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钟声一一作者:下关风

下关风

<p class="ql-block">大师雨果。</p> <h3>巴黎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6:30(约北京时间16日0:30),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许多法国市民目睹惨状,忍不住痛哭流涕,唱起了祈祷歌曲,为巴黎圣母院祷告。</h3><h3><br></h3>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钟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关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最初的动机和意图如何,当卡西莫多疯狂的敲响钟声,召集人们拯救埃斯梅拉达,拯救善良,拯救一种人性之灵光的那一时刻起,这座教堂,便蒙上了浓厚的世俗含意。</p><p class="ql-block"> 而且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从此有了归属。</p><p class="ql-block"> 这钟声只属于一个人,属于那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p><p class="ql-block"> 因此,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座教堂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教堂本身,而是被一个哀怨的故事所诱惑。</p><p class="ql-block"> 我们之所以熟悉这座教堂,也均是由于它的缘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母院位于赛纳河的西堤岛上,巴黎大主教的座堂。它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和代表性的历史古迹与宗教场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圣母院建于1163-1345年间,典型的哥特式风格,高耸云天的尖塔削瘦修长,象征着教民与上帝通灵的渠道。</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什么原因,圣母院的建设极其拖踏,从公元1163年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起,到教堂于1345年全部建成,竟然历时180多年。当然这还算不上世界之最,有资料显示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卡罗琳王朝时期,到1880年才最后完成,建筑期长达630多年。</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座教堂,圣母院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无论历史,地位,规模,特色,精美,都算不上最出类拔萃的顶层。</p><p class="ql-block"> 它之所以盛名于世,在于世俗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这浓抹艳绘的杰作,是大师雨果不经意随手涂抹的。</p><p class="ql-block"> 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据此拍摄的电影,使之蜚声世界。</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早期成名作品,尚未至臻,约显青涩。大师的旷世巨著是《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和《九三年》。但就是这部充满爱情与欺骗,善良与虚伪,坦诚与阴险,高尚与卑劣的小说,让人感叹不已,并牢牢记住了演绎故事的载体之地一一圣母院。</p><p class="ql-block">  相信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等,在圣母院里外徜徉,盘垣,大多不会是由于宗教的原因,不是来祷告忏悔,也不是来听布道做弥撒。同我们一样,是来看望卡西莫多,看望埃斯梅拉达,来聆听那震颤灵魂的钟声。</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圣母院门口的时候,是下午4时许。</p><p class="ql-block"> 天上飘着菲菲细雨,给人以一种昏暗,悲怆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望着屋顶高耸入云的塔楼,期待传来悠长的钟声,为埃斯梅拉达敲响,无论它高亢激昂,还是低沉舒缓。</p><p class="ql-block"> 没有钟声,这座宏大的教堂之于世界,还有多重的份量呢?</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盘桓良久,都没有听到钟声,只有无边的想象,纭绕空灵的钟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圣母院门外,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那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尖塔。正面的双塔高约69米,后塔约90米,塔尖上的金属公鸡风向标内,装着三样“圣物”,分别是荆棘王冠上70根刺中的一枚,以及圣丹尼斯和圣女吉纳维芙的遗骨。</p><p class="ql-block"> 巴黎人把这只公鸡和它体内的“圣物”,当做宗教精神上的“避雷针”,公鸡上刻着拉丁文“上帝,在雷电、风暴、邪恶中拯救我!”</p><p class="ql-block"> 法国哥特式教堂群里,圣母院是具有代表意义的一座。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塑和绘画,尤其是美轮美奂的玫瑰花窗,别具一格。据说院内还珍藏有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具体是些什么,无从知晓。见过一资料,说其中有“荆棘王冠”和“圣路易法衣”这两件文物,珍贵无比。</p><p class="ql-block"> “圣路易法衣”,是一件袍子,普通而且真实,它是路易九世的遗物。在法国人的心中,路易九世和拿破仑一样光辉闪耀,被尊称为“圣路易”,甚至被奉为中世纪的法国乃至是整个欧洲的君主楷模。他发起的第七和第八次十字军东征,虽然没有带来多大的成效,却大大加强了王室的权威和地位,为法国带来了一个繁荣稳定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但荆棘王冠作为一件文物,却令人质疑。传说耶稣被罗马人钉上十字架时,一名士兵在他的头上戴了一顶用荆棘编的花冠,并嘲笑说,“恭喜你当了犹太人的王!”</p><p class="ql-block"> 这荆棘花冠,在基督教壮大之后,和十字架一道,成了耶稣受难的证据,被视为宗教的“圣物”。