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科普】关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心辰璀璨

<p class="ql-block">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关于近几年在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心理医生来讲,与这个群体一起工作已经很常见,但对于正在经历这些状况的家庭来讲,是第一次,也像一场灾难。而往往出现这类行为不仅会涉及到个体的心理问题,还会波及到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自杀性自伤(NSSI)也称为自我伤害、刻意自我伤害等,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的、故意的损伤自己身体组织,而且是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表现常见于但不限于——用刀或利器刺自己、用烟头烫伤自己,扣或抓自己、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用头撞墙、用力咬自己、用绳索捆绑自己、食用不能吃的事物,把头浸埋在水中使自己窒息等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刀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类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约为8%~30%,大部分自伤在12-14岁之间出现,18岁以后逐渐减少,有17%~60%的自伤者终生都会有这样的行为。这既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b></p> <p class="ql-block">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个性因素</p><p class="ql-block">人格特征:具有抑郁、自卑、攻击、冲动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儿童易发自伤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神疾病:抑郁障碍、双向情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发生自伤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家庭因素</p><p class="ql-block">家庭环境:家庭成员间如果缺乏关心和凝聚力、缺少相互支持和帮助、甚至矛盾重重,导致孩子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容易压抑情绪,遇到困难后不能及时获得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长经历:家长过度保护、过度控制,孩子长期被忽视,遭受暴力/虐待等,导致孩子不能合理调节自己情绪,无法应对困难时,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学校因素</p><p class="ql-block">同伴: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儿童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伴之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相互模仿,如与同伴关系不好,同伴中有自伤行为,青少年自伤的风险就会增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业: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老师的责罚、父母的过高期望和对未来的迷茫都可能诱发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社会因素</p><p class="ql-block">信息网络时代,青少年儿童通过网络等多个渠道获取和传播自伤行为,在一些错误的引导下,没办法客观认识到自伤行为的危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临床中,经常会发现那些反复出现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儿童就像“上瘾”一般,不断、多次用利器划伤自己,自己身体上总是深深浅浅留下很多疤痕。出现此种现象有可能还与这些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心理因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缓解不良情绪</p><p class="ql-block">有此类行为的青少年儿童常有非黑即白的思维特点,容易片面关注负性事件,忽略积极方面,也更易在遭遇困境时产生不良情绪,因为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办法,只能通过冲动、极端的方式来调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表达自我愤怒</p><p class="ql-block">青少年儿童可能习惯性的惩罚或贬低自己,通过自伤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他们在自伤前会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烦躁、沮丧、失望甚至厌恶自己,为了削弱这些情绪,通过实施自伤来实现自我协调和自我平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寻找自我存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自伤可能是为了不让自己麻木、重新产生情感和身体感觉的一种方式,身体上的疼痛,让自己感到觉真实或再次活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获得关注、满足某种需求</p><p class="ql-block">自伤行为可能是一种求助、避免被忽视的方法,可以通过自伤行为来影响他人,获得注意和关心,获得一定的帮助和支持,继而满足自己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抵抗自杀冲动</p><p class="ql-block">自伤可能是为了抵抗自杀的冲动,代替自杀的意图。虽然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人不一定有自杀冲动,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当青少年儿童觉察到自己有自杀倾向时,也会通过自伤来缓解自杀想法,但因自伤行为造成意外死亡的情况也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表明自我身份</p><p class="ql-block">自伤可能是一种确立自我边界的方式。自伤者可能缺乏正常的自我意识,通过在皮肤上做标记等方式从而确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区别,表明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满足好奇、寻求刺激</p><p class="ql-block">部分青少年儿童认为自伤行为可以“提供一种令人兴奋或刺激的感觉”,超10%的青少年儿童选择自伤的理由是“我认为这很有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生理因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持续存在的自伤行为可能与个体的大脑活动特点相关,甚至改变人的大脑功能,如激活大脑的神经奖赏回路、抑制前额叶区功能;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平衡失调;改变个体的疼痛知觉,升高疼痛阈值和耐受性等。