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罗区长

<p class="ql-block">  广东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由华阳湖、麻涌河、第二涌、第三滘以及马滘河组成,四至边界为:东起麻涌河,南至第二涌与麻涌河交汇处,西至马滘河,北到西环路大桥。总面积为352.09公顷。涵盖了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和库塘两个湿地型。</p><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林学会认定为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2020年12月25日,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单”。</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4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各地级以上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并完成公示,确定东莞市华阳湖湿地公园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拈花寺,原名花桥佛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距今已有640余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香火鼎盛,为麻涌八景之一。适逢麻涌旅游蓬勃发展,体验“古梅乡韵”乡村游致力于重现麻涌八景,于是易址华阳湖畔划地重建寺院。因承继“花桥佛庙”的法脉源流,应华阳湖花海如锦的美景,寺院了空法师给寺院取名为“拈花寺”,含义是“佛祖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开颜,会意佛法的高深妙理”,彰显“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法门。</p> <p class="ql-block">视频:</p><p class="ql-block">《拈花寺》</p><p class="ql-block">(建议横屏观看)</p> <p class="ql-block">  华阳塔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相传华阳立村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原称华表村,因村外四面环水,村中又河涌密布,阴湿太重,故尔人丁不旺。清道光元年,太平南栅人翰林学士蒋理祥来到华表村寻祖,提出转阴为阳,在改变村庄布局后将华表村更名为“华阳村”,并于高处建“华阳塔”。此后华阳村果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有了赖洪禧等名人。2013年,麻涌镇政府在华阳湖湿地公园重建华阳塔,该塔与腾龙阁南北呼应,是华阳湖的制高点,塔高41.82米,八面七层,浑厚挺拔。顶为葫芦状,凸显岭南水乡特色。华阳塔不仅是华阳湖湿地公园的景观标志,也是华阳湖一旧貌换新颜的记录台,她记录了华阳湖从一个重污染区变身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的传奇历程。登此高楼,华阳美景,尽收眼底,放眼水天一色,"欲穷干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之情自然就跃然胸际,既能看到水乡的绿色,又能看到海港的蓝色,还能看到诸多现代化企业的五颜六色。“华阳塔影”成为麻涌新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关腾龙阁的故事在麻涌民间流传已久,相传明末清初,镇于华阳塔之下的蛟龙,得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佛法点化,渐脱野性,终成灵物,忽一日腾云驾雾于天空,呼风唤雨,顺从民意;普降甘霖,广惠黎民,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守护在麻涌上空,水乡民众感念其恩,于华阳塔南北相望处,建“腾龙阁”以志,后毁于火灾。2013年,麻涌社会经济腾飞,乃移址重建"腾龙阁”塔高21.5米,四层楼阁,八面临风,以人文胜,以恩惠显,无论名字与形状都与中国江西著名的滕王阁相似。这里是麻涌龙舟赛的终点记录台,记录了麻涌龙舟赢得了包括2015年中华龙舟大赛冠军的屡屡佳绩。龙舟竞赛的雄姿,就是麻涌人奋勇拼搏的缩影。龙舟的精神,就是麻涌人不断进取的精神。腾龙阁同时也记录了麻涌少年足球、少年粤剧连年在全国赛场上的耀眼佳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腾龙阁移刻于此,也是实至名归,成为美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阳湖地标营地。</p> <p class="ql-block">视频:</p><p class="ql-block">《华阳湖地标营地》</p><p class="ql-block">(建议横屏观看)</p> <p class="ql-block">视频:</p><p class="ql-block">《游华阳湖》</p><p class="ql-block">(建议横屏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