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杜丽娟。

<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英文名:Oriental Stork,学名:Ciconia boyciana),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涉禽。与白鹳(又叫西方白鹳、欧洲白鹳)是近亲,但比白鹳更大,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翼宽大约2.22米。与白鹳不同的是,东方白鹳的嘴黑色,眼周皮肤红色,虹膜为白色。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种。在中国西南出现的可能是另一种大型的鹳——钳嘴鹳。</p><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嘴长毛而粗状,嘴基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体羽包括尾在内主要为白色。翅上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具绿色或紫色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侧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期间能竖直起来。</p><p class="ql-block">嘴黑色,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微向上翘。虹膜粉红色,外圈黑色,眼周裸露皮肤、眼先和喉朱红色,脚红色。</p><p class="ql-block">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飞羽羽色较淡,呈褐色,金属光泽亦较弱。</p><p class="ql-block">钳嘴鹳和东方白鹳的区别:</p><p class="ql-block">(1)钳嘴鹳的嘴比东方白鹳的嘴颜色更浅、更粗大,下嘴弯曲,闭合时有明显缺口。</p><p class="ql-block">(2)钳嘴鹳脸部裸露皮肤灰黑色,而东方白鹳眼圈为红色,眼先红色。</p><p class="ql-block">(3)钳嘴鹳虹膜白色至褐色,而东方白鹳虹膜透明,中央黑点。</p><p class="ql-block">钳嘴鹳东方白鹳</p><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居民点,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和沼泽地带。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p><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屐轻盈矫健,边走边啄食。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上空飞翔盘旋。在地上起飞时需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扇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颈向前伸直,脚伸到尾后。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性机警而胆怯。如有入侵者,常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恐吓行为,即通过上下嘴的急速啪打,发出一种“嗒嗒嗒”的嘴响声,并伴随着颈伸直向上,头仰向后,再伸向下,左右摆动,两翅半张和尾向上竖起,两脚不停的走动等一系列行为动作。</p><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小型啮齿类、蛇、蜥蜴、软体动物、蜗牛、节肢动物、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而且主要在早晨6-7点和下午4-6点,中午休息或在巢上空盘旋滑翔。通常在巢附近500米范围内觅食,在食物缺乏时也常飞到离巢1-2公里,甚至5-6公里以外觅食。夏季多单独或成对觅食,秋冬季则多呈小群觅食。觅食主要通过视觉,常伸长脖子,低垂着头,大步而缓慢的在地上行走,觅找和探测捕获物的距离,发现后急速向前,迅猛的啄食。在水中觅食时则主要通过触觉。通常单独漫步在水边浅水处,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水中,一边缓慢的向前行走,一边不时的将半张着的嘴插入水中。除吃动物性食物外,偶尔也吃少量植物叶、苔藓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以及沙粒和小石子。</p><p class="ql-block">繁殖期为4-6月。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到达中国东北繁殖地,通常呈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迁来。刚迁来时通常并不立即进入繁殖地,而是在部分开始融化的河流和湖泊岸边觅食,或在其上空盘旋觅找巢位和觅食地。3月下旬开始分散成对,分别成对进入各自的繁殖地。</p><p class="ql-block">巢区多选择在没有干扰或干扰较小、食物丰富,而又有稀疏树木或小块丛林的开阔草原和农田沼泽地带。有时也选择在距水域、沼泽等取食地数公里至10余公里远的林带。常成对孤立的在柳树、榆树和杨树上营巢。巢通常位于树顶端枝权上,系由干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枯草、绒羽和苔藓或无任何内垫。巢距地高度视环境和树高而不同。通常在3-17米高。营巢时间从3月中旬至3月末开始。雌雄亲鸟共同营巢。通常由雄鸟外出寻找和运送巢材,雌鸟留在巢上筑巢。巢呈盘状,结构较为庞大,大小为外径120-230厘米,内径50-74厘米,巢深15-35厘米,巢高50-200厘米。如果巢未受干扰和破坏,或者当年繁殖成功,巢下年还继续被利用,但每年雌雄亲鸟都要对旧巢进行修理和加高,因此巢常随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相当庞大。不仅如此,东方白鹳在整个繁殖期间,在已开始产卵和幼鸟出飞前,巢都在不断进行修补和增高、增宽。营巢多在上午进行,下午常在巢上休息和求爱或在巢域上空盘旋飞翔。交配在巢上进行。在整个营巢和产卵期间,均有交配行为发生。</p><p class="ql-block">产卵时间最早在3月末至4月初。但多数在4月中旬产卵。每窝产卵4-6枚,一般4-5枚,偶尔也有2-3枚的记录。卵的颜色为白色,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72-81×54-57毫米,平均75.8×56.6毫米,卵重100-145克,平均129.7克。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每天轮换2-4次,晚上全由雌鸟孵卵。孵卵期31-34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嘴为橙红色。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当雏鸟长到55日令时即可在巢附近来回短距离飞翔。60-63日龄以后才随亲鸟飞离巢区觅食,不再回窝。</p><p class="ql-block">繁殖区: 欧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日本</p><p class="ql-block">非繁殖区: 中国东南部</p><p class="ql-block">现状</p><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从前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但在1868-1895年间,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20世纪70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总数有3000只左右。</p><p class="ql-block">据估计,目前(截止到2012年)东方白鹳全球数量仅在1000至2499只之间,并仍在减少 。</p><p class="ql-block">发现</p><p class="ql-block">1994年,在湖北武汉沉湖发现的越冬群体达900多只,是发现的最大的东方白鹳群体。</p><p class="ql-block">2012年3月,有研究人员在西安浐河与灞河交汇处附近的河滩中发现一只东方白鹳。专家介绍,现已基本确定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方白鹳在西安市出现的首次记录。</p><p class="ql-block">保护</p><p class="ql-block">农垦建三江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境内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候鸟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地。保护区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东方白鹳生息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2年全世界有东方白鹳野生种群为3000只,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262只。</p><p class="ql-block">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I级(2021.02.05)</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