最终从生理层面演变成一种失控的成瘾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自伤行为的强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自伤行为的目的为何,一旦这种行为的每次出现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自伤行为就会被反复强化,持续保留下来。就像我们常说的孩子一哭就有糖吃,那下次想吃糖的时候哭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遇见有自伤行为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u>家长做法:</u></b></p><p class="ql-block"><b><u></u></b></p><p class="ql-block">1.及时发现并制止</p><p class="ql-block">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具有敏感性,能够及时觉察孩子的性格、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可疑变化,尽早发现孩子的自伤行为并予以坚决制止,避免行为的强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学习接纳,提高养育技巧</p><p class="ql-block">家长要学习适应孩子的变化,了解每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提升沟通技巧、学会鼓励和倾听,支持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获得自主体验。调整过度控制、忽视等不良教养方式,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引导,提高孩子的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提到亲子沟通的话题,很多家长就觉得委屈,明明自己每天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跟孩子也有交流,为什么孩子依然会出现各种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以下举几个简单例子:</u></p><p class="ql-block">孩子:妈,今天我跟同学吵架了。</p><p class="ql-block">家长:小孩子能有啥矛盾,快去吃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爸,我短跑50米跑了第一名!</p><p class="ql-block">家长:又搞那没用的,你的数学、语文考了多少?你看***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妈,我不想学画画了!</p><p class="ql-block">家长:不学?报名时我可是问过你的,花了那么多钱你不学了,你对的起我和你爸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亲子间的日常交流沟通只能得0分,大家可以对号入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处理好父母自身的情绪</p><p class="ql-block">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把自己在事业、生活、人际交往中的负性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创造稳定、有序、平和的家庭环境,培养积极关注,平等沟通的家庭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通常是家庭中最弱的那一个,很容易变成家庭情绪的垃圾桶,而他们往往不具备成熟和恰当的情绪宣泄途径和应对方式,糟糕的处境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科学应对</p><p class="ql-block">家长可以主动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及时与老师保持联系,掌握孩子在校表现。如果孩子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甚至有患病的可能性,要及时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应对,不要讳疾忌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儿童青少年做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尝试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p><p class="ql-block">解读并理解自己的痛苦,想一想为什么会做出自伤行为,梳理可能付出的代价,考虑后果。遇见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思考方式可能会使人出现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反应,你可以试试学习分析自己情绪的来龙去脉,掌握情绪产生的认知层面的原因,换一种更加积极的思考方式,逐渐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强化正面情绪和积极的调节技巧。</p><p class="ql-block">可参考下面的情绪记录分析导图试试自我分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学习放松与自我抚慰,尝试接受现状,不评价、不指责</p><p class="ql-block">比如遇见堵车不抱怨,静静等待;调动嗅觉自我抚慰:吃美食、闻花香;调动视觉自我抚慰:欣赏美景、看看喜欢的人的照片;调动听觉自我抚慰:听舒缓音乐、轻松有趣的谈话节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寻找安全的替代行为来纾解情绪</p><p class="ql-block">你可以尝试自己能想到的任何健康、无害的行为来替代自伤。比如,当想要自伤的时候,可以用手握住冰块、用力挤压,让寒意分散你的注意力,或者用红色记号笔在身上狠狠的画下去,来代替刀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学会转向快乐的活动</p><p class="ql-block">快乐的活动可能不能马上消除痛苦,但可以起到舒缓的作用,比如音乐、电影、散步、运动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学会转移注意力</p><p class="ql-block">试图用学习和杂事(比如做家务、数数)来转移注意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及时求助</p><p class="ql-block">如果自己出现了自伤行为,不要任其发展,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朋友、医生求助,积极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学习控制情绪的方法、减少自我伤害的行为,甚至在需要的时候配合医生接受规范的专业治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参考文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应梦婷,江光荣,于丽霞等.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J].心理学报,2016,48,(03):258-27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王泉泉,魏铭,刘霞.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情绪管理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06)759-76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李瑶,况利,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J].四川精神卫生.2019.32(04):371-374</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