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象火车站,7号早上乘火车去朗勃拉邦。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或Louangphrabang),也名“銮佛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老挝上寮重镇。琅勃拉邦省首府,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其状似“L”形半岛。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城市市区沿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气候凉爽,地势平缓,平均海拔290米。13-14世纪是老听族国家,澜沧国王法昂的祖父击败他们,自号川东王。这里成为老族文化中心。1353年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定都于此,改名川铜(意为“金城”)。1560年起,因供奉来自高棉“勃拉邦”佛像,改今名,是老挝国宝。琅勃拉邦曾是澜沧国(孟骚)、澜沧王国(南掌)、琅勃拉邦澜沧王国国都。1945至1975年间,老挝王国定都万象,琅勃拉邦仍为王都。21世纪,这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城,拥有神奇的文化底蕴。市内名胜古迹有帕维逊摩诃维汉寺、玛莫塔、金塔山和王宫等。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p> <p class="ql-block">中老昆万铁路,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由中国按国铁Ⅰ级标准建设 ,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 。中老昆万铁路由昆玉段、玉磨段、磨万段组成,其中昆玉段由昆明南站至玉溪站,全长79千米,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玉磨段由玉溪站至磨憨站,全长507千米,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磨万段由磨丁站至万象南站,全长418千米;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 。2023年12月3日,“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正式打通。 12月6日,云南省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磨憨口岸共计查验国际旅客列车474列次,验放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旅客逾1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是共建“一带一路”实打实的成就,是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典范,对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促进区域内国家互联互通具有里程碑意义</p> <p class="ql-block">2021年,历时6年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改变老挝“陆锁国”的情况,众多老挝民众感到十分自豪。</p> <p class="ql-block">朗勃拉邦火车站,古都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是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距离首都万象大约有500多公里,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民风纯朴,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没有过分商业化的人际关系,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成为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琅勃拉邦是老挝佛教中心,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居民笃信佛教,是名副其实的佛都。2万多的人口中,有200多名和尚。每天清晨和尚沿街化缘是一大景观。等待布施的信徒沿街排列,等各个寺庙的和尚十来个排着队到来时,信徒便把糯米饭、粽子等食物依次献给和尚们。化缘的和尚排成长长的队列,黄色的袈裟,在太阳的照射下,映照出琅勃拉邦人对宗教的虔诚。佛教兴盛造成了琅勃拉邦古寺众多。有的寺院古榕蔽天,有的寺院花木繁茂,有的寺院大佛塔耸立。寺庙装饰的主色有的以红为主,华贵雍容;有的以金色为主,灿烂辉煌;有的以黑色为主,庄严沉贵。其中被列为东南亚名寺的就有玄通寺和维崇寺等。</p> <p class="ql-block">走进琅勃拉邦,也就走进了老挝的历史。这里曾经是老挝很多朝代的都城所在地,自孟骚,历经澜沧舞女国以及琅勃拉邦澜沧王国,再到老挝王国,国王的御座均设立在此。这座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无疑已成为老挝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比比皆是的古建筑被宁静的自然景色包围着。