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文——女儿蓝晓蔚

彪悍喵了个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妈妈,赖玉园女士,于2023年12月23日下午5点45分病逝,享年70。</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12月18日,妈妈和爸爸去儋州参加亲戚的婚宴,19日又在当地参加侨友会聚会。据妈妈同行的亲人和朋友描述,妈妈这两天非常开心,还在聚会上唱歌跳舞,当晚回到酒店就突然病发,紧急送医。三天后,我正从冰封雪飘的异国,日夜兼程赶赴回家,妈妈却在温暖如春的海南,带着遗憾,于古稀之年,溘然长逝。一切发生得都那么突然,毫无征兆,猝不及防,我终究是没能和妈妈好好告个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赶回家中,推开院门,前院妈妈种的花还在风中摇曳绽放,后院妈妈种的菜还在阳光下青翠欲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妈妈的房间,大概当时准备去儋州走得匆忙,毛巾和睡衣就随意的挂在洗手间,洗干净的袜子就随意搭在衣架上,反正过两天就回来了再收拾,谁也想不到,连妈妈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入院,就再也没能从医院出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这一生很长,要经历很多阶段,在上奉双亲下养儿孙的中华传统美德上,我觉得妈妈真正做到个中典范。上奉双亲,外婆生前的最后时光,是妈妈陪伴在侧,亲手侍奉饮食,照顾外婆日常起居,直至外婆于92岁高龄仙逝。下养儿孙,儿行千里母担忧,远在异国的我怀二胎时,妈妈担心我劳累,没办法好好照顾好大孙子,所以把大孙子接到身边,悉心照料,让我安心抚育小孙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所做的一切是千千万万母亲都在做的,这就是爱,是家庭的核心凝聚力,是传承,是给后代们做最好的示范,让美德一代代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这一生很短,都不够时间来完成所有的规划。妈妈看过世界的美景,也尝过各地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总有还没到过的远方,于是我从2023年年初早早就跟妈妈计划好,我2024的夏天回来,带上她和爸去加拿大,然后安排我们期待已久的邮轮之旅,去欧洲或者加勒比海。我们的规划到底是没办法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是个性格开朗,大方得体的人。唱歌跳舞样样参与,甚至还当过电影拍摄的群众演员。</p> <p class="ql-block">妈妈与专业舞蹈演员刘赫扬共舞</p> <p class="ql-block">妈妈当电影群演时,与扮演印尼总统苏加诺的演员苏尔丹·撒拉丁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是一个耿直善良的人,眼睛里不揉沙子,心头里不藏事的人。妈妈总是毫无保留对身边的人好,言语上给予宽慰,行动上给予最大能力的支持。妈妈的真诚以待,也换来身边人的爱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弥留之际,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都围绕在她床边,帮她洗了头,洗了澡,里里外外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安详的走了。虽然我没有赶上送她最后一程,但她走的时候并不孤单,她是带着爱和不舍走的,这也让我得到些许的安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在80年代初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童年的零食都来自于妈妈亲手制作,各种糕饼点心、美味佳肴就没有她不会的。还有各种当时流行的手工艺品她也是一学就会,比如用钩针勾出披肩、桌布、杯垫等等;用塑料打包绳子做成编织篮子;还有流行一时的丝袜花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学一门手艺不仅仅是学会,她还要潜心研究款式的变化、颜色的搭配、装饰的添加等等,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还特别擅长养花种菜,她养的花特别娇艳绚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种的菜特别鲜翠美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种的水果总是结满枝头,酸甜可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地的说法是说她手头好,种什么都能特别好。其实哪有什么手头好,不过是心窍玲珑,善于观察,摸清每一种植物的脾气,把喜欢阳光的植物放在阳光下,把喜阴的植物放在树荫下,按植物喜水耐旱的特性浇水,自然让植物长成她想要的美好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让我惊讶的是她在暮年之际,无师自通学会了用手机制作美篇,把每一次的出游、活动和聚会都做成精致的美篇。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每次发布美篇之前,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大拍照、摄影,再从中选优质的照片和视频,进行修图,配上音乐,再由爸爸配上文字说明。这是一个繁琐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的过程,需要审美和耐心,好多人都问妈妈,这样会不会太累,其实妈妈是乐在其中,她享受这个过程。在爸爸妈妈默契的配合一下,一篇篇美篇制作完成推送,受到国内外广大侨友的喜爱。有侨友得知妈妈离世的消息,潸然泪下说,以后再也看不到这对配合默契的黄金搭档,给他们制作精良的美篇作品了。她喜欢把时间花在生活中细细碎碎的事情上,这是对生活的琢磨,对生活的热爱,她是一个很懂得生活,也很懂得生活美学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是一个爱美的人。整理她的衣物会发现,每个年代流行的服饰都能在她的衣柜找到。80年代流行的西装上衣配大花裙子套装她有,90年代流行的牛仔裤她有,2000年流行的改良旗袍以及旗袍上衣她有,2010年流行的运动套装她也有,当然她衣柜里最多的还是印尼传统花布衣服,印尼是她童年生活过的第二故乡。她有自己的搭配逻辑,什么衣服配什么鞋子和包,再配上什么颜色的口红都有讲究,她有自己的审美逻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喜欢的服饰当然都要焚化随她而去。我带着两个儿子焚化她的物品,15岁的大儿子看着最后明明灭灭,逐渐暗淡的火光对我说到:“妈妈,我觉得人生就像这团火,刚开始点燃的时候火苗微弱就像人刚出生的时候,需要照顾。慢慢得变得火苗窜天,烈焰高涨,这就像人年轻的时候,青春洋溢,热烈拼搏。慢慢的火又弱了,渐渐灭了,这就是人生走到尽头了,一切不过就是一缕青烟,一捧灰烬。”我想妈妈听到她大孙子说的这番话应该很高兴吧,妈妈最怕的就是孙子们在国外生活渐渐的忘了中文,没法跟她沟通交流,这样看来,大孙子的中文学得还不错,是妈妈想要的样子,她在天之灵应该也能感到欣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爸爸妈妈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携手走过44个岁月。他们执手走过艰难困苦的青春时代,齐心协力支撑压力重重的中年岁月,牵手漫步于夕阳红。但终究是天不遂人愿,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相依相伴,往后的日子唯有爸爸形单影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遗憾,怎么会不遗憾,人生最无法避免的就是遗憾。父母不能更长久相伴的遗憾。没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不能一起搭乘邮轮的遗憾,再也听不到唠叨之声不绝于耳的遗憾,再也吃不到妈妈亲手制作一盅盅炖品的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很多语言和文字无法表达的遗憾。世人都说节哀,然而哀是无法节的,哀是细碎的,绵长的,断断续续的,在你以为你已经节哀的时候,又再次出现。我一度很怕,怕时间一长,对妈妈的记忆就模糊了,还好在我打开她的手机时,看到了很多她的照片和视频,每一次出镜都是以完美的形象展示,感谢妈妈爱拍照的爱拍视频习惯,在我哀从中来之际,找到得以缅怀的实物。日子会一天天过去,我想照顾好爸爸,养育好孩子就是妈妈之所愿,我会把日子过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