</p><p class="ql-block"> 官宣资料说,1239年,路易九世向拜占庭帝国重金收购了耶稣受难时所带的荆冠和十字架的残片,还在宫殿旁边专门修建了一座礼拜堂珍藏。</p><p class="ql-block"> 但从公布的照片看,那荆冠分明是一件华丽头饰,象工艺珍品,绝非临时之物。</p><p class="ql-block"> 巴黎,有两大产生故事的地方,一是卢浮宫,一是圣母院,,此种说法,且把它当成故事吧。</p><p class="ql-block"> 发生在圣母院的故事很多,圣女贞德,百年大革命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 拿破仑这个风云人物,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他政变上台并加冕自己为法兰西皇帝的时候,选择的地点就在圣母院。</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教皇拖着年迈的躯体,千里迢迢从罗马赶来为新皇加冕时,拿破仑没有给他面子,粗鲁的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己戴到自己头上,让众人瞠目结舌。</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希特勒,也在此地演绎了不少故事。一说他得知法国行将不保,便丧心病狂,企图毁灭整个巴黎。</p><p class="ql-block"> 圣母院,是他授意的爆炸中心。</p><p class="ql-block"> 作家科林斯的杰作《巴黎烧了吗》,曾纪录了这样一个片段,“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气急败坏地责问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巴黎烧了吗?”</p><p class="ql-block"> 约德尔无奈的摊摊手,无法回答。</p><p class="ql-block"> 有杜撰的故事说,当时手执起爆器的德国士兵,在按下起爆的瞬间,无意识的抬头望了望远处圣母院屋顶高高的塔尖,突然仿佛有圣灵威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令其心惊胆颤,手足无措。</p><p class="ql-block"> 于是,圣母院得以留存,巴黎亦得以留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母院之所以成为故事的中心,成为旅游的中心,成为世界各国人流来此盘桓的中心,并不是由于教堂本身的缘故,在法国在欧洲在全世界,圣母院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教堂。</p><p class="ql-block"> 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创作了一个哀怨的世俗故事,成就了它永恒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没有雨果,圣母院永远走不出巴黎!</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因为这部小说,才知道了这座教堂。许多人许多时候提到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并不是指教堂,而是指那部小说。</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被归类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作。</p><p class="ql-block"> 其实,无论是故事,人物,情节,一点都不浪漫。</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故事的结尾,把两具相拥的枯尸赤裸裸的展现于读者眼前的时候,把一个悲惨的结局暴露在世人面前的时候,说它浪漫,无异于有意的掩饰人类某些不应该掩饰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有雨果,没有他的一本书,圣母院不过就是一座教堂,同世界上所有的教堂一样,一座信仰圈子里的布道弥撒之堂而已。这样的建筑,这样的场所,在法国在欧洲林立众多,无甚希罕。</p><p class="ql-block"> 教堂是建筑也是包括绘画雕塑装饰等艺术的综合载体,充满了美学的原素和韵味。巴黎圣母院位列其中,只能算平平之辈。建筑不是最壮阔的,雕塑不是最精美的,即便是著名的玫瑰花窗,也不是最璀璨的……。</p><p class="ql-block"> 在法国,最著名的教堂还有博韦、亚眠、布尔日、兰斯、斯特拉斯堡、梅斯大教堂以及圣丹尼大教堂,圣厄斯塔什大教堂等等。</p><p class="ql-block"> 在欧洲,举世闻名的教堂更是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的神圣家族教堂和使徒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和滴血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英国的西敏寺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和米兰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的斯特凡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教堂,无论从历史地位,艺术造诣,精美程度,体列规模,都足以和圣母院比肩项背,不分伯仲,大多在一些方面甚至远超。</p><p class="ql-block"> 欧洲的教堂,大致分为三种建筑风格,罗马,哥特和巴洛克。无论它们外表因风格迥异,规模因大小殊途,其建筑之美所凸现的气势恢弘,雄姿伟岸,令人啧啧赞叹。</p><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说,“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p><p class="ql-block"> 教堂是信徒的精神寄托之地,神在这里,凡人亦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欧洲在美洲,流连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教堂,印象是统一而固定的模式。高大,豪华,庄严,肃穆,神秘,昏暗,压抑,了无生趣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直到后来看到了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儿童合唱团在教堂里欢歌《加油耶稣》的视屏,那清亮而欢快的旋律,那浅显而厚重的含义,那些乖巧的小女孩活泼的小男孩,以及完全不—样的教堂氛围,彻底颠覆了原来的看法和认识,仿佛一阵凉爽的风,把那些旧有的印象吹淡了不少。</p> <h3>荆棘王冠。</h3>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火灾后被找到的金鸡残躯。</p> <p class="ql-block">各国电影广告。</p>