整个城市被群山环绕,城市中郁郁葱葱的树木依稀掩映着寺庙、佛塔还有平凡的住家,这一切都使琅勃拉邦的空气中充满了平和而又迷人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现今,琅勃拉邦市内共有寺庙30多座,其中香通古庙以其构筑别致、陈设堂皇、宏伟的大殿、玲珑的佛塔以及精美的雕刻和华丽的镶嵌而闻名于世。这里生产的金银饰品镶嵌、象牙雕刻、丝绸、制陶等传统手工艺品在国内也享有盛名。此外,琅勃拉邦市还是上寮地区的交通要冲,也是安息香、药材、木材、柴炭和粮食的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朗勃拉邦王宫博物馆,1904年,这座王宫最初建在湄公河畔,作为Sisavangvong国王及其家人的住宅。当国王于1959年去世后,他的儿子Savang Vattana继承了王位,但是由于1975年的革命,他和家人被流放到了老挝北方(从此就再没有关于他们的消息了),而这座王宫则被改建成了博物馆。在高大的入口大厅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王室宗教器具,还有从印度、柬埔寨和老挝收集到的稀有佛像。王宫右前角的房间对外开放,里面陈列了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其中包括Pha Bang,这是一座站立的金佛,城镇的名字就是因他而命名的。国王接待厅墙壁上的壁画是由法国画家Alixde Fautereau于1930年绘制的,描绘了老挝传统的生活景象。每一面墙壁应该在一天不同的时间而且不允许拍照,另外你必须把背包交给工作人员。服装要求规定,外国人绝对不可以穿着短裤、T恤衫或者吊带裙入场。</p> <p class="ql-block">参观老挝西萨旺冯国王的皇宫,这里是老挝式建筑与法式建筑的完美融合,参观国王的议政厅、起居室、餐厅、娱乐室等,感受国王的日常生活。参拜以“朗勃拉邦”而命名的“拉邦佛”(由高棉国王赠送的一尊金佛,尤为宝贵)。穿过历史的滚滚长河,大皇宮博物馆始终伫立在此,见证着这座小城的兴盛与衰败,荣耀与和平。可惜不允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市历史悠久,早在2千年前,这里就是一个老挝部落的都城,当时称孟沙瓦,意为“王都”,8世纪中叶,坤洛建立澜沧国(亦译南掌国),即定孟沙瓦为王都,并易名香通,意为“金城”。相传14世纪50年代,(一说为13世纪),当时的国王得其岳父柬埔寨国王所赠的一尊高1.3米的勃拉邦金佛(意为“薄金佛”),并把这尊佛像视为“王国的保护者”,作为国宝珍藏在市内一座古老、精美的宝塔中。1560年,塞塔提拉王迁都万象后,将勃拉邦佛留在旧都作为镇城之宝,该城也由此更名为琅勃拉邦,意为“勃拉邦佛之都”。这座金佛供奉在一座古老、精美的宝塔中。</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意指“国王之屋”,掩映在三角梅树下的老挝最美的寺庙,用“金碧辉煌”来形容香通寺一点也不过分,寺内大小门楣刻满了工艺细致的花纹,与黑色寺墙形成了鲜明而张扬的对比,外寺柱子也都刻满黄金图案。</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由Setthathirat国王于1560年建造,直到1975年都是王室私有资产。与王宫一样,香通寺也选址在湄公河附近。其中的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最让人震撼的是寺庙后墙有一棵用各种彩色玻璃镶出来的壮观的“生命之树”图案。</p> <p class="ql-block">在殿内,装饰华美的木柱支撑着覆有法轮的房顶。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著名最漂亮的寺庙,浓缩了琅勃拉邦古老的寺庙建筑风格。此寺庙是由塞塔提拉王兴建于1560年,一直受王室保护,直到1975年。1887年遭到破坏,1928年在西萨旺冯王的干预下,得到了修复。寺院内8根粗大的支柱上用黄金刻着图案,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后面金光闪闪的佛像和光轮覆盖的屋顶。寺院外面的后墙上镶嵌着栩栩如生的树的图案,背景是紧邻这里的是一个小型建筑,是一个红色教堂,里面置有一个很独特的佛像。佛身上体现着老挝的特点,如卷至脚踝的长袍,手支撑着头,姿势优美。这尊佛是塞拉提拉王于1569年下令铸造的。香通寺是老挝新年最重要的庆祝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主庙正面的墙和梁柱,黑底金饰,精致美观。寺院内有一座葬仪礼堂,礼堂内有高12米、用金色龙头装饰的灵车和王室的骨灰金瓶。寺院内还有精美的小庙和多座佛塔。</p> <p class="ql-block">久远的历史表现在迈佛寺的角角落落,这处古建筑便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幸福的一对新人,穿着老挝传统服饰在最美的香通寺留下最美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老挝寺庙的瓦顶每一面坡要么是三重檐,要么是五重檐或者七重檐,甚至个别有九重檐,都是奇数,都象征着释迦牟尼的基本思想或者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又叫金鹿瀑布,位于老挝古都琅勃拉邦城南29公里处,这座瀑布高约200多米,呈正三角形,从山上泻下相当壮观,加之四周的植被非常漂亮,成为琅勃拉邦最著名的旅游圣地,光西瀑布是老挝著名的热带美丽自然风光,被誉为世界八大天然泳池之一。</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的黑熊。</p> <p class="ql-block">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3、4月份的琅勃拉邦光西瀑布——别致的秀美,7、8月份(雨季)的光西瀑布——磅礴壮观。