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铜工艺-以三星堆为例

木昜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位于四川广汉,于2023年7月27日起试运行。新馆展陈面积22000平方米,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p><p class="ql-block"> 新馆基本陈列以“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为题,分设“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p><p class="ql-block">其中,第一展区“世纪逐梦”是以三星堆遗址近一个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主线展开表现的;第二展区“巍然王都”是从文明探源的角度,对三星堆古国进行全方位展示和解读;</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陶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采用了轮制、模制、泥条盘筑等多种制作方法,器物表面的纹饰也非常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三星堆陶器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祭祀、饮食、生活用品等多种用途,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面具的造型夸张、诡异,眼睛突出、耳朵巨大,面部表情夸张,给人以神秘、威严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面具的风格独特,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风格明显不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面具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采用了模制、范铸、嵌铸等多种制作方法,器物表面的纹饰也非常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人面具的具体用途目前还没有定论,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用途:</p><p class="ql-block"> 1. 祭祀:三星堆青铜人面具可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用于祭祀祖先、神灵或自然神。</p><p class="ql-block">2. 装饰:三星堆青铜人面具也可能是用于装饰的器物,可能是用于佩戴或悬挂在房屋、庙宇等建筑上。</p><p class="ql-block">3. 象征:三星堆青铜人面具可能是象征权力、地位或身份的器物,可能是用于展示统治者的权力或地位。</p><p class="ql-block">4. 面具:三星堆青铜人面具也可能是用于表演或祭祀仪式中的面具,用于扮演神灵或祖先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三星堆青铜人面具的用途可能是祭祀、装饰、象征或面具等多种用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高2.62米,重180多公斤,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重的青铜立人像。该铜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制作,由人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连衣裙,赤足站立。其眼睛呈柱状向外凸出,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体现出古蜀人对于眼睛和耳朵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区“天地人神”是以祭祀区出土的精品文物揭示古蜀文明密码。</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非常独特,有很多夸张、变形的形象,如鸟头人身、人头鸟身等,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奇特、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纵目面具为三星堆“六大国宝”之一,宽1.38米,高0.66米,眼睛呈柱状向外凸。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造型雄奇,威严四仪,为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凸出的眼睛代表了古人对于眼睛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眼睛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古蜀人对于眼睛有着不同的崇拜和信仰。</p><p class="ql-block"> 比如,三星堆青铜面具中的“千里眼”面具,其眼睛呈柱状向外凸出,瞳孔呈杏仁形,眼球极度夸张,好似“千里眼”。这种面具的造型可能与古蜀人对于太阳和光明的崇拜有关,因为太阳和光明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而“千里眼”则象征着能够看到更远的地方和更多的事物。</p> <p class="ql-block">青铜二号神树:由底座、树干、树枝和果实组成。底座呈圆盘状,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三枝,共九枝,树枝上有花果和神鸟。树干的下部有一条龙,龙的头部呈兽形,身体蜿蜒盘绕在树干上。</p> <p class="ql-block">该馆的青铜摇钱树残高262厘米,上半部缺失,树干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基座、树身和树冠,它们具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基座:呈圆盘状,上面有三个凸起的圆圈,代表着三星堆的三个城墙。</p><p class="ql-block">树身:由两层树枝组成,每层树枝上有三个凸起的圆圈,代表着三星堆的三个城墙。树枝上有花朵和果实,果实上有凸起的圆圈,代表着太阳和月亮。</p><p class="ql-block">树冠:呈伞状,上面有五个凸起的圆圈,代表着五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器的纹样有兽面纹、几何纹、太阳纹和歧羽纹等。其中,兽面纹是古蜀国的传统纹样,几何纹中的回字纹则在青铜立人像上有体现。此外,太阳纹和歧羽纹是三星堆青铜器中特有的纹饰,歧羽纹呈倒立的“F”,或者类似于汉字的“飞”,在青铜神坛上多次出现。</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古蜀国的传统纹样,可能象征着威严和力量,也有学者认为其与古蜀人的图腾崇拜有关。</p><p class="ql-block">几何纹:包括回字纹、云雷纹等,有学者认为其与古蜀人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有关,也有学者认为它们仅是装饰作用。</p><p class="ql-block">太阳纹:三星堆青铜器中特有的纹饰,学者认为它与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有关,代表着光明和温暖。</p><p class="ql-block">歧羽纹:三星堆青铜器中特有的纹饰,可能象征着古蜀人对鸟的崇拜,也有学者认为它与古蜀人的飞行梦想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