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籍开国元勋——安源走出的将军(三)

萍晓

<p class="ql-block">说了安源,不能不说到萍乡。萍乡近现代革命者,不仅有广为人知的“将军农民”甘祖昌、“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还有凯丰(曾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代部长)、高自立(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孔原(曾任海关总署署长)、宋侃夫(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等。</p><p class="ql-block">江西萍乡籍的开国将军主要有:</p> <p class="ql-block">朱辉照(1911——1964),萍乡市莲花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方面军第4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6军分区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独立第1旅政治委员等职,参加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1野战军3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解放西北等战役。</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民航局局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甘祖昌(1905——1986),萍乡市莲花县人,被称为“将军农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湘赣军区兵工厂副科长,红6军团工人连司务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359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后勤部部长、第1野战军2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家人回乡种地。</p> <p class="ql-block">况开田(1912——1983),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政委、第十九兵团后勤部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长征路上团级管钱人,粮食送给先头部队,自己吃野菜。</p> <p class="ql-block">江勇为(1913——2008),萍乡市莲花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六军团团政治处主任。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三五九旅团政委,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上下细腰涧战斗和扶眉、沙家店、兰州等战役。</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政委,海军后勤部副政委、科学研究部政委,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政委,第六机械工业部纪律检查组组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胡登高(1914——1991),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第四野战军卫生部政治委员、中南军区高干班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7岁跟姐姐在萍乡煤矿捡煤块。后为煤矿“挑脚工”,人民军队将他磨炼成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王六生(1917——1995),萍乡市上栗县人,曾任武汉军区第一政委、军委工程兵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13岁参加红军,吹号8年,4次负伤。<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誉为“号兵之王”的将军。</span></p> <p class="ql-block">黎新民(1910——1980),萍乡市上栗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3军第7师第21团文书,第13师第39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第1团1营政治教导员,115师教导第2旅供给部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第2师第5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哈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松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第54军第160师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沅陵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海军基地政治委员,万山要塞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p> <p class="ql-block">龙炳初(1914——1975),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p><p class="ql-block">1964年春,带领工作组到武威县搞社教运动。看到好多社员因为没有牲畜,用人拉犁,对警卫员说:“咱们不走了,就同社员们一起干吧!”说着就脱掉上衣,从一位老农手中接过犁绳,拉起犁来,同来的同志只好跟着拉。</p> <p class="ql-block">朱家胜(1914—2007),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报考新疆业余大学,发愤攻读,文史、数理化皆优。晚年专心于红二方面军军史研究。</p> <p class="ql-block">刘 镇(1914—2001),萍乡市莲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四军十二师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务。</p><p class="ql-block">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李夫克(1915—1988),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担任抗大训练部军事教育科科长,为抗日战争培养众多军事人才。1939年任120师358旅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徐国贤(1916—2000),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1956年任志愿军第21军代军长。1958年回国后,历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第一副司令员,为巩固西北边陲和新疆地区的安定和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谢锡玉(1916—1995),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空军第7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1年任空四师政委时与师长一道,率全师</span>揭开人民空军从战斗中成长和战胜美国空中强盗的序幕,在空军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金忠藩(1917—1989),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31日,任三五九旅一营教导员,和营长各带领两个连负责狙击日寇援军。力量悬殊,双方鏖战,我军损失严重。关键时刻组成敢死队,端起刺刀和敌人展开肉搏,终将日寇援军打退。战斗中身负重伤。</p> <p class="ql-block">朱云谦(1919—1989),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原名朱云仙,22岁当团政委,少年气盛,犯骄傲自满的错误。为记住教训,改名朱云谦。</p> <p class="ql-block">上述萍乡籍开国将军极其简略的经历,其实也是中国革命史、军事史不可或缺的篇章。他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英</span>勇善战,不怕牺牲的事迹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各自功勋卓著的独特贡献,</span>是对军人责任与担当的充分体现。<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们是人民的功臣,共和国的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我们铭记与缅怀这</span>一群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为了溯本求源,更是为了重擎革命先辈的旗帜,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如有遗漏,敬请教正。</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