站在瀑布前,清凉的水珠扑面而来,仿佛心灵也受到了荡涤。激流泛过层层叠叠的石灰岩,飞落直下地面墨绿色的深潭,甚是壮观。瀑布总高100米,雨季水量特别大,靠近瀑布的观景台已成了花洒下的浴盆,老挝的炎热在这里消淡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每层瀑布下面都有一池凉爽的碧绿色水潭。水潭边有大树,游客中身手矫健者,纷纷表演荡绳跳水的精彩动作,引发阵阵喝彩。</p> <p class="ql-block">穿越茂密繁盛的东南亚原始树林,欣赏沿途独具热带风情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清新自然。</p> <p class="ql-block">雪白的瀑布从天而降,激起一片弥漫的水雾,冲刷在你的心灵上,郁闷、疲惫、烦躁,都随着激流荡涤而去。</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从山上泻下相当壮观。它由多级小瀑布及一道落差50米以上的大瀑布组成,冬天的时候,在枯水的季节里达关西瀑布仍有银河落九天之感。山顶瀑布的源头,是距瀑布约3公里的一个泉湖,为天然的地下泉。绚烂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涓涓溪流中,溪面就好像是一片片破碎的镜子,点点地闪烁鱼鳞般的光,如梦似幻,让人迷醉。</p> <p class="ql-block">三叠瀑布,清澈见底的钙化彩池,在这里可体验原始森林瀑布中戏水、游泳、高空自由跳水,和外国有人一起感受这世外桃源中的森林泳池,也可以在林间泉边小坐闲聊,感受原始森林氧吧的静谧清凉,与自然同呼吸。光西瀑布的魔咒能让人秒回童年,飞溅而起的水雾,更是彩虹喜爱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位于琅邦城市中心。也是整个琅邦城区中的最高处,站在普西山之巅,整个琅勃拉邦的城镇风景尽收眼底。普西山也是城里俯瞰古城,享受小城静谧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普西山位于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市,是一座海拔高达1,263米的山峰。它是琅勃拉邦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游客们前往琅勃拉邦必去的景点之一。沿着满路的佛像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沿着阶梯攀登到普西山顶,能看到绝佳的风景、尤其是接近日落时分。</p> <p class="ql-block">夕阳逐渐西下,天空的颜色也开始变化。从明亮的蓝天渐渐变成淡淡的橙色,然后是火红的余晖。这一切发生得如此自然,仿佛是大自然为这个时刻精心准备的一场盛宴。我静静地坐在山巅,感受太阳逐渐落入地平线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在相同位置用单反相机拍摄的景象。耶稣光更加明显。夕阳的光晕是这世间最美的色彩,不论眼前的景色多么的平淡无奇,只要被罩上夕阳的光辉,就无比的璀璨夺目。而随着夕阳渐渐的隐退在地平线之下,它的光晕也越来越柔和,所谓静谧、安静,就是这样一种感受。</p> <p class="ql-block">日落的惊艳之处,在于它在坠入黑暗前,仍把残存的光辉,还给这人间。看着太阳一点点接近远处的山,再一点点落入我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那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只是简单看着太阳缓慢的移动,白天的烦恼在那短短的时间里好像突然消失不见了,整个人变得快乐又轻盈。那瞬间光影交错的魅力慢慢洗涤我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太阳洒在湄公河上。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落日具有多变性,不容易看腻。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甚至不同角度看到的落日景色都是不一样,甚至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增加了落日的可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在普西山顶俯瞰琅勃拉邦老城。</p> <p class="ql-block">太阳悄然隐入山巅,但余晖还未散尽。余晖将整个天空映成了一片橙红,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画布,被太阳的余热渲染得艳丽而温暖。城市中的灯光开始逐渐亮起,点点星光也跟着闪烁,构成了一幅璀璨的夜景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夕阳的映照下,城市中的建筑变得如诗如画。红色的砖瓦在夕阳的染色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辉。远处的山脉在晚霞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而城市的街道上,行人匆匆而过,投下一串串斜斜的影子,仿佛是时光在这一刻被定格。</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被称为琅勃拉邦城的宗教圣地,所以也有几处知名的寺庙坐落在山间。位于北坡低处的帕华寺里展示着精致的雕纹木框,十分好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