教育实习平台,扎实的实习为我后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其二,刚成立的固原师专学校地处农村,改革开放尚未开始,学校周边没任何服务业和商业,师生理发成为困难。</p><p class="ql-block"> 于是学校为每个班配了一套理发工具,学生自己理发。 </p><p class="ql-block"> 我由于在中学时为同学理过发,就成了班上的理发员之一。</p><p class="ql-block"> 凌老师头发有点长了,或许他想检验一下理发员的技术,就让我拎上工具到他办公室兼宿舍里理发。平时和老师熟,理发倒不怯乎,按照原来发型修短便行,但没料到凌老师让给他刮胡须,岁月让他脸上沟壑纵横,用的又是过去剃头匠用的刀具,宿舍光线也暗,让我额头直冒冷汗!</p><p class="ql-block"> 师命那能不从,洗脸盆里倒些热水,用热毛巾敷脸,右手拿剃须刀,煞有介事的在磨刀布上蹭了几下,用大拇指试一下锋利程度,然后,凝神屏气用左手慢慢绷平展脸皮,一点一点左一刀右一刀的开始刮。</p><p class="ql-block"> 生手钝刀硬胡茬,我都感觉疼,但老师双眼微闭,表情淡然。</p><p class="ql-block"> 椅子角度太小,有一刀没把握好割破了脸皮,我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的止血,老师却依然如故,佯装睡着,生活中的小事却显现了老师的善解人意。</p><p class="ql-block"> 其三,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原县西安中学,学校的化学保管室从"文革"开始就没开过门,里面的玻璃仪器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我可带高中化学课,两年后学生要参加高考,学校经费捉襟见肘,那有钱购置仪器。</p><p class="ql-block"> 利用回家探亲到学校找凌老师帮忙,老师热情地询问了工作情况后,他竟安排实验老师给了我一大包常用仪器,让我激动地直搓双手。</p><p class="ql-block"> 在去海原西安中学绵延百多公里的山路上,班车没座位,我小心翼翼地把包顶在头上,到学校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了基本实验仪器。</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所带学生个人化学单科高考海原县笫一,平均化学成绩海原县第一。老师扶上马送一程,助力我的事业,成为我难忘的自豪。</p><p class="ql-block"> 教授普通物理的龚景老师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龚升先生的哥哥,一位十分精致的上海人。从大上海来到固原,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身居陋室但他的精气神和学者风度丝毫没变。</p><p class="ql-block"> 龚老师天生一张学者脸, 一头乌发一丝不乱,戴一幅雅致的近视眼镜,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穿一双黑色牛皮鞋尽管经常行走在校园的土路上,但一直擦的锃亮,他的形象在任何群体中都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老师上课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教态洒脱优美,始终感受到一种能量的迸发,让人看到了电影中才有的神士风度。</p><p class="ql-block"> 言传身教,我们后来对自己容貌和教态的要求无不以龚老师做标杆。</p><p class="ql-block"> 上分析化学的王嘉林老师和凌老师是老乡也是校友,大学毕业就从川蜀之地来到固原。</p><p class="ql-block"> 他似乎不苟言笑,不爱交流,生活和工作就像他穿的那一身蓝色中山装一样中规中矩,教学风格也像他所带的分析化学课一样精致到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每一个实验环节都科学严谨。</p><p class="ql-block"> 文致彬彬的王老师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固原这片土地,献给了师从他的每一位学生。我后来深刻感受到带毕业班化学课能对概念进行清晰的解析,得益于王老师的严格要求。</p><p class="ql-block"> 上物理化学的李曰署老师,上有机化学的李建琪老师,上高等数学的李宗堂老师,上哲学课的杨振兴老师,辅导员惠贤民老师,他们浑身散发着知识分子的智和慧。</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资料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没有等靠要,更没有选择躺平,而是用“洪荒之力”教书育人。他们在昏黄的白炽灯下选编资料,再用钢板一笔一划,一行一页的刻在蜡纸上,才交到油印室印刷,那散发着油墨味的讲义对我们后来的教学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很多同学和老师一样无偿编题刻蜡板印资料。</p><p class="ql-block"> 两年来老师们用渊博的知识引领我们探究化学世界,用高尚的师德影响我们修炼人生,用正确的三观教育我们做事做人,用对事业的衷诚点燃我们理想的火把。也让我们对原清华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更深刻的体会。使我们一生扎根教育事业并为之无怨无悔的奋斗。</p><p class="ql-block"> 在他们的教育下,四十年来我们班有八位同学担任过省级重点高中或县级高中、初中的校长职务,七位同学从事市县教研室教研工作,两位同学被评为自治区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兼职督学,一位连续八年被教育部聘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视导专家。全班除五六位同学从事行政工作外,其他人一生都奋斗在教育岗位上,传道、授业、解惑。</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白驹过隙,二00五年学院再迁新址,单位也搬新楼,我在民生大厦九楼市教育局上班。</p><p class="ql-block"> 学院和我的工作单位一路之隔,每天我总会在窗前向美丽的校园深情眺望,望那里莘莘学子在花径中和树荫下读书的倩影。 </p><p class="ql-block"> 闲暇之时也约一两同事或独自一人在校园的林荫下,操场上,曲径小道上走一走,好似在寻找或弥补三十多年前欠下的什么。</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校园座落在美丽的古雁岭下。镌刻着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宁夏师范学院"大门端庄大气,毛泽东主席挥手致意的汉白玉雕像毅立在校园正门,图书馆楼前的教育圣人雕像及文科楼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大理石照壁,激励着一代代宁师人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迈进。</p><p class="ql-block"> 文科楼、图书馆大楼、逸夫楼、实验楼、艺术楼、音乐楼、理科楼、办公楼、信息楼、宿舍楼、餐厅及正在建设的楼房矗立校园,风雨操场,塑胶操场为芸芸学子提供了健身场地,一座花园式的美丽校园成为固原城最文明最有活力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